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球化时代地域艺术的存活逻辑

时间:2020-07-31 11:21:0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析全球化时代地域艺术的存活逻辑

  摘 要:文化发展是在技术力和环境力这两大力系统的博弈中进行的,技术力推动文化不断的进步,环境力则决定其进步以何种方式进行及以何种方式显示。所以,尽管文化在不断发展,却仍然体现出地域和民族的特色。艺术发展亦是由技术进步导致艺术形态、表现及其各种可能性的拓展,但同时,环境(含自然、文化和历史)的作用又必定使其呈现自身特色。技术形成的文化进步可以通过传播来输入,但艺术的独特性则只能由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创造出来。全球化的本质不是交通、通信或网络,而在经济方式,故其表现形式必定是一体化而非单一化。在一体化中,更重要的是由彼此间的差异来形成互补,形成被需要的潜质,故全球化一定是伴随着特色化和多样化进程的。在这个方面,地域艺术正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一种文化形态,因而在塑造地域文化特色、参与全球化博弈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浅析全球化时代地域艺术的存活逻辑

  关键词:艺术学理论;文化发展;地域艺术;地域文化;全球化;艺术作品;审美

  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与艺术的命运究竟如何,这是一个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心头抺不去的疑云。这个疑云在此之前尚不存在,因为在此以前,文化与艺术都是以地域性的形态发生和发展,这好像已经成为一个自明的道理或自然的法则了。因为自明,故而对它的探究并不很多,也不深入。到了20世纪,随着资本的跨国性运作日益加强,加之交通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间交流日益深广,特别是西方文化在全球各地的广泛传播,日渐显示出全球一体的文化格局逐渐形成,于是便有了众所周知的全球化时代。确实,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同地区的文化在快速地趋同,特别是西方化的潮流,几乎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地域文化受到严重挑战,地域艺术也似乎陷入存活的困境。这是否意味着此前文化的地域性法则已经失效,文化的发展将改弦更张,以另一种原则展开其行程?如果是,则一切对地域文化与艺术的保护都将失去作用;如果不是,则在我们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又应该如何解释?理论理由不解决,行动就会缺少根据和底气,也会丧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一、文化发展中两种“力”的博弈

  首先,文化是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的,它有生有长,也会有盛有衰。这就意味着,文化在其运转的过程中是有阶段,因而也是有高与低、简单与复杂、先进与落后之分的。在这个作用上,文化相对主义是难以成立的。文化相对主义只是在特定的范围内或特定的维度上才是有作用的,即,只是在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价值评判和作用认定时是有效的,一旦离开这一境域,进入文化整体的观照时,不同文化在价值上的差别或层级便会凸显出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乃至后来的改革开放就都变得没有作用,并失去其合法性。

  文化发展当然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现象,就是说,它是由许多因素综合地形成的,这些因素又各具不同的地位、性质、功能和作用,发挥着大小不一的作用。但是,在这些因素当中,总有一些是比较基本的、主体的、重要的,它们在文化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其中技术力系统和环境力系统即属此类。

  文化既然是不断生长、发展的,那么它就一定有它的动力系统,有它前进的力源。在现实的文化进程中,它的动力一定不是某个单一的东西,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但是,发动这个系统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动力或谓第一动力。有了这基本驱动之后,才会衍生出其它各种动力样式,推动文化的发展。这个基本的动力便是技术的发明和更新。回顾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个较为重大的历史进步和文化阶段的跃迁,都与某种重要的技术发明或更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取火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走出蒙昧时代,种植、制陶、冶炼等技术推动了古代文明的不断发展,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电的发明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又推动信息时代的到来,而现在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则也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一种技术带来的最为直接的结果通常是生产力的进步,而生产力的进步又必定会导致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至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形成社会文化的转型或更新。人类社会和文化在数千年中所经历的从采集、狩猎文明到农业、畜牧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其最基本的动力正是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旦技术的发明停滞了,社会和文化也会停止不前。所以,文化如果在发展,它就一定有其动力,这个动力的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技术的发明和更新。

  如果文化的发展只是由这一种力量支配,那么全世界的文化及其发展就只会有一个模式、一种轨迹,单线进化论就是正确的了。幸好实际上不是。实际的情况是,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发展路径,形成人类文化的多彩多姿。这是因为,文化的发展,除了受到技术的制约外,还有一个方面的力量在发生作用,那就是环境。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存在的,而时空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因而对文化的存活也就有着不同的作用。关于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曾有许多学者论述过,其中最为深入、最为缜密、最具理论性的,我以为应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J.oynbee)的“挑战—应战”说①。在汤因比看来,促使人类文明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是自然环境的挑战。文明的产生当然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但这个条件不能太差,应该能够提供存活所需的一定量的资源;但也不能过于优越,优越到无需做出多大的努力就能够很舒适地生活下去。条件太差人类无法存活,当然谈不上文化创造;条件太好,人的基本需要太容易满足,也无法激发起文化创造的张力。只有在环境不是很好,但经过努力便能够存活下去的情况下,环境的挑战才能够引发人的有效应战,进入文明的创造。由于环境天然地各不相同,它对人所形成的挑战也就互为不同,因而人们的应战方式自然也就大相径庭。面对热带森林所作的应战与面对草原一定不同,面对海洋的与面对高原或平原的也必定两样。人的活动、人的创造一定是因地制宜,它必须适应环境,也一定是就环境所提供的条件来满足环境所提出的要求。所以,同样的技术发明,在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应用,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例如,同样是冶炼技术,它在农耕文明主要是应用到农具和礼器,而在航海文明中则更多地用于舰船和兵器;同样是火药技术,在中国主要制成烟花鞭炮,用于节日娱乐,而在欧洲近代社会则主要制成枪炮,用于战争和开矿。技术发明推动文化的向前发展,但环境又制约其发展的具体形态。尽管随着文化的发展,人类的文化创造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会逐渐减弱,文化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也会越来越强,但是,从根本上说,文化是无法完全超越自身所处环境的,因为文化总是在特定而且具体的环境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在特定环境中存活,就不可避开地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制约。当然,在人类文化形成之初,对它形成制约的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因为只有自然是文化之外的唯一存在,也只有自然环境才是自然给定,人类不可以选择也不可以转变的现实。但是,人类的文化一旦在某个环境中形成之后,它也会成为一种新的元素融入环境之中,与自然环境一起参与并制约着所在区域文化的继续生长和进一步创造。因此,在后续文化发展过程中,它们所依托的环境便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由自然、文化和历史共同组构而成的综合的环境。

  文化发展中技术和环境这两种力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在美国新进化论者塞维斯(E.R.Service)的理论②中得到印证。塞维斯在考察生物进化时发现,生命体的进化实际上是以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进行的,一是一般进化,一是特殊进化。一般进化是指进化过程中生命更高形式的出现,它表现为复杂程度和综合水平提高,即拥有更多的部分,各部分更加专门化,对部分的制约也更为有效等等。特殊进化则是指每一种群对所存活环境的适应过程,并在这适应的过程中不断“特化”。特殊进化并不会自然地导向一般进化,相反,由于对环境的极端适应,往往会走向背离一般进化的道路。他把生物进化的这一规律运用到文化领域,指出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一般进化是随着技术的更新和生产力的提高所导致的文化发展阶段的跃迁,例如农耕之于古代文化,机器之于现代文化,网络之于后现代文化等。特殊进化则是指文化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环境的适应,它可以因技术和生产力的水平而进入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但它同时又是被自身环境重新塑造了的那个阶段,呈现出这个文化空间特色的那种文化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塞维斯所说的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与我们这里所说的技术力和环境力的作用非常相像。这两种力的方向不同,一般进化或技术力的作用是纵向的,它驱动着文化不断地向更高的层级跃迁,向共性接近;特殊进化或环境力的作用则是横向的,它吸引着文化努力地向自身的特殊性靠拢,向个性回归。前者可以通过交流和传播获得,可以从外界输入;后者无法从外界获取,只能由自己一步一步地来完成。前者因其推动整体文化的向上发展,故而可称之为“动力”或“张力”;后者则表现为文化向环境的认同和接近,我们可以称它为“引力”或“吸力”。技术和环境,动力、张力和引力、吸力,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一纵一横,相互对抗又相互交织,便形成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造成了既不断发展进步,又多彩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文化的发展就是在这两种力的博弈与平衡中进行。

  二、艺术发展中地域特色的必定

  文化发展的这种张力与吸力交织的模式,在艺术发展中也照样存在,或者说,在艺术发展中也得到同样的体现。不同的只是,艺术对技术和环境的依赖,又多了一些环节,增加了一些复杂性和间接性。

  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就其直接性方面说,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在艺术发展史上,每一个新的技术,比如新的工具、新的技法、新的形式等,每一个因素的出现,都会给艺术带来新的.气象,推动艺术向前发展。毛笔、宣纸和墨的发明,推动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古琴的泛音音位的发现和徽的设置,推动了古琴音乐走向成熟;录音、摄像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改善,也推动了艺术的普及和艺术文化的飞速发展。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这无疑也体现了技术对于艺术发展的力量是无所不在。但是,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就更为深入的方面说,还是在文化方面,即:技术通过对文化的影响来推动艺术的向前发展。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大机器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在工业文明的运作机制中,产生以巴赫、贝多芬、肖邦为代表的近代音乐文化和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为代表的近代造型艺术。同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乐器的改良、技法的丰富以及人们对事物、时空把握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了艺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民族乐器的表现力及其音乐境界之所以会在20世纪有了极大的拓展,最为直接的理由当然与乐器的大规模的改良和技法的大幅度的出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更为深刻的理由,还是由于工业文明发展所导致的文化类型的转换,将农业文明中艺术的个人化倾向转向工业文明中的社会化和商品化的结果。应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术发展,并不是指价值论的作用上的发展,不是指艺术价值或审美价值的不断提高,而只是指艺术形态、艺术表现、艺术境界以及各种艺术可能性的不断开拓。就价值而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完全可以是等值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与此相比,艺术发展过程中另一种力——环境引力的作用,在某种作用上看更为重要,更不容忽视。前面说过,环境,在文化的形成之初,它主要甚至完全就是自然的环境。随着文化的产生并不断积累之后,文化环境开始出现并发生作用。而且,随着文化发展的愈加充分,文化就愈进入高级阶段,文化环境的作用也会越发凸显出来。因此,在整个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通常包含着自然、文化和历史三个方面,它们共同形成对艺术存活的制约力量,亦即对艺术发展所形成的吸力或引力。

  自然环境的制约是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力量。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中,就会以这个环境中的资源来进行自己的艺术创造,形成特定的艺术形态。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狩猎民族常常以动物作为表现的对象,或者是模拟动物的舞蹈,或者是刻画动物的形象;而农业文明中的艺术则常常以田园花木为表现对象。即使到了文明的高级阶段,地域的自然特点往往还能够在他们的艺术中表现出来。位于江南水乡的金陵画派其作品即多以田园水乡为题材,风格较为清雅秀丽;而位于黄土高原的长安画派则常常以崇山峻岭为表现对象,风格粗犷豪放。人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制约着艺术的题材和表现,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但是,环境对艺术的更为普遍和深刻的影响,还是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挑战与应战形成特定的文化,构成艺术存活的独特文化环境,也是艺术赖以生长的特定母体。我们知道,在人类文化中之所以会有艺术出现,是因为文化中蕴含着对艺术的需要,亦即文化对艺术有着自己的功能预设③。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客一体、家族本位的结构中,艺术是被设定成为个人修身服务的,那么在实际活动中艺术就必定要尽可能地实现这个功能,故而也就必定会向着这个方向去发展,逐渐形成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系列特征,如形制较小,形式简朴,更多业余性和娱乐性的品格。而在西方,从古希腊时候开始,他们的文化形成主客二分、个人本位的模式,文化对艺术的核心要求是突出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并向世界作尽可能充分的展示,于是便有了西方艺术的一系列特征:以人为突出的表现对象,注重艺术的纪念性作用和社会性价值。中西艺术的这种差异,正是它们接受自身文化指令、完成文化赋予的特定使命的结果,是艺术发展受到文化环境吸力作用的结果。当这样一种文化取向在历史中不断积淀,逐渐形成一种传统之后,它又会对此后的艺术发展形成导向,既是今后艺术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未来艺术进行再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即使你主观上要走一条反叛传统、追随异域的道路,这个反叛的思路和对异域艺术的理解方式也仍然是从传统中获得的,因而也还是没有脱出历史和传统的制约和引力。其次,地域艺术是文化发展中进一步创造特色文化的最为常用也最为有效的资源。艺术创造是需要资源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当然是生活资源,是人们在现实存活活动中的生命体验。但是,这种生命体验恰恰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生的,是在同环境的交往中发生的,因而本身就包含了对特定环境的适应,内含着特色的成分。此外还有一个常常被使用的资源,就是地域艺术的丰富遗产。由于地域艺术是当地文化的精华所在,所以也格外受到艺术家们的垂爱。他们常常在自己的创作中吸取地域艺术的资源,如果用得好,往往只要那么一点点,就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就是成功的例子。保护地域艺术,发展地域艺术,是让艺术特色化资源得以不断生成的唯一渠道。

  此外,地域艺术还是对文化一般进化中容易与环境疏离的最有效的缓解。文化的不断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规律,它符合人的本性中对经济和效益的追求,因而也是人的自觉愿望和主动选择。由技术更新所驱动的文化一般进化,往往会造成既有存活状态的转变,使人与既有的存活环境相疏离和冲突。这种疏离和冲突是不分原生的还是输入的,两种类型的技术力量都会产生这个结果,同样会使人陷入一种“无家可归”的孤独境地。如何帮助人们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理由。有人认为这是文化发展的“宿命”,是现代化必定要付出的代价。如果单纯从理论上说,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在现实中它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也蕴藏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其中之一便是,充分利用向环境适应的地域艺术,使人们重新找回生命和情感的家园,并非乌托邦式的空想。就这个作用上说,人们对现代的向往和对传统的认同、享用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便利和精神世界的高度和谐,也就并非一定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① A.J.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 E.R.塞维斯著,黄宝玮等译《文化进化论》,华夏出版社,1988年度。

  ③ 刘承华《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机制——兼及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路径》,《艺术百家》,2012年第6期。文中第一部分论述的就是“文化对艺术的功能预设”。

  ④ 刘承华《化“中西”为“多元”——从音乐发展战略谈音乐的中西关系》,《人民音乐》,2001年第4期。

  ⑤ 刘承华《也谈音乐与文化——答胡自强先生》,《乐府新声》,2001年第3期。

【浅析全球化时代地域艺术的存活逻辑】相关文章:

1.戏曲的地域性与语言艺术探析论文

2.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广告传播文化安全问题的论文

3.浅析岭南住区环境设计和新地域文化论文

4.高科技时代的全球化新经济论文

5.浅析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观与全球化论文

6.关于浅析《逻辑学》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的若干内容的论文

7.认知映射在全球化时代对福利资本主义的影响论文

8.黑与白的逻辑作文

9.对现代逻辑中量词的逻辑哲学省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