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有效开展小班棋类活动

时间:2018-01-29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曾有人说过棋类活动是科学艺术,竞技的结晶,它既能培养意志,又能锻炼人的心理素质,锻炼人的意志品质。众所周知:孩子是好动的,而下棋又是一种安静游戏。如何使两者统一起来?让一个调皮的孩子自觉的下完一整盘棋,那我们怎样让幼儿对棋类活动感兴趣,又如何激发小班幼儿对故事棋的兴趣呢?本篇文章将对此进行阐述。

  论文关键词:激发 小班幼儿 故事棋 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孩子对某项活动怀有浓厚的兴趣或学习的热情时,他就会孜孜以求、持之弥坚,养成克服困难的勇气。下棋是一门较深奥的智力游戏,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性的讲解、分析,把我们的知识经验一味的灌输给孩子们,那他们一定会象故事中那个只想着射雁炖肉的孩子一样学的稀里糊涂,或是不愿意下棋,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我们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来激发孩子对故事棋的兴趣。

  一、从故事入手激发幼儿的兴趣实践表明幼儿是需要故事、喜爱故事的。

    幼儿一听到我们要给他们讲故事就非常兴奋,听故事时那专注的眼神、开心的笑声、振臂欢呼的情形都让人深深地感动。而小班幼儿比较倾向的故事一般篇幅短小、主题单纯、句式重复,充满夸张的想象,喜爱的故事体裁以动物故事为主。我们在对于小班幼儿的故事棋的选材过程中也充分的考虑到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小班幼儿的心理需求和知识经验水平,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故事,首先激起幼儿的兴趣,如:《小兔子找太阳》是一个很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幼儿很感兴趣,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更注重讲故事时的表情、动作,做到心到、眼到、动作到,起到烘托的作用,紧紧吸引孩子的注意,增强兴趣。92.5%的小班幼儿能认真投入地连听三遍,表明这类故事深受幼儿喜爱。我们就选择这样的小故事作为载体,来设计故事棋,让幼儿既能讲故事又能下棋两全其美,而又乐在"棋"中。

  二、棋之"行"1.根据幼儿年龄段的不同,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在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其教育过程是:兴趣--游戏--引导--激励"。我们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对不同年段的幼儿开辟出不同的研究领域。

  (1)小班年龄段,着重幼儿下棋兴趣的培养。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幼儿故事棋的学习上,我们也注重以"趣"为先。幼儿天性爱听故事,我们让幼儿听故事,讲故事,引导幼儿熟悉故事中人物的主要特征,把握故事的冲突所在,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我们还让幼儿参与故事情境表演,用道具和造型等激发幼儿讲述、表演的欲望。然后再让幼儿通过故事情节来记住棋盘的分布与各类棋子。孩子们兴趣十分浓厚,注意力非常集中,比起一味的让幼儿死记棋谱硬背规则的方法要好很多。

  此年龄段的幼儿注重游戏过程而不关注结果,易被外物吸引。为此,除了根据棋谱内容在棋区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我们在棋谱的路径、棋子的造型上也做了精心的设计,例如:《苹果棋》的路径就是用一个个形象生动的苹果造型来构建的。幼儿还可以随时进区角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棋,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棋类活动,让幼儿对"棋" (棋谱、棋子、骰子等)进行初步的探索的同时也激发他们下棋的热情。

  在幼儿学会下棋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组内的、班内的、年级组的各类棋类比赛活动,让幼儿通过比赛来展示自己的风采,激发下棋的兴趣。

  (2)中班年龄段,注重加强幼儿下棋的规则意识。

试论如何有效开展小班棋类活动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