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

时间:2021-03-06 15:54:5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谈“共同美”的生理心理基础

    在普通心理学中,一般把感情分为情绪和情感两类。二者都是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自身活动)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心理体验。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所谓需要,对人说来,是为延续和发展种族生命和自由而对必要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在主体身上,需要通常以欲望、动机和意向等形式被人所体验。人类的需要如果按其对象来分,有物质和精神两大类。精神需要是人对自身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即属于对观念性对象的需求。情感是人类社会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反应,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心理体验。美感是人类高级社会性情感之一,是人对事物(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的情感体验,是人在感受美的事物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性情感(愉快、满足、赞赏、舒畅等),归根结底,是人类审美需要(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得到不同程度满足时产生的精神性愉快。

    审美需要及由于这种需要的满足而萌生的美感,是人类心理结构中一个较高的层次。一

九五四年马思罗( A. H. Maslow )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说,把人类需要排列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七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相属关系和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6)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思罗认为,只有较低级层次的需要得到

满足以后才能形成较高一级的需要。前面六级层次的需要相继达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才能

达到。1美国克雷奇等认为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的中心是,“人的基本动机就是以其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的潜力,即自我实现的需要。”2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所谓“自我实现”,克雷奇等说,是“表示人类把自我中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基本倾向,也就是把个人的潜力作最大的实现,”3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人的实践倾向,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把人的本质力量在外界实现出来的倾向。马克思也曾把人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的自由劳动(实践)称为“个人的自我实现”。4马思罗的七个层次的概括实质上只有一个核心,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一、二层次是人类自我保存与繁衍的生理需要,是人类自我实现的前提,第三、四层次是人类自我实现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即表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在社会中的实现,第五、六层次则是人类自我实现需要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体现:认知是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对象本质的理性认识,审美则是人对自我实现(实践)产品直观时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七层次“自我实现”需要实质上是前面六个层次的概括和贯穿始终的基本意向。马克思说,人的自我实现,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5马思罗的“需要层次”说抓住了自我实现需要这个人类的根本特性,这是它的合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