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

时间:2020-08-27 20:38:5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

  任何物质最表象的特征便是形体和色彩,并且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重要的陈述语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相关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oh100.com/bylw)。

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

  摘要:根据公共艺术作品与所处城市景观环境的组合关系,城市公共艺术一种是通过材质、造型、比例尺度等要素表现艺术作品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来装点和优化环境;另一种是透过其特定主题或以当地历史、生活习惯和历史文脉为内容来塑造的公共艺术,以具体意义定义和反映周围环境以及场所。本文主要以公共艺术的表层要素出发,研究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环境

  一、公共艺术形体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公共艺术品的形象实指其“形体”,任何物质都是以各自不同的形体特征与其他物质进行区分。不同特征的“形”具有不同的精神和情感内涵,“几何形”表现冷静、理性,“有机形”象征生命、自然,因此公共艺术的“形”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表现风格和情感;“体”指物质所占客观空间的形态,即物质体量的空间形态。公共艺术作品以形的特征,与以有着体量感的具体物质形式所占据的空间进行结合,共同达到以物传情的效果。公共艺术造型的基本语汇具有不同的形体特征,在此主要以具象形体和抽象性体两种类型进行分析。1)以自然物象为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态,其形体特征与自然物象相似。由于具象形态的公共艺术品题材和造型以描述、模仿自然形态为主,因此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明确通俗的主题更能在作品和人之间产生情感与共鸣。这里所指的具像除了写实的手法外,还包括通过整体归纳、夸张等表现手法对自然形态进行主观化和艺术化的处理。2)以抽象的形态和体积进行的形态创作,一种是将自然对象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的艺术手法呈现出非自然的现象,用诙谐和幽默的形式表现出独特的愉悦性,给过于理性化的生活和空间环境增添轻松的调剂与补充;另一种是以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形作为纯形式的形体语言,以此展现冷静理性的选择、强烈的动感与张力,带来视觉冲击。两种表现都是以非现实的形体来强调空间与形体的构造和组合,用象征和隐喻地手法塑造城市景观环境,并产生场所感和美学精神。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经常相互渗透、融合。同样类型的景观环境中使用不同表现手法的公共艺术,或相同表现手法的公共艺术采用不同形态,都会呈现出迥异的效果,表达不一样的情感。

  二、公共艺术材质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材质是公共艺术肌理最直接的表达,不同民族因为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对材质的使用皆有不同侧重和取舍。古代欧洲偏爱石头而中国古代更多使用木头,最初由于便于取材,但在长期身处环境的感情积淀后人们逐渐对熟悉的材质产生了依赖和亲近之情。正是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和区域对材质特别的喜好便被更深入地挖掘成对材质自身的审美趣味,长久凝结称特殊情感的材质本身才能具有足够的号召力,形成对材质所在场所和环境的`记忆。比如木质材质原始朴质、石材坚硬而稳重、金属或者粗狂或者精致;不同材质在环境中表现力各不相同,在过分硬质的空间环境使用软质材料,它的审美表达仅仅是点缀却不能产生深刻的共鸣,相反过分硬质化的材质会让软质环境对比变得更加脆弱。除了传统材料的运用,很多工艺简单的人工材料经常被使用,例如树脂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以这种质轻、轻度高、可塑性强、着色方便的造型材料制成的公共艺术,可以模仿任何自然材料的质感,并通过附着各种颜料和油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现代公共艺术中,新材料日新月异,人们不仅利用单一的材质进行艺术表现,而且更多综合利用像纤维、皮革、金属、木材等多种软硬质材料材质组合来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力。事实上,公共艺术品对不同材料的质感、造型和色泽的处理,融合美学原理,通过材质肌理、结构对比等造型语言呈现出来,达到理想的视觉和心理效果才是对材质最好的运用和把握。

  三、公共艺术色彩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任何物质最表象的特征便是形体和色彩,并且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重要的陈述语言。一方面是挖掘和利用各种类种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即便是相同造型若采用不同材料进行表现,材质色彩上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在立体造型上附着上色彩可以增加形象的视觉美感,鲜明地表现物象。公共艺术的色彩首先是材料本身的色彩。以大理石为基材的公共艺术品通过材质自身白色的色泽和细腻、光滑的质感带给人们纯净、明快的心理感受;以铜为基材的公共艺术品则通过原始肌理或经氧化处理,传达出浑厚、朴质的艺术韵味。对于单一材质的色彩简明、概括、整体,还可以采用对比的处理方法来丰富造型的变化;集合多种不同类型、不同色彩的材料色彩富有变化,更具装饰性。相反,装饰色彩一般是在公共艺术品的造型表面敷上色彩来掩盖材质本身的色泽,是根据设计师的创作、作品内容以及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主观色彩表现,将立体形态和主观因素相结合产生绚丽的装饰效果。由于这种人工色彩在色相、明度、饱和度上都非常丰富,可以无限组合,表现力极强。因此相比材料本身的色彩,公共艺术品的装饰色彩更多的表现出人工的痕迹。在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的色彩无论是材质本身的色彩,还是艺术家根据作品主题和内容的要求在造型表面附上的色彩,本质都是通过表现色彩物理特性,符合人们的心理特性,使公共艺术作品本身达到形与色的和谐统一。强调公共艺术色彩的表现性以及色彩与景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让公共艺术即满足作品主题的表达,又达到人和城市景观环境的需求。

  四、结论

  公共艺术品为人提供某种视觉参照物,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从而装饰、点缀和美化城市景观环境,消除环境对人的压抑。表现在其造型对环境的丰富、色彩对环境的点缀、材质对环境的呼应、尺度对环境的对比等方面。公共艺术品在对城市景观环境的美化主要关注于其表象特征,利用诸如比例、尺度、均衡、色彩、肌理等古典的美学原则,以及与之对应的是强调解构、生动、波普等现代或后现代美学原则。

  作者:魏薇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

【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相关文章:

1.谈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的构建

2.浅析论艺术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的教育理论论文

3.生态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探析论文

4.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5.城市环境文化建筑的论文

6.环境艺术设计动漫游戏资源对教学的促进论文

7.戏曲化妆造型与角色对人物形象塑造论文

8.谈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论文

9.中国传统美学与城市景观设计思考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