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

时间:2022-01-25 13:19:5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护理论文(精选9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护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论文(精选9篇)

  护理论文 篇1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规范医院管理,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准之一,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尤其在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的今天,人们对护理服务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使现代护理服务面临了更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实际需求已成了护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妇产科以妇女、新生儿为服务对象,是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科室之一,这也就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以妇产科护理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本院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初步探讨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1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1.1护理人员观念有待提高护士的工作态度是影响护理质量的第一因素,如今年轻护士多,吃苦耐劳的精神减弱,有些护士安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加之工作压力大、待遇低,护士对工作持消极态度,以致影响护理质量。

  1.2护患沟通不足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与患者的良好沟通。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尤其是对妇产科护理更是受人们关注和重视,妇产科业务量大,护士相对不足,住院患者住院周期短,床位周转率高,护士整天忙于日常工作,而忽视与患者的交流,再有妇产科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患者与护士沟通障碍。

  1.3护理知识更新较慢妇产科护理服务对象年青人居多,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保健意识强,对护士的需求高,护士原有的知识水平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观念知识更新较慢,护理服务专业水平偏低,服务措施简单,尤其年轻护士普遍专科水平低,临床经验不足,不能给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1.4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产科患者家属照顾的比较周全,护理人员放松警惕,致使责任感不强,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过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致使护理质量不高。

  1.5风险预警机制差部分护士安全预警机制差,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评估、及时整改,不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护理质量提高方法

  2.1加强护患沟通,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临床效果住院时做好入院宣教,消除紧张情绪,住院后及时到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随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帮助患者排忧解难,将患者意见调查表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根据患者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时向患者讲解妇产科相关知识,做好出院指导,出院时为每位患者发放“爱心联系卡”,保证患者能随时与科室保持联系,做好出院随访工作。

  2.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长和对疾病认知的变化,患者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加强护士的医德医风教育,规范护士的从业行为,提高护士情绪调节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安全隐患及应急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能力,转变护理服务模式,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2],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

  2.3规范工作流程,细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进一步完善妇产科护理工作流程,利用晨会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护士学习,按照流程进行落实,各项工作的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按照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并详细记录,在质量分析会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限期改进,进一步增强护士的质量意识,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2.4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妇产科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患者要求标准高,医院制定适合该岗位特点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向临床护理一线倾斜,增加临床护士的岗位风险系数,让劳有所得,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5加强护士继续医学教育,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护士对医学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鼓励护士通过自学、刊授及进修学习,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6加大医院后勤保障支持合理安排医技、药剂、后勤等科室的支持力度,使护士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

  3小结

  护理质量是一种客观表现,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水平高低标准之一,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安危。妇产科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高风险性、多变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自身服务意识,提高防范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护理需求,体现出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目前妇产科护理服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而这种不足与缺陷除与护理人员自身、医院自身有关外,也与患者对护理服务期望值过高等有关。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还有待于医护人员的努力及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护理论文 篇2

  通过探讨整理护理在急诊儿科护理中的体会以及急诊儿科护理工作的总结及满意度调查,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提高急诊儿科候诊中护理工作水平的关键。

  医院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急诊更是医院的门户,在救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急诊科多收纳发病急、病情重、病种复杂的患者,而这复杂的科室内,护理工作则更是困难重重,特别是在某些特定季节儿科的发病较多时,难免出现急诊儿科的候诊情况。为了做好儿科护理工作,开展人性化服务事在必行。

  1.关键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护士应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年龄,流行季节,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母乳喂养及儿科学等常识。如此则能较满意地解答家长的提问,增加家长对护士的信任,稳定候诊者情绪,又能很好地对患儿的病情区别对待,协助医生诊疗。

  1.1要全面认识儿科急腹症的早期症状并做以区分。

  如小儿肠套叠、腹股沟嵌顿疝、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都有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询问有无转移性腹痛,以识别腹痛的性质,扪诊腹部,还可检查腹股沟有否肿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赢得时间。

  1.2要抓住年龄的特点来观察病情。如新生儿不哭、不吃、不动、体温不升是病重的表现;双眼凝视、眼神呆直多提示惊厥;婴幼儿高热要注意是否有激惹征,警惕惊厥的发生。

  1.3掌握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和早期症状。如,甲肝春季发病较多,乙肝无明显的季节性。肝炎早期类似感冒,有发热、疲乏、纳差,还要特别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黄染及尿色变化。流脑的高峰是在3—5月份,乙脑多发生在7—9月份,冬、春季为麻疹的流行季节等。如发现患儿颈部有抵抗感,即安排隔离室诊病,医生诊断为“流脑”时,应使患儿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1.4做好一般护理,就诊前为病儿测血压和体温等,并及时解决病人及家属提出的疑问以及遇到的困难,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同样是腹泻的患儿,但因年龄、季节的不同,病因和治疗会有所不同。应针对每位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说明“同病不同治”的原因,避免患儿家长在互相交流时产生疑惑。

  1.5提供高质量服务并做到人性化管理,如设有饮水机,24小时提供饮用水,提供一次性水杯。备用各类退热药,遵嘱予以未交费前先执行。

  1.6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鼓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进行礼仪教育,进行日常礼仪、电话礼仪、上岗礼仪、微笑服务、文明用语的培训。

  2.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来院就诊患者复杂,参次不齐,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均有,由于其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对服务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做到因人而异。

  2.1富有同情心,理解父母的焦虑心情当患儿和家属来到时,护士应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热情地接待,真正关心、关爱、理解患儿,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患儿交往,护士需适时调整询问和解释的方式,对于年长儿,要同情、关心、安慰,讲清检查治疗目的,配合的方法,消除其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对于3岁以下的患儿,因其不能理解复杂语言,注意力不集中、易被外界事物吸引、易受鼓励和激励等生理特点,态度更要和蔼耐心,用简单的语言通过鼓励、夸奖等方法,取得患儿的配合,并取得家长配合与心理支持。

  2.2微笑服务,增加亲切感与信任感交谈时语言要体现平等、符合孩子年龄要求,有针对性地消除他们的疑虑、恐惧心理,使患儿积极配合诊疗工作。在就诊人数多的情况下,大家都想早一点看病,所以一定要做好按序就诊,并对特殊患者给予特殊安排。如对急症病人,体温39.5℃以上、抽搐、呼吸困难等急危重病人采取优先就诊原则。

  2.3掌握沟通技巧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沟通必不可少,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有关知识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

  其中,语言最为重要。另外,护士的仪表是增强护患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位面带微笑,着装整洁、庄重大方、精神焕发、情绪乐观、气质优雅的护士,会给患者一种亲切、安全和信任的感觉。因此,需要认真学习实施护理人员的语言和行为规范,要求每位护士都面带微笑,着装整洁地接待每一位患儿和家属,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质量监控,实现有内涵、有质量的微笑服务。

  3.做好儿童保健宣传工作门诊人流量大,候诊人群多。我们可以利用电子宣传栏、院报、健康教育之窗等多种形式当患儿和家长在急诊、门诊候诊的时间宣传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

  必要时还针对患儿病情进行个别宣传。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和生理发育尚未完成,需要家长照顾,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辨证施护而对于护士来说更为重要。宣教的作用在于,一方面患者及家属学到了有效的自我防护知识,降低了疾病加重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使他们乐于与护士沟通,并认真地按护士的指导用药、锻炼、复诊等。

  4.护理在急诊儿科护理中的体会:在医院改革工作中,通过对儿科候诊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全新认识和实践,转变了我科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改变了我科护理工作的社会形象,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更好让患者与医护人员交流,减少医患纠纷,使我们的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更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探讨护理在急诊儿科护理中的体会,认真学习实施护理人员的语言和行为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质量监控,实现有内涵、有质量的微笑服务。

  护理论文 篇3

  护理上要及时稳定患者的情绪,防止“七情内伤”,一对一分析负性情绪的诱发原因,帮助患者分析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同时做好保护性医疗,介绍治疗好转的病例资料,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解消毒隔离的相关知识,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使患者达到自我调节情绪的目的。本组清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通过积极心理护理,焦虑心理消除,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输液静脉的保护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大多输液较多,凝血功能差,有的肢体水肿。使用思美太、凯时、促肝细胞生长素、氯化钾、氯化钠等对血管剌激性大的药物,要合理使用静脉,选择弹性好、相对粗的静脉,穿刺肢体适当抬高,有计划地更换静脉,避免使用下肢静脉,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拔针时延长按压针眼时间,肢体适当抬高,可避免注射部位出现淤斑。

  指导患者进食新鲜卫生饮食,防止出现肠道感染致细菌移位引起腹腔感染。

  进软食、不宜过量、防止呕吐可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严格禁食。腹水及电解质紊乱护理腹水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大量腹水可加重腹胀症状,影响进食。腹水存在也增加了腹腔感染机会。使用加床栏摇床,根据病情及患者感觉舒适度调节床头床尾支架,以5~30°为宜,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宜每周监测体质量和腹围,准确记录24h出入量,限制饮水量,观察腹水消长情况。由于利尿剂是治疗患者腹水的常用药物。

  应用利尿剂后会丢失大量钾与钠,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护理中应关注患者的生化指标、饮食情况和临床表现,如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乏力、食欲不振等要注意电解质检查结果,根据血清钾、钠的情况适当补充钾、钠盐,并进行饮食指导。

  护理论文 篇4

  体会细节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通过临床细致观察护理,发现细节护理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诚信度。提示细节护理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

  细节护理是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与病人满意度,提升护理诚信度的先决条件。临床护理工作平凡、琐碎、繁杂,都是一些细小的事情的重复,即使做到极致也不会惊天动地,但有一点疏忽轻者引起医疗纠纷,重者人命关天。但仅靠扩大医院规模和提高技术设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细节服务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

  1细节护理体现于保证护理安全

  1.1细节护理体现于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细节规范为各班提前15分钟交接,具体做到四看:床头看病人、看交班报告、看护理记录、看医嘱本及体温本;四查:查看新入院患者是否处理完善、查看手术前准备是否落实及术后伤口渗液渗血情况、查看病人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查看危重瘫痪病人皮肤受压情况。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轻松应对做好准备。

  1.2细节护理体现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所有的护理操作必须严格三查七对一注意并做好签名和时间。一般情况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及时补写医嘱。

  1.3细节护理体现于对疾病过程中的护理并发症采取防范措施。例如对难免褥疮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给予褥疮气垫床,骨突出部位给予气圈或棉垫,并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做好翻身记录和交接班。每个星期评估一次,为下一次的预防治疗措施奠定基础。

  1.4细节护理体现于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要求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既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1.5细节护理体现于潜在的护理危险预见性的管理。对于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婴幼儿、烫伤、自杀等可能出现危险的患者加强病房管理,防止意外发生。

  1.6细节护理体现于各种检查单、口服及外用药做好查对制度并建立登记本。比如:检查单实行执行护士――标本收集员――检查报告发放员三签名三检查;口服及外用药执行护士――发药护士――病人三签名三检查。严防检验单漏查或无检验结果,口服及外用药漏执行或漏发现象。

  1.7细节护理体现于各种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及时,客观,准确,连续并完整。对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护理记录单必须遵循此规则。

  2细节护理体现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病人满意度

  2.1细节护理体现于转变服务理念。转变服务理念提倡人性化服务,即彻底的以病人为中心,针对不同疾病种类,不同疾病时期,不同疾病需求提供个性化较完美的护理,甚至病人想到的我们要做到,病人还未想到的我们会想到。

  2.2细节护理体现于疾病的心理护理。新入院病人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群,以及必须改变的生活行为习惯;术前及术后病人需要知道术中的基本过程和术后的恢复情况;康复期病人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和信心支持;如果针对病人的情况给予合理及时的心理指导和解释工作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细节护理更多体现于被人们熟知的基础性护理。因为越是基础性的护理,病人和家属越能看懂,你做的越精越细越到位,病人对你的评价就越高,满意度也就越高。

  2.4季节护理体现于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加强职业道德规范。从简单的使用文明规范语言开始,提炼个人的素质修养,提升医疗系统的整体形象。

  3细节护理更多体现于提高护理诚信度

  3.1细节护理体现于有效的护患沟通。主动,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和建设性意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卫生宣教及护患沟通,让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支持与监督。

  3.2细节护理体现于及时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对不同的病人提供不同的护理信息,配以正确的健康指导使病人少走很多弯路,也对整个疾病的转归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病人顺利彻底的康复对护理是一种认可,对整个医院也是一个活广告。

  3.3细节护理体现于出院病人的电话追踪访视。电话追踪访视可以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情况,同时也是医院将护理延伸到家庭的一种形式,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诚信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细节护理的实施,不仅使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多患者的认可,提高了护理品质,也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护理论文 篇5

  【摘要】目的:探析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儿科的患儿,随机性质的把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护理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来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现象。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无论是在操作技能和并发症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应用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要好,有着很强的护理效果,能够更好的促进儿科的患儿的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儿科护理;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

  静脉留置针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尤其是对于儿科的护理,静脉留置针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静脉留置针是让患者实现静脉输液的目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大多部分是需要实施长期治疗的、静脉补液、静脉穿刺比较困难的现象,能够有效的改善此类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更好的痊愈。静脉留置针相对于静脉穿刺有着多项的优势,包括操作流程简单、不容易穿破血管、套管较为柔软、在静脉中留置的实践较长等优势。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我院儿科患儿50例,其中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儿,其中男患儿有26例,女患儿有24例,年龄在5到11岁之间,患儿的住院时间都是在10到20天之间,两组患儿在性别、住院时间、年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对比的对象,完全符合规定。两组患者在进行穿刺治疗之前都要做好消毒工作,充分的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1.2方法

  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理过程中采用的是静脉留置针,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静脉穿刺治疗,常规静脉穿刺护理中首先是对患者实施皮试和体征的检测,最后在完成输液后进行拔针,而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的时候要充分的观察患者的药物皮试、静脉穿刺和体征检测等,两组的患者都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这样充分的保证患儿能够实现无菌的操作,减少发生感染的频率,防止发生并发症的现象出现。护理的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巡视工作,如果发现患儿出现不良的反映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做好预防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还要做好交接班和护理记录工作,按照三查七对的方法实施工作,最大程度的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在两组的患儿完成护理工作之后,要采用病情记录和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让两组患儿家属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做出评价。

  2儿科护理中留置针的具体应用

  在进行留置针工作中,首先要以穿刺点消毒常规消毒皮肤,范围是在穿刺点为中心直径6-8厘米,然后在按照标准来实施穿刺工作,用食指与拇指把留置针的针柄握紧,让针柄和患者静脉之间的角度设置为十五度和三十度之间,然后把针刺入,在回血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后退针芯1-2mm再将外套管送入血管中,通过左手把留置针外套管固定住,在用右手把针心拔出来,最后用透明的敷贴规定留置针的时间,采用正确的封管操作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封管工作中首先要注意一定是采用正压封管,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的处的输液针头内缓慢推注2-3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管腔呈现一个充满的状态。最后留置针保留的时间是4d左右。在留置针工作结束后,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关系着患儿是否会引起并发症和感染的现象发生,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使用无菌操作,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果发生红肿、干燥、渗出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3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较好,最后通过患儿家属对两种护理方式进行评分,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得到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实验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减少患儿的疼痛,并且穿刺的成功率较高,所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4讨论

  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的穿刺要好的,但是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要加强预防和消毒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防止出现感染、堵管的现象发生,发生堵管的现象多数是因为血液把留置针堵塞了,最终药物没有办法进入到体内中,静脉炎很容以导致患者的血管脆弱,所以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对患儿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要选择和患儿符合的穿刺部位和型号,工作人员的手法尽量要熟练,这样能够充分的减少患儿的痛苦,在穿刺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保证针头无菌和对皮肤的消毒,在留置工作结束后要观察患者的病情现象,充分的预防并发症现象的发生,只有把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做好,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价值。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这就导致家长对医院的要求更高,在穿刺治疗中多数要求一次性穿刺的成功,所以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能够实现穿刺成功率较高,并且比较容易固定,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患儿的疼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人员除了做好巡视工作,还要加大和患儿的沟通交流,减少患儿的心理压力。

  5总结

  总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是非常理想的,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成本的支出,但是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消毒工作,采取无菌的操作流程,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护理论文 篇6

  儿科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头皮静脉输液需要每天进行静脉穿刺,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而且儿科全部是小儿,极不合作、好动。传统的头皮静脉针头非常锋利,往往引起漏针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多次穿刺,造成患儿痛苦。因此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穿刺次数和患儿痛苦,及时有效地执行医嘱,大大提高了危重儿抢救的成功率。

  一、方法

  1.穿刺前准备:穿刺前先向患儿家属解释套管针的好处,告诉患儿家属留置针只是将外套管留置在静脉里,而不是钢针。可以减少每日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和危害。取得患儿家属同意后,协助患儿取合适体位,如为不合作患者,有助手协作。护理人员在操作之前,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同时应注意在操作两个病人之间也应严格进行手的清洁。

  2.穿刺体位的选择:尽可能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由于静脉炎的发生率下肢明显高于上肢,尽量不要选择下肢静脉。可为双手和头部额前及双侧的血管,用75%酒精消毒,范围不少于8cm8cm,待干。

  3.穿刺的具体操作步骤:穿刺时,穿刺点在消毒范围内1/2或2/3处,右手拇指、食指轻捏针翼(多点面朝外),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皮肤,以15~30度的角度在血管上方进针,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5~10度再进针1~2cm,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侧管,右手固定针翼,同时拇指下绷紧皮肤,左手持针座缓将软管全部送进静脉。注意见回血时不可立即拔出针芯,必面降低角度送针。因为此时可能只是钢针在血管内,而导管在血管外,拔出针芯会导致穿刺失败,一旦针芯拔出,勿再插入。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观察有无外渗。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翼,右手快速抽出针芯,透明无菌敷贴固定穿刺部位(使敷贴下缘与留置针翼下缘平齐),胶布固定延长管及头皮针。注明穿刺日期、时间、穿刺者姓名。

  4.穿刺后嘱患者注意事项:可适当活动,不可剧烈运动。留置针具有许多优点,但若护理不当,操作不规范,仍会有许多并发症发生,常见的有静脉炎外渗和堵管。因此,要求穿刺者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巧,穿刺动作应轻、巧、稳、准,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在使用留置针的过程中,要求护士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有无红肿、血管有无条索状改变、穿刺点是否可触到硬结、输液是否通畅,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局部碘伏消毒,同时应根据患儿年龄、病情需要和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小来调整输液速度,还要加强心理护理,以自己精湛的技术、端庄的仪表、微笑的服务,与患儿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注意对患儿家长的宣教,先教给家长注意事项,以保证留置针使用的时间。

  5.封管:将头皮针拔剩针尖在肝素帽内,推注稀释的肝素液2~5ml,剩余0.5~1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用活塞压紧延长再拔针。

  6.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最好不超过7天。

  二、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静脉留置针临床的广泛使用,使患儿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长期输液治疗的患儿,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虽然它存在着许多并发症,但已有较好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主题。

  护理论文 篇7

  摘 要:对于职业学校基础差的学生而言,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的潜在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彼此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情景教学 多媒体课件 学习 主动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面对陌生的专业理论,难免感到困难枯燥,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方法。

  1 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

  情景教学法是以情景性认知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借助情景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将学习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认识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1]。

  1.1 运用好设问,引导学生的探索欲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存在一种潜在的好奇心,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提供病历、展示疾病临床表现后,把握好时机,巧妙的运用设问,把学生引导到对问题的探索欲上来。例如:在讲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开始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学生对佝偻病的骨骼改变有形象生动的认知,再抓住时机提出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问题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便可顺水推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讲解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情景中轻松自如地理解并接受新知识,逐步突破难点,使之掌握教学中重点甚至难点知识,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2 情景设计要灵活和新颖相结合

  情景教学法要设计的灵活新颖,讲授时要启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彼此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学习思维的方法,使学生深度探求知识,对知识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讲授肾病综合征时,不是按序的把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简单的罗列,而是创设一个情景,给学生展示高度水肿的肾病综合征小儿的图片,以图片上的临床特征为出发点,将临床表现和病因、病理有机的联系起来,抓住该病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致使大量蛋白外漏。主要的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以此为中心推导出另外三个症状: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水肿、高胆固醇血症,在治疗中指出该病与免疫因素有关,所以糖皮质激素是本病的主要治疗药物[2]。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枯燥难懂的知识产生兴趣,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可见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极大的提高了儿科护理学教学的效果。

  2 多媒体课件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使得护理教学模式有了长足的发展。护理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能使课堂讲授变得更立体,教学内容更丰富,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2.1 多媒体课件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及时地处理多种形式的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及授课要求,事先将授课过程设计编排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将板书、挂图、录像等集中到课件里,使内容丰富而详实,节省了板书、幻灯、挂图的时间,缓解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快了知识传递速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同时多媒体课件在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的同时,随时更新,穿插本学科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3]。多媒体课件帮助老师节约了时间,使学生思路易于集中在课件内容的变化上,老师与学生思路上的一致性使得师生间可以形成良性互动,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更有的放矢,及时准确,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课件使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若没有感性认识为基础,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临床的实际标本图片、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直观地展现在同学面前,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临床信息;对教学中机制复杂、难度大、实验成本高、罕见和难以实体操作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教学课件中逼真的实物图像、三维动画模拟演示等,使学生很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经验[4]。学生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还可以重复或节选播放,将实践和理论知识分解并穿插讲授,直到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点。

  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科学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公式、名词,科学是好奇,是不断发现事物和不断询问‘为什么’。科学的目的是发问,他主要是询问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因此,教师利用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把学生带入情境或是实例的展示,让他们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探求新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护理论文 篇8

  摘要: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随之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新的技术在给传统医学专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护理学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不仅要继承传统医学内在的理念、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等,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的得到发展和拓展。传统的护理内容以查看病情、预防保健及按医嘱从事等为主。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改变,传统的方法显然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护理人员有新的要求,要求其在掌握传统护理技术的同时,也要掌握现代化医疗技术及方法,除了了解新型设备的性能及药物的作用外,还要洞悉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才能更好的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减轻产妇心理压力,保证顺利分娩。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从入院的孕妇中选取110名孕妇,进行心理护理观察。选择产妇年龄24岁~40岁,其平均年龄为28.1岁,均为正常妊娠与分娩产妇,排除有妊娠合并症及其它重大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我院对110名产妇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在宫内状况,了解孕妇病症,降低高危妊娠母婴围期发病率及病死率,采用这种技术的时间最好是在妊娠16~21周[2]。

  1.3 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该配合医生及时观察胎心变化、检测孕妇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孕妇术后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嘱咐按时用药,避免感染或抑制宫后收缩。护理人员定时观察其生命体征以及胎心、胎动及宫缩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讨论

  2.1 产妇心理状态。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待产的过程中,常会有焦虑或是过分不安的心理状态,常会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分娩或是在分娩过程中会不会有意外发生。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就可能影响产妇分娩状况的,甚至会给分娩带来一定安全隐患[3]。一般情况下,这种恐惧、害怕心理源于传统的观念的影响,特别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如果是女婴,会不会使丈夫家人不高兴。即便一些产妇不担心男婴、女婴问题,也做了一些指标检查,但是仍然担心自己的新生儿是否是畸形的,是否健康的问题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孕妇会更加焦虑不安,同时也不利于其顺利分娩[4]。

  2.2 产妇护理。对于待产的产妇心理反映来看,待产产妇害怕分娩,感觉那是痛苦的,再加上一些外在的因素,使产妇在分娩前更加紧张、恐惧、忧郁或是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采用必要的心理护理技术,首先要为待产产妇创造一个可以和谐可以自然分娩的环境,必须保证其温馨、舒适并创造一个和谐氛围,医护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态度,让待产产妇感觉到亲切自然,要多与产妇进行交流并适当的进行鼓励,以获取产妇的信任。同时应该加强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使产妇认识到产痛是必然的,要做到的是如何减轻产痛。

  2.3 产前心理调整。由于产妇症状不同,其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应该结合自己的护理知识及产妇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指导。产妇询问相应问题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解答,告诉产妇临产前会有各种特征发生和发展,告诉产妇出现的相应问题都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要使产妇感觉到这些指导对其是有好处的,以争取产妇的信任。对那些精神紧张或是有吵闹行为的产妇,护理人员要更细心的对其进行指导和安慰并告诉其分娩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导其在分娩过程中要相应的呼吸。同时适当的帮助产妇进行腹部或是腰骶部按摩,尽量减轻产妇病症,为了避免产妇过度的体力消耗,让其在宫缩的时候,尽量休息并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或是适当的饮水,以保证其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进行分娩。在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将产程进展状况告知产妇,并给产妇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不断的帮助其补充水分或是擦汗护理,给产妇一种安全感,使其更好的配合。要听产妇自述,如有头昏眼花现象,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护理,以保证产妇安全和胎儿顺利出生[5]。

  护理论文 篇9

  摘要:目的了解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为进一步进行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了解护理教育社会背景的情况下,对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新时期护理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尚未恰当地进行护理科学定位,未合理明确护理教育规模和层次结构,未更新先进的教育观念,未合理设置相关课程,未变换更新教学形式等,对护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了限制,对护理教育和世界接轨造成了阻碍。今后急需根据实际,进行护理教育改革,改变护理教育现状。

  关键词:新时期;护理教育;护理理念;现状分析

  引言

  当前,我国护士在护理理念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具有许多的不足,科学定位不当、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教育观念落后及师资贫乏、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这些均阻碍着护理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进行护理教育改革,让护理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其护理经验,为以后步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围绕着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展开如下的论述。

  1护理教育的社会背景

  当前,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医疗目标也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以往将医疗目标过多地集中在疾病本身上,而当前已经将医疗目标集中在健康上;以往重心往往集中在医院上,而如今重心已经有所扩展,逐步扩展到社区、家庭上;以往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疾病的诊治上,如今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可以说,当前的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以往的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这种多样化的医学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护理学的核心思想和护理模式也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仅仅推崇和应用坚持“以疾病为中心”这样护理理念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而越来越重视推崇和应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这种护理理念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服务范围也已经从以往的单纯治疗,扩大到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上;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上;从院内扩大到院外;从个体扩大到社会群体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于2009年4月6日正式出台,在深入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到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以建立和健全,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要对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以进一步的完善;要进一步加快主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速度,使其服务功能得以进一步的完善,以进一步实现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的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要求经由卫生部发布后,先是让所有三级医院在2010年底启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于2011年又提出要对优质护理服务加以全面的推进。

  2护理教育的理念及现状

  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所推崇和应用的护理服务理念为“我在为病人服务”。而我国护理理念与之相比,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以人为本”未充分体现和落实在临床护理实际工作当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未明确确立。护士往往遵循医嘱进行机械地执行,使应当为患者提供的生活照顾、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得以淡化和忽视,使原本应当取得实效的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系统化的、个性化的健康知识普及往往未达到目标,未能取得实效。临床护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使国内现代护理教育缺乏个体护理的意识等不足得以充分的反射[1]。

  2.1尚未恰当地进行护理的科学定位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护理学科在护理专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得以进一步的发展,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并得到广泛重视。要想与社会文明的进步相适应,就要实现护理学的多元化发展。当前,护理学科在国家的学科专业目录上仍旧被看做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而国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都已经从临床医学中分离出了护理学,使之已经变为一级学科,且和医学门类下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相平行[2]。

  2.2未体现护理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当前,纵观我国的护理教育,发现极具特点的发展态势就是对规模过于看重,对质量过于忽视,这样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招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人们越发担忧护理学生的培养质量,且无法对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要加以快速的应对,不管是在使社会健康保健各种需求得以满足方面,还是在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护理管理人才以及社区护理人才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且与之仍旧不相适应。

  2.3未明确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充足、素质高的师资力量当前,我国大多数的护理院校过于重视经济效益,不管是成人护理教育,还是继续教育,都未达到预期的标准,所推崇的培养机制往往就是以使就业问题得以解决为短期目标的培养机制,导致普通学历护理教育仍旧徘徊不前,仍旧处于偏低水平,这样的教育观念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教育质量无法有效提高,使教育质量始终处于偏低状态。此外,当前护理招生规模已经有所扩大,教育层次也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护理专业的师资水平要不断提高。然而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护理专业缺乏充足的师资力量,且学历层次结构缺乏合理性,师资素质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4未能合理设置相关课程正如上述所说,在医学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护理模式也已经发生变化,“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被广泛推崇和应用,集中在人的身心整体护理的模式越来越被重视。而且,在整体护理中,越发强调心理、社会层面的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应该了解到要逐步提高人文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地位和所占比例。然而,当前国内大多数学校给予医学基础和专业课程的设置高度的重视,所呈现出的倾向为“多而全”,增加了课程的种类和学时数,给学生也带来了沉重的课业负担。此外,教学计划完成后,护生对新知识、新技能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偏少,这样使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临床护理的要求。

  2.5教学形式具有单一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仍旧被广泛应用,填鸭式教学仍旧被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将知识、技能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几乎很少让学生有提问、自主学习的时间。即使对护理技术的操作高度重视,但也大多对操作的步骤加以过分的强调,而没有灵活的变通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教学形式的单一性,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再加上大多数临床的护理教材和课程是由临床医生写的并且授课的[5],护理知识和护理特色缺乏,教学和临床实际应用缺乏紧密联系性,最新的前沿知识未能及时补充在所应用的护理教材中,使得教学质量和实习护士在临床中实践的效果深受影响。

  3当前护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自古以来,中央集权性的统一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大特点,政府不但扮演着办学者这种角色,还扮演着管理者这种角色,与此同时,还扮演着高等院校评估者这种角色,使得某种利益导向难以避免,使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性难以保证。相较于国外,我国的护理高等教育起步偏晚一些,护理专业在我国也往往被看做是临床医学类专业下面的二级学科,缺乏专门的护理教育认证机构及认证制度,而对高等护理教育质量加以衡量的统一标准也相应缺乏,使得护理专业不管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往往依附于医学教育,往往需要应用医学类专业的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进行教育的评估,对护理专业的发展造成限制,对护理教育与世界接轨造成一定的阻碍。

  总之,护理教育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护理教育就是主要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在新时期背景下,护理教育仍旧存在些许不足,如尚未恰当地进行护理科学定位,未合理明确护理教育规模和层次结构,未更新先进的教育观念,未合理设置相关课程,教学形式具有单一性,缺乏充足、素质高的师资力量等[7-9]。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教育的改革,以让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专业教育中扎实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11,12],对其护理经验加以不断丰富,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做出其应有的贡献[13-14]。

【护理论文(精选9篇)】相关文章:

提高护理水平的医学护理论文07-03

关于医学护理教育论文06-28

护理医学论文参考09-25

护理毕业论文致谢11-07

护理毕业论文提纲07-31

护理论文提纲格式11-12

护理论文写作范文09-02

护理管理学论文题目08-29

医学专校教学护理专业论文12-06

护理医学论文怎么写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