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王充天体论、人性论和性命论中的伦理思想

时间:2021-03-07 16:25:5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简析王充天体论、人性论和性命论中的伦理思想

  论文关键词:王充;天体论;人性论;性命论;伦理思想

  论文摘要:王充的伦理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王充评判一切社会问题的标准。王充伦理思想的使命和宗旨是“疾虚妄”,即对一切不符合其“命”论思想标准的天人感应论、随命论等虚妄现象进行声讨和批判。王充通过对天体、天道与天地论的批判,对道德神化进行了否定,摧毁了“天人感应”论的理论基拙;通过对人性论的批判,提出了票气成性及人性有善有恶论,将人性归于所案之气,认为是气的差异性决定了人性的善恶之分;通过对“随命”论和“遭命论”思想批判,提出人生的一切在于初案所得的命,否定了“随命以行”的可能性。

    王充是先秦以后对中国古代哲学有突出贡献的思想家,著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今仅存《论衡》。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疾虚妄”,即批判神学目的论和各种“浮妄虚伪,没夺正是”的“俗传”“伪书”,因而他的理论重心在于建立与神学目的论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王充作为东汉时期独树一帜的大思想家,他吸纳百家思想,又加以融合改造,他的伦理思想,在两汉神学伦理思想演变为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把春秋战国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后世我国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从王充的天体论、人性论、性命论等方面来分析王充的伦理思想。

  一、天体、天道、天地论—对道德神化的否定

    王充认为天是“天体”与“天气”的统一体,就“体”而言,宜于地同,就“气”而言,“气若云烟,’(《治期篇》)。气,又称元气,乃“天地之精微也”(《四讳篇》),因此“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谈天篇》)。因天“不生不死”、“自然无为”、“无口目之欲”、“于物无所求索”,所以,王充认为天是没有意志、没有目的的客观实在。王充运用自然之说将神化的“意志之天”还原为“自然之天”,他批判性地继承了道家关于“天道”的思想,抛弃了道家本体之“道”的虚无性和形而上的特点,吸收了道家将“道”作为法则、规律的思想,认为“黄老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也”(《自然篇》),肯定了道家天道观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王充的“天道”是指自然界运行变化的规律,它是以“自然无为”为特征的。正因为整个天体的运行是自然无为的而非外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发展同样是自然的、无意识和无目的的,从而否定了“天”的意志性和目的性。王充提出了“天”是有形物质实体的观点。“如谓苍苍之天,天者,体也。”(《雷虚篇》)他将“天”具体描述为:“平正,四方,中央高下皆同。”(《说日篇》)并用具体的实物来说明天的物质性,“天乃玉石一类也”(《谈天篇》),表明天地是一种可感的自然物,因此得出“天道无为”(《自然篇》)的观点。这样王充就从天的形态、物质属性上否定了天的意志性,从而摧毁了“天人感应”论的理论基础。王充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也不会产生天意和天命,王充用天道自然论批判了神学目的论。

    汉儒思想体系是董仲舒提出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由此生发出对其他一切事物的神秘主义的解释和看法。“天人感应”的要旨就是“天帝”有意识地创造了人,并为人生了“五谷万物”,有意识地生下帝王来统治万民,并立下统治的“秩序”。王充对“天地故生人”进行了批判,他说:“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物势篇》)“人,物也,而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秉气之元,与物无异。”(《辨祟篇》)“人之生,其犹水也,水凝而为冰,气积而为人;冰极一冬而释,人竟百岁而死。”(《道虚篇》)“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蛆虱之于人也,因气而生、种类相产。”(《物势篇》)

  在道德产生的根源问题上,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进一步否定了道德来源于天意的神学观点,王充认为:“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物势篇》)他的这一观点矛头直指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者的观点,董仲舒认为“天道之生万物也,以养人、天地故生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认为天的仁爱无处不在,最典型的就是通过春生、夏张、秋成、冬藏来表现。而王充认为这些都只是自然规律,“阳气自出,物自生长,阴气自起,物自成藏”(《自然篇》),万物都是“因气而成”(《物势篇》),而不是天的“故生”,这些,都体现了王充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其思想的闪光点。

  二、人性论—察气成性及人性有善有恶论

    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王充对各家学派的观点作了深人的比较分析,唯独赞赏周人世硕和公孙尼子的观点,即“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善长;性恶,养而致之恶长”(《本性篇》),认为“颇得其正”。王充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如同“人才有高有下”。王充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之说,董仲舒认为人性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即“圣人之性,不待教化,生来就是人道之善”,“下”即“斗宵之性”,不能教化,生来就无“善质”,而“中民之性”,是含有“善质”的人性,待教化后就能为“善”,但又指出中民可教化的“善质”与圣人已具备的“善”仍有差别。王充对性三品划分的依据仍然是其元气论,他以“实者,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谓性无善恶,是谓人才无高下也”(《率性篇》)为前提,将人性分为三品。他说:“余固以孟柯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也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本性篇》)王充在谈“中人之性”时也认为“善恶混”,但他重点强调了后天教化习养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的圣教习俗和自我修养,‘可以改变桌气而成的善恶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