浅谈徐志摩散文的艺术风格

时间:2020-09-28 16:05:4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徐志摩散文的艺术风格

  摘 要:徐志摩以诗称誉,而于散文创作方面亦有丰富实绩,为人瞩目。文本拟从自剖性闲适语调、野马风气与浓郁诗情三个方面来阐述徐志摩散文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志摩散文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徐志摩 散文 自剖性闲话 野马风气 诗化

  作为新月诗派的灵魂,徐志摩以诗著称,藉诗传世,而其散文亦属佳品,摇曳多态,丰丽郁,如歌有韵,如画有色,亦如酒,还堪再巡,意犹未尽矣。自他1922年于文坛初试啼声,至1931年殒落尘寰,前后不过十载,而散文创作颇丰,实绩可观,留下四部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其中不乏经典篇章,值得反复赏读、再三体味。

  徐志摩的散文有一种自剖性闲话语调存焉,语气亲切,态度恳挚,仿佛一位与你交心的朋友。以诗名世的徐志摩,所作散文,无不赋之以“浓得化不开”的诗情。同时,他自称: “我是一只没笼头的野马,我从来不曾站定过。”(《迎上前去》)彼时及后世的论者便爱以“跑野马”形容其自由无羁的文风。本文拟从自剖性闲话语调、野马风气与浓郁诗情三个方面,试论徐志摩散文的艺术风格。

  一、自剖性闲话语调

  徐志摩的散文没有居高临下的“启蒙”口气,自有一种 “闲话”风气,亲切自然,见诸《翡冷翠山居闲话》、《天目山中笔记》、《我所知道的康桥》等篇。其又长于“自剖”,呈露内衷,不遮掩讳饰,求的是真诚无伪的语言情态,出诸《自剖》、《再剖》、《求医》等篇。笔者谓之以“自剖性闲话语调”。鲁迅为现代散文创作辟出两种体式,即以《朝花夕拾》为代表的“闲话风”和体现于《野草》的“独语体”。徐志摩协调两者而别具一格,既可深入内心,而不流于艰涩,不失朋友对话的口吻。当然,具体于个别篇章,自当有所偏重,或偏于“闲话”语调,或重于“自剖性”独语,但不拘泥于某一体。

  文如《翡冷翠山居闲话》,既是“闲话”, 则从容、亲切、宽松、自然,一种悠游的'笔墨趣味;并非登高论道,故无须正襟危坐;亦非个人独语,艰深晦涩,故不必费力琢磨。且解怀散发,放松自在,如晤老友,听其闲谈,循其指引,趋赴山林草野,偷得浮生半日闲,求的是灵肉和谐,寻的是自由快适。

  再如《一封信》,作者构拟了一个情景,即通过书信的形式,与一个“抱怨生活干燥的朋友”对话,倾诉自己内心、敞开幽微的灵府、表现生命的矛盾。这近于“独语体”,文意较为晦涩,多象征与暗示,以表现复杂而隐微的心绪。而作者毕竟出之以书信形式,同时文章中预设一个读者――“你”――让我们读来如晤故友,毫无戒心,自在轻松,具有亲切、诚挚的对话感。志摩其人其文的魅力之一,即具有真实性的品格,坦诚,恳挚,率真,亲切,质而言之:不失赤子之心。而这种品格到底须行诸文墨,由艺术效果托举出来,遂有“自剖性闲话语调”。

  二、野马风气

  徐志摩的散文颇具野马风气,行文如脱缰野马,腾跃恣纵,奔跳自如,灵动无拘,行止由意,往复随心,写得洒然、翩然、飘然,一任思绪飞动、联想迭生、意象沛发。此正是志摩个性之潇洒、创造之活跃与想象之丰沛的体现。

  以《印度洋上的秋思》为例,作者站在回国轮船的甲板上,望一轮秋月,看一海银波,怀一颗诗心,携一支妙笔,循一脉秋(愁)思,勾绘实景与虚境,连缀记忆与现实,往回一己与万生,在虚与实、梦与真、个体与普遍之间野马跳荡、往来自如。文章里时而是恒河边情醉的男女,时而是纱帐中甜睡的婴儿,时而是河石上独伤的诗人,时而是柴屋里悲泣的少妇,时而是抽烟的矿工,时而是凝定的潭水,时而又回转于志摩的船上,并藉以引发又一轮遐思,倏忽迁转,时空变幻,繁缛络绎,绵绵未断,目不暇给。其野马风气,可见一斑。然而这匹“野马”并非无踪可寻、散漫无度、乱纵失序,文章里虽是画面繁复、联想纷呈,但其间颇有联络,即一轮清明的秋月。秋月,便是作者用以联络各方的使者,是百端情绪和联翩浮想不断生成的原点和契机。而萦绕秋月者,是志摩的一脉绵绵愁思。这如作者自己所言:“我是一只不羁的野驹,我往往纵容想象的倡狂,诡辩人生的现实;比如凭借凹折的璃,觉察当前景色。但时而复再,我也能从烦嚣的杂响中听出清新的乐调,在炫耀的杂彩里,看出有条理的意匠。”(《我的祖母之死》)作者虽是笔墨无羁,想象放纵,却并非四处溃散而全无中心,而是在杂响之中亦存曲调,于杂彩之间尚见条理。如是用笔,非有作者之才,是难以驾驭的。

  三、浓郁诗情

  徐志摩到底是诗人,作文如作诗,取其两长,以成其独树一帜的抒情小品。其既得散文形式的自由,亦流响

【浅谈徐志摩散文的艺术风格】相关文章:

1.梵高的坟茔写作艺术风格论文

2.美学视角下电影艺术风格探究论文

3.宋代崔白花鸟画的艺术风格之析论文

4.浅谈法学论文的起草

5.浅谈民法类型化的方法

6.浅谈电影艺术的渲染论文

7.浅谈生活与教育的论文

8.浅谈开题报告的构成

9.浅谈科研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