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的困惑与转型

时间:2017-06-16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教育伦理遇到严峻挑战。追求教育、教育平等、教育公平等成为教育伦理主旋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和谐互动是新的教育人伦结构;受教育者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成为教育和教学的中心。以教育价值为先导,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伦理理念,是教育伦理转型的前提;以人人平等的人道主义为理想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伦理转型的目标;面对市场经济进行教师伦理的重新定位,是教育伦理转型的基础。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为了得以延续而进行的一种自我发展性的活动,是社会生活中为了下一代幸福而奉献的一种爱心,教育本身是一种责任和爱的象征,因此教育在其本性上是的。教育伦理是指教育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规定,同时又是教育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教育伦理作为对教育行为的一种道德规定,能够引导、规范和调节教育中主客体的思想和行为,协调教育活动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也可以和评价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教育改革的深人发展,各种教育伦理问题越来越尖锐地表现出来,教育伦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经过几千年的教育活动的发展,无数教育家对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和要求作了丰富的和阐发,逐步形成了以教育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伦理思想体系。这种教育伦理包括了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有教无类、尊师重教”、“学而优则仕”等社会教育伦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以致用、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等学校教育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亲、有别、有序”、“子不教、父之过”、“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等家庭教育伦理。这些教育伦理不仅是,更是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中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伦理不断完善和进步,保证了国家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不同时代的教育伦理思想,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教育伦理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概括起来,我国传统教育伦理具有以下特点。

  在教育伦理的价值取向方面,重视统一化,忽视个性化。由于长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与此相适应的是人们“自我”缺失,社会伦理对整体化、集中化、稳定化的要求占统治地位,这就直接决定着中国传统教育伦理关系的价值取向。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个性的独特发展,强调个人的社会化、个体道德对整体道德的服从;强调温故知新,否定创造性;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和划一,教学方法重背诵记忆。

  在教育伦理的基本特征方面,教育政治与教育伦理一体化。由于中国社会没有完全脱离以家庭为社会生产单位的基本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小生产的农业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所以伦理秩序成为维系农业社会的根本,伦理关系直接表现为政治关系。反映在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也是一种政治关系。天、地、君、亲、师并为人极,教师成为“道”的直接体现,是政治关系的代表。教育为政治服务成为首要的任务并表现为为建立社会的伦理秩序服务。培养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个适应社会伦理秩序的人。

  在教育伦理的师生关系方面,强调教师中心、忽视学生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伦理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被社会伦理的要求片面地强化为教育过程的核心。在学校教育中,提倡师道尊严,教师成为真理的化身,世人的标准和范式,学生的榜样和至尊。尊师爱生不是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情感交流,而是一种伦理责任和义务。传统教育伦理在对教师的要求方面,重视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宰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教师既是教育目标的体现,也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依靠。

  我国传统的教育伦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了其维护教育正常发展的重要作用,保证了教育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实现一代又一代人的社会化的重要职能。

浅析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的困惑与转型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