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1-03-26 09:20:1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激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首先论述了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概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理论的内容,接着分析了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合理构建激励措施的解决办法。

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关键词:激励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Abstract: Motiv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utline of management incentive theor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incentive theory content, and then analyzes the situation incentive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use of and problems, and finally we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olutions to build incentives.

  Keywords: incentive theo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ents

  激励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运用的重要理论之一,正确合理地运用激励理论不仅能够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刻苦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一、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是管理学和行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产生一种士气高昂、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曾说过:“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一小部分,即20%―30%。但是,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却可发挥出80%―90%的潜力,甚至更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激励能够带来巨大的效应。

  西方的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如何激励人的问题,并提出了三种主要的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和激励的行为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关注于个体内部的激发、定向、保持和停止行为的因素,其代表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克雷顿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以及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些理论试图确定能够激励个体的特定需要。过程激励理论主要描述和分析行为是如何受个体外部因素作用和激发、定向、保持和停止的。过程激励理论主要有弗鲁姆的选择期望理论、斯金纳的与学习有关的强化理论、亚当斯的基于个体比较的公平理论和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而激励的行为理论主要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特点,运用正确的激励方式,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从而取得有效的激励效果。激励的行为理论主要包括挫折理论和归因论。

  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们需要综合运用激励理论,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理论的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理论从内容上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准确了解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情况并及时给与满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激励的功效,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神激励也称为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包括授权、对学生学习工作成果的认可,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制度以及提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精神激励能够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从而抑制单纯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错误倾向。教育工作者在给与受教育者物质激励的同时,也要进行合适恰当的精神激励。

  三、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

  目前,激励理论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奖励机制。它主要是对学生在一个学年内的德、智、体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然后给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各种奖励。

  这些奖励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个人荣誉奖,这类奖励包括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这类奖励主要颁发给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有很强的学生工作能力,切实起到骨干和带头作用的大学生们。第二种是学生奖学金,包括优秀学生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等。这类奖励的颁发学生群体是:政治上积极向上,道德文明修养较高,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具有较强的自学和研究能力。第三种奖励是集体荣誉奖,包括优秀党支部、优秀团支部和优秀班集体等。这类奖励主要颁发给在整体上学习成绩优秀,参加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的学生集体。

  除了学校官方的大学生奖励机制外,现在的一些文艺或体育协会和学校社团也会举办活动,评出诸如优秀歌手、优秀舞者等奖项,奖励在文艺、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大学生,这也构成了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一部分。

  四、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激励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激励方式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奖励表彰形式不外乎是“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和不同等级的奖学金。这些奖励大多采用颁发奖状的形式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激励,激励方式较为单一。这种较为单一的激励方式造成了受表彰对象范围的局限性,因为这些奖励只颁发给学习优秀和在学生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而忽视了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的同学。长此以往,更会使得获得奖励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变得遥不可及,使他们逐渐丧失参与竞争的热情。

  2、 把激励等同于奖励,造成奖和惩的失衡

  根据激励理论,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都能够激发人的精神和斗志,奖励能够使人再接再厉,惩罚能够使人发愤图强。所以,激励既包括奖励也包括惩罚。而从激励的功效来看,我们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正确运用惩罚措施的。但是,在目前,我国高校的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都高估了奖励产生的激励的功效,而认为惩罚往往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因此,高校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总是运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却忽视了惩罚这一能够判断学生行为正确与否的精确指标,结果导致了奖和惩失衡的局面。这也最终造成奖励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弱,甚至被一些大学生认为是自己“理所应当”得到的。

  3、 对大学生张扬的个性视而不见

  在新的时期,我们的社会迅速发展,这对大学生群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大学生群体细分趋势日益明显。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奖励项目却没能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停滞不前。在高校现有的学生奖励项目中,针对不同特点学生设立的奖项数量较少,造成了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却不一定收获同样效果的现象。并且大部分高校的奖励机制依旧受“唯分数论”思想的影响严重,不管什么奖励,必须得成绩优秀。这就使得一些在其他领域确有专长的学生由于受成绩方面的影响,无法成为校园主流思想中的优秀者,从而无法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   4、 奖励评比过程中规范化程度不够

  当前,在我国的大多数高校中,奖励的评定一般采取的是综合测评的方式。综合测评采用一体量化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综合测评包括了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而这些都是一个培养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是很难用具体的量化分值去评判的。其次,在综合测评中,德、智、体三项所占的比重该如何确定也是一个难题。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综合评定中,智育都占到了70%甚至更高,这样,就造成了评优等同于评出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此,在高校奖励评定中采用的综合测评方法常常造成不公平的现象。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合理激励措施的解决办法

  1、 设置更加多样化的奖励,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其需要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认真调查和研究,对大学生实行分层次、分类别的奖励方法。如对在学习科研中积极创新的同学给予创新开拓奖;对进步幅度大的.同学给予突出进步奖;对多才多艺的同学给予才艺优秀奖;对助人为乐、品行良好的同学给予无私奉献奖等等。这样就做到了不以学习成绩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使每个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机会,从而能够调动高校中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成才意识,有利于创新性和全面型人才的培养。

  2、合理运用惩罚,做到奖与惩相结合

  针对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奖励,奖惩失衡的现状,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学会合理运用惩罚措施,使其与奖励措施很好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惩罚对于学生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合理运用惩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好地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坚持表扬为主的同时,要辅以合理的惩罚措施。并且在实施惩罚的过程中,做到事先警告、及时处理和对事不对人。

  3、 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同时更注重精神激励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适当的物质激励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等奖励,对学习好、品德优良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种物质奖励一方面能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促进获奖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对获奖学生的生活进行一定的补贴,使他们更加安心地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仅有物质奖励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大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他们需要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因此,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们要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在给予学生物质奖励的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这些精神奖励将会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4、 规范奖励评比机制,保证公正性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发现,公平感是一种影响人积极性的普遍现象。而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半自律期,他们一方面用不成熟的眼光观察别人,另一方面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如果大学生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就很容易产生较大的挫折感,失去做事情的积极性。所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十分注重奖励评比的公正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避免片面性,另一方面,还要制订出科学、规范的奖励评比机制,把公平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谭文,李燕萍.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3]黄晓峰.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黑河学刊,2012(07):104―105.

  [4]马晓容,郭宇琪.论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3):56―60.

【激励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分析】相关文章:

谈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08-09

谈谈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10-08

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运用08-14

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08-07

企业管理制度中激励理论的运用10-16

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论文06-28

谈谈内部营销理论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10-10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讨09-15

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论文06-28

博客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