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改进思考

时间:2020-11-12 10:11:1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小学德育工作改进思考

  受高考招生制度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把德育知识化、应试化,把德育变成纯粹的知识来迎接考试。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改进思考论文,以供参考,欢迎借鉴阅读。

  摘要: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困惑,主要表现在德育的认识观念、内容、方法、途径、育人环境、体制等方面。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实现德育目标层次化、具体化,实施德育的方法途径多样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德育教材的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等。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现状;改进对策

  一、中小学德育现状诊断

  (一)德育的认识观念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在认识上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认识片面性,“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受高考招生制度和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把德育知识化、应试化,把德育变成纯粹的知识来迎接考试。

  2.德育“务虚”不“务实”的观念。德育管理向来被认为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往往被误认为是软任务,甚至曲解为耍嘴皮子的把式,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正确理解。在实际工作中“空对空”,即所谓的务虚。

  (二)德育目标问题

  德育目标大而划一。没有形成明显的目标序列,缺乏针对性。德育目标的倒序化现象依然存在。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经历了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因此,一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德育目标,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德育目标都应表现出差异性和针对性,学校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过高,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

  (三)德育内容问题

  学校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德育的范畴来看,心理素质领域、道德素质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是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的内容来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等进入了德育的范畴。面对如此广泛的德育内容。如何推进德育内容的整合。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如何将原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传统的道德教育生动化,生活化?如何使中小学德育在新的环境下能满足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满足社会公德的需要,使德育的内容更加全面,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等问题都是德育工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四)德育方法的问题

  教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的,完成德育任务的手段,德育的任务和内容确定以后,方法的运用成为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德育工作方法过分强调思想的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循循善诱地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大多数的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和“导”。在中学德育实践中,德育工作者在选用德育方法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形式主义。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制定德育计划不从本校、本班实际出发。不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第二,爱空洞的说教,脱离教育对象的实际,不具体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矛盾,不思考问题的实质,只凭良好的主观愿望强加于人。第三,组织德育活动包办代替,无视学生的主体性。第四,机械搬用别人经验,只注重具体做法,不顾本班、本校实际。第五,没有完全摆脱“运动式”的工作做法,常常在一定时期内搞几个有声势的活动,过后又无声无息。

  (五)德育队伍建设问题

  一个学校德育工作搞得怎样,关键在于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树立为现代化建设育人的观念,刻苦钻研理论,精通业务,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传授知识并影响学生。优良的德育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有的教师忘记了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仅仅以自己的才识去教书,却不能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教育人,以自己的品行去影响到学生;有的教师在日常具体行为上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不能先做到,甚至言行脱节,心口不一。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其结果必然是令而不行,最终误人子弟。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进对策

  (一)明确德育目标,德育目标体现层次化、具体化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改变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成人化、德育目标不分年级的高低,年龄的大小,从幼儿、小学到中学都实施共产主义教育的倾向,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学段、学期,乃至学年的具体德育目标,形成德育目标体系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体系。比如。小学可实施初步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中学实施公民基本要求教育,高中实施稍深的世界观教育,使德育目标和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并不断地细化。让德育内容更加地具体化、形象化、个性化,让德育的方方面面都贴近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二)加强德育教材的建设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根据不同时期及国家的需要,开设了《公民教育课》、《生活与成长课》、《儒家课程》,1990年中小学校德育新编教材《好公民》充分体现了新加坡对德育教材的重视。其内容重点随年级而发展的,始终注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选择适合他们本国国情的教材,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各种德育观念。我国长期以来德育领域缺乏规范化建设。除了思想品德课教材编得较好外,德育其他方面的教材则十分缺乏,因此,需要加强德育的教材建设。德育教材的编写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形成乡土教材、家长学校教材、传统美德教育教材、德育基地教材、学生人际交往教材等一系列有本地区特色、富有教育意义、比较适用的教材。在小学阶段,德育内容应确定在品德养成教育的层次上;初中阶段,德育应重点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知识和性道德、良好的心理品德、初步的社会主义观点等教育;高中阶段,德育应重点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等层次的教育。

  (三)改革中小学德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

  改革中小学德育方法,需做好下面三点:第一,要正确处理好德育常规建设和德育方法创新的关系。改革德育方法,离不开创新,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要有创造性,德育常规要随时代的发展做出部分调整,建立新的常规。第二,要树立人生楷模,各地可以为中小学精选若干个人生楷模,有计划地展开学习。第三,把德育手段的现代化提上日程,新的教育工作方法应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德育观念的开放性想吻合,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式,将包办替代改为自治、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

  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等娱乐活动,要努力净化学校的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庸俗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对学校的渗透和影响,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要特别重视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优美的草坪、花草树木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要通过校徽、校歌、校报、教风、学风等展现学校精神,让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而然感受到学校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建立和完善并利用新课改理念下的“德育活动工作室”,使其成为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基地。

  (五)重视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依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导作用的发挥,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有较高的素质。为此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需要。要加强对班主任、政治教师、团干部等德育工作者的经常性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素质,要采取优惠性政策,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待遇,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德育的质量,同时还要积极建设一支优秀的社会兼职德育队伍,比如聘请一些德高望重的热爱青少年教育事业的离退休人员和各种先进模范任务等做兼职。

【中小学德育工作改进思考】相关文章:

成本会计教学改进思考论文09-18

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改进思考论文08-17

改进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思考的论文10-30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思考研究论文02-04

谈市场营销课程的改进07-31

会计核算职能的改进论文08-27

改进财务报告 规范信息披论文08-16

中职女生排球教学模式的改进论文07-13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抽检改进10-26

初探制浆造纸的教学改进之路论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