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14 12:05:5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中医学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学特色的基础。对《黄帝内经》所构建的针灸经典理论的深入理解,除在临床上实践体验外,尚有赖于思维方式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针灸疗法特有的理论和方法中所蕴涵的主要思维成分,并探讨对部分针灸理法的认识理解。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一、阴阳

  阴阳学说作为一种认识方法、思维方式,贯穿于针灸学理论的各个方面,是影响针灸基本理论内容形成的最大因素,也是针灸理论中反映最为明显、充分的认识方法。对经脉关系和作用的理解至关重要。在哲学研究者眼里亦是如此,“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根基。整套中医理论和中医学说史,离不开阴阳二字。”

  阴阳学说的根本思想是整体的对立统一,形式是一分为二,活动特点是消长循环。经络的基本理论框架是阴阳,以阴阳划分经脉,不仅仅表示脉的分布区域有别,而且使得经脉之间建立起阴阳对应关系,阴脉阳脉构成经脉的整体。脉行气血,而脉分阴阳,所行之气依其脉的阴阳属性而有阴气阳气之别。脉气周行全身,无处不到,实际已经作为全身之气的代表或总括,阴脉之气和阳脉之气被视为身体整体之阴气和阳气。由此在理论上就解决了针刺经脉穴能够调整(机体)阴阳的原理/机制。实际上,对经脉进行阴阳的划分,就已经暗含经脉以阴阳的调整作用为整体自身调节的动力,可以说经脉的阴阳划分是说明机体自身调整功能的基础。在阴阳理论影响下建立起诸多经脉理论内容,如经脉的作用,经脉与脏腑的联系,十二经脉的连接方式及其循行走向,经别理论,表里关系,经脉数目。

  马王堆古脉书中经脉与脏腑的关系尚未完全建立,经脉之间尚不能因脏腑关系形成关联,但由于有阴脉阳脉的划分,阴阳关系就成为经脉关系的基础,即阴阳对应体现为阴脉阳脉的对应,阴脉阳脉代表脉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即体表分布上的表里关系。《黄帝内经》中经脉与脏腑两种理论相互融合,使得经脉间的关系首先体现为脏腑关系,即脏腑的表里关系。经脉的阴阳对应关系也因此常常被视为基于脏腑角度的表里关系。

  分析经脉的分布特点,经脉对称分布于肢体内外侧,内外侧的相对区域本身构成一种区域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以阴阳而言就是太阴对应阳明、厥阴对应少阳、少阴对应太阳。实际上,经脉的阴阳划分及命名,就是按照阴与阳的程度对应关系,它反映阴阳两方相反相成的关系,从阴阳经脉名称,就可直接意会肢体内外侧的经脉存在区域对应的关系。

  经别理论说明表里关系,本质是阴阳对应关系。但对经别的解释,一般着眼于经别的循行“沟通”了表里两经,并以此“加强”了脏腑联系。然而,经别的循行等具体内容只是一种形式,无非是借以表达:肢体内外侧相对区域具有治疗效应的相关性这样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早已简单地体现为经脉的阴阳划分。与此类似的还有阴阳跷脉。 《黄帝内经》中有一种仅用于针灸疗法的诊脉法,即人迎寸口脉法,

  就是基于阴阳认识方法。被简约认为人迎脉动反映、代表阳经之气,寸口脉动反映、代表阴经之气。因此,只要诊察人迎脉和寸口脉的搏动情况,比较二脉的搏动差异,就可以察知一身阴阳之气的状况。相应的针刺治疗方法,又充分体现了阴阳理论重统一性的认识。根据阴阳的相互关系,阴脉气盛则阳脉相对气衰,阳脉气盛则阴脉相对气衰。因此治疗方法不是单用补法或泻法,而是补泻并用,阴脉盛者予以泻阴经、补阳经,阴脉虚者予以补阴经、泻阳经,阳脉仿此。通过这种阴阳兼顾的治疗,达到在整体上调节阴阳之气的目的。没有对阴阳理论的深刻领悟,不会产生这样纯熟的运用方法。但也正因为如此,该脉法出于理论观念的成分偏多,方法不免机械,临床实际应用及效果不免令人怀疑,后世几乎没有流传应用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此。

  阴阳思维方式还直接影响着对治疗用穴的选择、确定。例如:《内经》有治疗热病的一组59个穴,还有治疗水肿的一组57个穴。这两组穴,在分布部位上,热病59穴多位于身半以上,尤其集中于头颈部;水病57穴则正相反,全部在身半以下。这种用穴位置上的特点,并不全然是穴主治规律的原因与体现。按照阴阳理论,热病症状的性质属阳,为阳证,上身为阳位,头为阳中之阳,热病59穴的选穴特点体现了阳证取阳位之穴的思想;而水肿症状的性质属阴,为阴证,下半身为阴位,水病57穴的选穴特点体现了阴证取阴位之穴的思想。 既便是《难经》以五行学说解释五输穴之井荥输经合的含义、主治、选穴、补泻等,实际也是阴阳五行的结合运用。五行配合五输,使五输之间就有了生克关系,可是经脉有阴阳之异,经脉的整体呈阴阳对立统一关系,而表达整体结构关系、强调整体中各部之间影响与联系的五行学说,要满足各经脉穴在整体上的关系,就必须使阴经与阳经之间的五输穴具有生克关系,因此阴经井穴配木,阳经井穴配金,以此类推,而成经脉穴与阴阳五行的完美配合。这一切,阴阳是前提。

  二、顺势

  《内经》中诸多的针灸治则治法乃至具体的针灸操作,都含有一个共同的内在特性,即“顺势”。所谓顺势,即顺应自然之势。它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成为贯穿于《内经》的一种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中医理论的形成直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家思想。道家认为,道的统一性贯穿于万物,而且是各种具体事物的自然性和结构。道是自发性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即自然而然。而事物皆有其自然的趋势。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所形成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考虑依事物的内在本性和自然趋势来行事,有意识地取法自然,而不是去进行违反自然的、事物本性的活动。只有遵循事物的本性采取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一切事物都须使之顺从其自然趋势。

  受这种思想认识方法的影响,《黄帝内经》非常强调针道必须合于天道。天道即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的行事方法是因势利导。用针也是如此,针刺方法要与人的气血状态相合,才能取效。基于这种思想,就有了“九针者,„„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灵枢•外揣》)的用针之道,并创造性地运用“顺势”思维方法,把治疗对象的抽象特性同具体针灸方法的特性相联系、对应,统一加以权衡,形成了针灸治疗理论与方法。

  例如体质与针刺的关系,《黄帝内经》指出,不同患者显现于外的体质特点及对针刺反应性的差异,乃是内在固有的阴阳气血特性的反映,针刺方法只有与各人阴阳气血的偏盛、多少、滑涩之势相顺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如形体粗壮、皮肤粗黑且唇厚者,其血质浓浊、气行涩迟,整体呈现一种重浊之势,所以针刺取深刺久留针的强势之法。形体瘦消、皮肤白细,唇薄言轻者,认为其血质清稀、气行滑利,整体呈轻清之势,则针刺方法以浅刺不留针之弱势对应。

  时间与针灸的关系也是这样。由于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阴阳气血活动与自然界不同时间的阴阳盛衰保持同步,一年之中,春夏之季,阳气升发,气血外浮,故刺之即浅;秋冬之时,阳气收藏,气血内沉,则予以深刺。刺之浮沉(浅深)与气浮沉相合。同理,一月之中,月亮由缺至盈及由盈转缺时,机体气血也处于较弱的状态而不宜用泻法;月亮满盈时,机体气血也处于较盛的状态而不宜用补法。针刺补泻的运用对应随月相而异的气血消长之势。一日之中,各经脉气血由于依次流注而盛衰有时,所以《内经》说针刺补泻方法要依时择用而与经气的往来盛衰之势一致。

  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多有少,针刺的方法如何为宜?《内经》认为:多血多气的经脉,针刺适用出血出气的术式,反之则不宜出血出气。如阳明经多血多气,刺之宜出血出气;太阳经多血少气,故刺之宜出血而不宜出气。针刺的量及方式根据经脉特点而有一定区别,以应合其盛衰之势。

  顺势的思维方法,在《内经》制定的具体针灸操作方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针刺补法的操作,以轻柔徐静为特征,以此术式对应虚证表现出的虚弱、低下、不足之势。针刺泻法的操作,以力重动疾为特征,以此合于实证表现出的亢盛、剧烈、有余之势。同样,艾灸补法的火力温和持久;泻法则火势强猛而时持续时间短,与针刺补泻操作方式的用意相同。寒证热证刺法:热性属阳,主动,势趋于外;寒性属阴,主静,势趋于内,所以刺热证以浅刺疾出(不留针),刺寒证以深刺久留,方法合于寒、热的本性及其态势。

  顺其势而治的思想在《内经》针灸理法中的体现,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随顺生理特性,即着眼于针灸方法与机体阴阳气血活动的特性相顺应,如顺体质、顺天时。顺十二经血气多少等;二是随顺病证特性,强调针灸方法须与病证表现的特性相一致,如补泻刺法、寒热刺法等。另外,在刺法的构成因素中,有的具有多重特性,分别对应不同的态势,如留针,其动势微弱,故补法中用之以侯气至;其时间上的持续,可使刺激量累积增加,所以在因体施针时用于体强者来配合深刺。如果说古人制定的各种刺法主要是对刺激量的调控,那么,顺势思维就是形成这些特定调控方式的一种思想方法。 对思维方法的领会和把握,是从深层次上理解和探索古代针灸理论的要求与门径。古人十分强调“领悟”对习医者的重要意义,领悟《内经》中的顺势思想,就能够从思维方法的高度去洞悉和贯通诸多针灸原则与方法,其共性、规律了然于心,从而达到心领神会,运用自如。

  针灸经典理论形成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在思维方式上与中医理论为同一本源,并无二致,不过是反映的侧重方面和具体形式有所不同。针灸理论体系的建构,侧重阴阳思维;针灸治疗思想和方法的形成,贯穿顺势思维。简言之,阴阳成“理”,顺势为“法”。这可说是中医思维方式在针灸学范围中体现的特点。针灸学理论核心为经络学说,经络系统的结构、经络的分布联系、经络的理论说明作用以及对临床诊治的指导,思辨工具是阴阳理论;针灸治疗以体表物理刺激为手段,医者直接施术于患者,不仅表现出直观的治疗操作动势,而且与患者的形态及病势也呈现直观对应,顺势行事的方式方法得以凸显。思维是一种隐蔽的过程,思维方式渗透、融化于理论和方法之中而具有决定的作用,乃针灸之“道”,得道的意义自不待言,得道的方法唯有反复用心体悟。

【中医学毕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中医学的论文范文

2.保险毕业论文范文

3.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4.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5.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6.数学的毕业论文范文

7.数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8.舞蹈毕业论文范文格式

9.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