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建立生态价值论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时间:2020-10-07 17:04:3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析建立生态价值论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学说;劳动价值论;生态价值;环境;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在人类已迈进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今天,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需要,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表现。探讨如何在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以生态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理论,可以进一步论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着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展开了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该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新实践,沿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逻辑思路和方法,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用发展着的劳动价值论指导新的实践;另一种则是以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实践为借口,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尤其是自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后,一些学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怀疑甚至否定就多了起来,出现了在经济学领域里要丢掉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这个老祖宗的倾向。我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现实世界,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站在时代前列,站在实践前沿,开创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一、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是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在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学家往往认为经济过程不造成环境性质的变化,也不为所处环境性质变化所影响。经济过程为一种与外部隔绝、自成系统以及与历史无关的过程,一种既无外流、又无内流,在消费与生产之间自行循环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一相对孤立的系统,没有把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看成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没有把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社会生态价值运动及其规律;而是将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看成和生态过程毫不相关的,甚至对立的纯粹的经济过程,因而生态过程就被排除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之外。因此,传统经济学价值理论把人类劳动过程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过程,因而认为人类劳动只能投入在经济系统内部. 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也只有经济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就表现为商品。所以,劳动价值论,就是商品价值论。人们把自然生态的进化与演替,看成是完全由生态系统的自然力本身的作用所推动,与人类劳动无关。这样,理所当然地就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价值即生态价值排斥于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再生产价值运动之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传统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忽视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是一种与生态相脱离的价值理论。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它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因而人们可以无偿使用它,是大自然的恩赐。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不合理状况长期存在,以致经济的发展,将大量的可更新的和不可更新的资源投人生产生活领域,加之掠夺性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使用,造成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系统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数量的变化。一些过去非常丰裕的环境资源,例如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淡水、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供不应求了。第二,质量的变化。由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和污染物排放速度的加快。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高质量的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第三,人类对环境需求的变化。现代社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立生态价值论是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需要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交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到了空前尖锐的程度.使生态与经济的极不协调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问题。人类对有限的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得不作出抉择。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价值理论问题势不可当地进人了经济学研究的殿堂。

    价值问题在理论上的尖锐性不亚于生态环境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尖锐性,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的滥用、生态的破坏等环境问题就不可能根本解决。包括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在内的各种东西方价值理论纷纷登台,对生态环境价值问题进行阐释。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为指导,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析了生态环境价值,并建立起了生态价值论,其对生态环境价值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当代,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生态时代,在人类生存的“地球村”,不仅那种和生态过程无关的纯粹的经济过程是不存在的,而且与社会经济无关的纯粹的自然过程,或者说没有人类留下足迹的纯粹的生态过程,也是基本上不存在的。我们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活动已伸展到地球生态系统的每一个角落,现在人类社会依赖的、供人类社会利用的自然资源都无不打上人的活动的印迹。因而,人类社会劳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渗透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态经济现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把劳动价值论由过去的经济系统延伸到生态系统中去,建立生态价值论,使劳动价值论反映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价值运动的真实面貌。

    其次,在当今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下降的迫使下,人类经济活动消耗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生产与生活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满足,不仅要按其固有的自然生态规律,还要或多或少投入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才能再生产出达到维持生态环境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使用价值。因此,当代人类的各种智力的、体力的、直接的、间接的劳动流转和凝结于生态系统之中,形成生态价值。所以,当代人类社会劳动不仅创造了商品价值,而且创造了生态价值,它构成为劳动价值论的一项根本内容。对此,我们可以说,把劳动价值论延伸与扩展到生态环境系统中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论,这是在当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一个很重要体现。

    再次,当今人类社会正在进人生态时代,随之出现了人类社会的一种新型的劳动,并且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这就是人类重建、恢复、补偿、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人类劳动。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强调指出:“要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态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了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组织重建与恢复生态系统。因此,这种重建、恢复、补偿、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使之具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创造生态环境价值的新型的劳动形式,已构成为21世纪人类生态经济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

 三、生态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充分显示了这个学说在现时代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显示其科学性和生命力。

    第一,众所周知,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使命主要是为其剩余价值学说奠定基石,彻底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由此决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商品价值问题,是对社会经济系统而言的,不涉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我们今天研究价值问题的历史使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与马克思当时所要回答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因此,我们研究生态环境价值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必须把劳动价值论延伸与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价值论,形成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第二,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前期。一方面,当时自然界赋予人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人们将这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财富,对它的利用是唾手可得。另一方面,那时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人口增长)的规模不大,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供给能力,从总体上说,是基本相适应的。这样,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就不可能将生态环境价值问题提到马克思的面前。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到当代,经济与生态的不协调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使生态经济问题成为全球性的极其尖锐的重大问题。把它放在“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运行中动态考察,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已上升为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而生态环境供给能力问题已构成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运行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因此,正确解决生态环境价值问题,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历史责任。我们把劳动价值论延伸和拓展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建立生态价值论,就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反映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更加适应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既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价值。这不但没有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正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按照劳动价值学说的观点,商品价值是物化在经济系统的某个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是经济系统通过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从生态系统中取走自然物质并将它加工成经济物质的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生态价值是物化在生态系统的某种物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这是通过在经济系统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而输人到生态系统中来,使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符合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使用价值过程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所以,无论是商品价值,还是生态价值,都是为保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而创造符合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价值。因此,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是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这样,劳动价值论不仅反映了经济关系,而且反映了生态关系,从而反映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即生态经济关系。因此,生态价值就是物化在生态经济系统某种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的表现,是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重要表现。

  四、建立生态价值论需要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当我们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构建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论的时候,有的学者认为本来自然资源与环境过去是没有价值的,只是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的阶段,才使它具有价值。因此,自然资源与环境经历了无价值和有价值的两个阶段。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是没有人类产生价值观念之前就客观地存在着的。不管人是否评价它,或者体验它,它不依赖于评价主体及其认识,也不是随着人们对它的评价或感觉而表现出来。自然资源与环境本身即自然界本身早就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原初性的,主要是自然生态过程创造的,人类社会劳动产生的价值则是这种原初价值上的再创造。尤其是现代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满足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要,都必须通过人们花费一定量的劳动来从事生态环境的重建、恢复、补偿、保护和建设,自然资源与环境上凝结的人类劳动的程度日益增加,更加增添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价值。所以,上述看法是把人们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是否具有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无价值阶段和有价值阶段说成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本身无价值和有价值的两个阶段,这是不正确的。

    第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作为生态文明价值观,不仅要承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外在价值就是为人类利用的工具价值,而且要承认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内在价值就是由维持生命与生态过程内在的目的性和人类的力量无法取代的自身价值。对此,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刘思华教授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以生态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系统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之上的,从而在价值观上真正确认了人类的价值与自然界的价值的统一;二是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是由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即自然生态生产过程创造的,似乎同人类劳动无关,而它的外在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则是人类劳动在自然原初价值的基础上创造的;三是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实践活动的广泛与深化,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和自然界的生态过程已经完全相互交织融合而浑为一体,自然生态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已经成为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生态经济再生产过程,人类劳动用于资源环境及整体生态环境的重建、恢复、补偿、保护和建设以及增值生态价值,不仅创造自然资源环境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外在价值,而且对于维持它的内在价值也会产生影响。这是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

    第三,我们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解释生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生态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理论,就必然涉及到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问题。这里有两种研究思路:一是劳动价值论只是适用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不适用于研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而效用价值论能够揭示人与物的基本经济关系,适用于研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主张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建立在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另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理论的重要理论依据,但不是唯一的科学依据,必须把它和效用价值论结合起来,确立生态价值与生态经济价值论,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价值理论的新学说。这些重大问题确实要进一步深人探讨。

    第四,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已经形成一个共识,这就是地球资源环境的有限性,地球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存在极限。因而,自然资源环境不仅具有相对稀缺性,而且具有绝对稀缺性。但是这种稀缺性与它的价值决定没有直接关系,稀缺性的作用主要是使人们注重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推动人们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补偿,即是对所耗费劳动的补偿和对自然资源环境本身被耗费的补偿,在稀缺性的背景下,人们必须对自然资源环境投人劳动的增加。因此,自然资源环境价值的大小,首先决定于人类劳动对它的劳动投人与否或投人的强度。当然,自然资源环境价值的大小,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论析建立生态价值论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相关文章:

1.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与当代价值论文

2.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3.马克思实践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4.论儒家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工作的价值论文

5.论析水利工程质量安全防渗的价值

6.保险产品的价值论文

7.谁在推动数字经济的价值论文

8.新课标写作要求的教育价值论文

9.公允价值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