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遵从行为理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1-03-04 11:29:0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非遵从行为理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非遵从行为 道德性 学校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

非遵从行为理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非遵从行为是指向规范的合法性提出挑战,以改变规范为目的的公开违反规范的行为。非遵从行为具有鲜明的道德性,对社会规范的变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儿童的道德成长中,非遵从行为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德育应尊重学生的非遵从行为,建立民主的道德教育文化。

    道德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培养有道德的人。道德教育的这一功能以儿童的道德社会化为实现途径。道德社会化的含义一般指儿童个体对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遵从和内化,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与融合,但这一内涵下的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很难说会使一个人真正成为有道德的人。非遵从行为理论来自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关于越轨的研究。默顿在论及社会问题中的越轨行为时,提出了非遵从行为的概念并描述了非遵从行为及非遵从者的道德特征,对我们深人探讨什么是有道德的人,学校教育应该怎样面对儿童道德成长中的非遵从问题,以及怎样改善学校道德教育等,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非遵从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

  1.非遵从行为的含义与特点

  非遵从行为理论及概念来自于默顿对越轨问题的研究。默顿认为,越轨行为由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紧张引发,而在人们很少获得社会合法化的手段以实现文化上所限定的目标时最容易发生。根据越轨行为的结构及其对社会系统的影响,默顿将越轨行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可以称做“非遵从行为”(nonconforming behavior);第二种称做“违规行为”(aberrant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