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生命伦理思想探略

时间:2021-03-08 18:42:3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国道家生命伦理思想探略

  论文摘要:道家以“道”和“自然”解释生命起源、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重生轻物”的生命本位观和“无欲无为”的养生论,注重生命的社会普遍关怀,超越世俗生活的束缚,追求本真生命和精神自由,并且以放达的态度对待生死问题。道家生命伦理思想自始至终充满着超越世俗功利、追求与天地同化的自然主义生命伦理精神和智慧。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道法自然;生命本位;生命关怀;生命超越;生死观

  传统道家老子和庄子等人以“道法自然”为立场,从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出发,深刻地考察了生命的起源与本质,注重淡化名利、重生轻物、返璞归真的生命关怀意识,具有超越现实、追求自由、平静对待生死的人生态度。道家关注生命怎样才能实现本真价值和意义,显示出对人的生命的真切关怀,蕴含着深的生命伦理思想和生存智慧。

  一、“道法自然”的生命起源论和天人关系说

  探求生命的韧始、生存依据、物质形体与精神魂灵的关系,以及个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是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理论出发点和价值基础,也是道家生命伦理思想的追索主题。

  在传统社会关于生命的宗教臆测和蒙昧恐惧中,道家却把生命的起源归因于自然以及自然之道。老子以“道”为最高本体范畴,把作为规律、法则意义上的“道”延展成为万物本原、本体之道,用以说明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生命产生的根源及其成长发展的规律性问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包括人的生命都是由“道”的作用而产生,从“道”那里获取自己的形体、生命和性情;同时,“道”是生命活动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状态之“道”周遍地贯注于万物之中,人的生命从产生到死亡的演变历程,都与“道”息息相关,生命必须循“道”而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些观点以唯物主义精神和自然的“道”表明了生命的起源和存在基础。在继承老子“道”生天地万物和人的基础上,列子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他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都本诸自然之气、天地之精而化生。稷下学派的管子也以精气说解释“道”以及与人有关的生命现象:“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合乃生,不合不生。人的生命是由精和形两部分构成的,精指精气,比较灵动;形指粗气,形体比较被动;前者来源于天,后者来源于地,精气和粗气结合有了生命,人是精和形的结合,也可以说是天和地交互作用的产物;形体中包含的精气越多,人的生命力就越旺盛,人也就越聪明和有智慧;如果精气离开人的形体,生命就会走向死亡。在先秦道家思想集大成者庄子看来,“道”既是无生命的万物之本,也是生命之本、人之本,人的形体、容貌、精神以及整个生命都是由“道”产生的,所谓“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德充符)汉初黄老道家进一步强调“道”对各种生命形态的始基作用,《黄老帛书·道原》和《淮南子·原道训》等作均指出:宇宙万物,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阴阳四时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乃至人类,都是由天地自然之“道”产生和由“道”体规律所支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