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评价及对策

时间:2017-11-22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多方面来看,新疆的新型工业化还处于从初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它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缺少相应人才支撑等多种制约因素。因此,新疆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推进新疆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论文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新疆; 进程评价;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结构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①,这是在总结传统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式,新型工业化逐步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新疆作为我国后发展区域,要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对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和水平进行评价,以找出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评价。

  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工业化在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方法有多种,衡量指标也有很多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进行分析。

  ( 一)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 GDP 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在衡量工业化程度及发展阶段上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 H·钱纳里等人对工业化程度的实证研究表明: 人均 GDP 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成正比,人均GDP 水平越高,工业化程度越高。从人均 GDP 指标来看,2010 年新疆人均生产总值 25057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9. 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935 元、东部地区 16362 元、东北地区 9246 元,但高于中部地区 815元,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2581 元,位居全国第 19 位。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 3690 美元,首次突破人均 3000 美元大关。

  ( 二) 经济结构分析。

  1.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工业化是产业不断重组和升级的过程,其演进过程也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表现出来。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来看,新疆第一产业的经济产出比重由 2003 年的 21. 9% 下降到 2010 年的19. 8% ,与此同时工业产值比例和经济比重不断上升,占到国民经济的 40% ~ 50% 之间。但农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仍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9. 7 个百分点,也比西部平均水平要高( 见图 1) 。

  2. 就业结构分析。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新疆的就业结构可以看出( 见表 1) ,新疆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持续下降,从 1978 年的 72. 1% 下降到 2010 年的 49. 0%,但依旧占据总就业人口的近一半,且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 12. 3 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者比例接近 50%,近 50% 的劳动力提供了 19. 8% 的 GDP,而全国为 36. 7% 的劳动力创造了10. 1% 的 GDP,由此可见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低的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步伐成为新疆工业化进程的一大制约因素。另外工业内部的劳动力聚集趋势尚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3. 9 个百分点。

  3. 工业内部结构分析。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所形成的东西部地区的垂直分工关系使新疆成为东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工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

  2010 年新疆重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86. 3%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4. 9 个百分点,轻工业所占比重不足15%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4. 9 个百分点。在比例较高的重工业中,采掘、原料工业所占比重大,占 87% ,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工业不足 13%,轻工业的 95. 7%以农产品为原料,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不到 5%,仍处于以初级加工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

  4. 区域结构分析。新疆的工业成果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州、巴州等地区,其中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工业总产值就占到全疆工业总产值的 66. 3%,其余广大地区面临工业化不足的困扰,如南疆三地州等地区,这种工业化不足在主要工业品产量上表现的更为充分,如克州的主要工业品有饮料酒、塑料制品、原煤、水泥等,但产量都不高。由于就业机会过度集中于区内经济相对发达,致使全区的发展呈现出更为不协调的态势,2010 年,喀什、和田和克州三地州实现工业产值 43. 50 亿元,仅占全区工业产值的 2. 01%,三地州低收入贫困人口占到全区低收入贫困人口的 84%以上。

  ( 三) 人口城市化率。

  人口城市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反过来又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的城镇人口比重由 2000 的 33. 75%上升至 2010 年的 41. 3%,平均每年约提高 0. 7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较落后。新疆城镇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8. 38 个百分点,比一些发达的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分别低24. 8% 、20. 3% 、19. 3% ,与西部五省相比,低于陕西、宁夏、青海,仅略高于甘肃。

  ( 四) 科技水平分析。

  新型工业化的一大特征就是科技水平高,它是衡量工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从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的指标体系来看( 见表 2) ,新疆的科技创新能力近些年来有所提高,但仍较落后。根据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新疆的科技进步指数在全国排名 23 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7. 03 个百分比,与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最高的上海、北京、天津等相差的就更多了,分别达 36. 79 个百分点、36. 6 个百分点、30. 35 个百分点。

  ( 五) 信息化水平分析。

  新疆无论是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产业的发展还是在信息技术的信用水平上都有所提高,但与内地发达省市信息化水平及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差距较大,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处于初级水平,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信息基础设施落后,据调查统计,2010 年,新疆固定电话普及率 25. 4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 63. 0 部/百人,截至 2010 年底,新疆的互联网普及率 37. 9%,IPV4 地址数仅占全国的 0. 7%,域名占域名总数的 0. 3% ,其中,CN 域名数占 CN 域名总数的 0. 2%,拥有网站 3885 个,占网站总数的 0. 2%,网络平均连接速度为 99. 4kb/s,②落后的基础设施必然导致信息产业规模小,2009 年信息产业在岗职工占总在岗职工的 0. 9%,信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1. 96%,这些导致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不稳固。

  综上所述,新疆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从人均 GDP、三次产业结构等指标来看,新疆已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从城市化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等来看,新疆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考虑到产业结构、城市化率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将其作为辅助指标综合判断,新疆的工业化还具有一些初期的典型特点,因而可以判断新疆目前的工业化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度阶段,对于新疆这个工业化较全国其他地方低的地区来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更是意义重大。

  二、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措施。

  ( 一) 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

  1. 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新疆的石油石化、煤炭、矿产、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立足现实产业基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第一,加快塔里木、准尔和吐哈三大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步伐,围绕煤炭、铁、铜镍、铅锌、金等急缺的大宗矿产和稀有金属,加强国家急需钾盐、钠硝石等矿产以及南疆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形成一批开采、储备基地; 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周边国家能源的勘探开发。第二,应积极参与下游产品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石油石化下游精细化工产业链条; 推进煤制天然气、煤制烃、煤制二甲醚、煤制油等产业链建设,积极发展铁、铜、镍、黄金、铅锌等重要有色金属和钾盐、膨润土、石材等特色非金属矿深加工业,形成一批石油石化、煤化工、矿产资源等加工基地。③第三,围绕棉花、粮油、林果、畜产品等区域特色农产品,有效承接内地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从原料输出向成品输出的转变,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绿色食品以及清真食品加工和出口基地; 积极发展地毯、玉雕、民族手工艺等具备独特新疆区域特色的产业。第四针对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电、建材、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浅谈新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评价及对策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