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时间:2020-09-15 16:12:5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目前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亮点.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均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做出了努力探索,以期为旅游产业和酒店行业培养出更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摘要: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应当探索一条创新之路:在培养目标设置及培养人才定位时院校需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结合学院自身教学特色加以设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融合,以真实的工作场景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体验式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后再步入实践进一步提高与升华,最终达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实训

  随着中国旅游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酒店行业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数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观念原因和行业自身原因,当前我国旅游酒店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在国际国内酒店集团快速扩张之际,企业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拥有深厚扎实的管理理论功底,能够在未来的管理岗位上运用所学,科学合理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业务及管理问题的专业型人才,成为当前各大酒店紧缺急需的人才类型。面对这种形势与背景,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均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做出了努力探索,以期为旅游产业和酒店行业培养出更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本文将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探讨中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人才定位切合实际

  任何一个专业的设置及培养目标的设计必需服务于用人单位,院校需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地处北京,众所周知,在北京地区,各类高星级酒店星罗棋布,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云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双师型师资力量的配置、实践体验式教学方面具有先天的地域优势。

  受此地域优势的.影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将自身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致力于培养适合高星级酒店、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深厚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及扎实的酒店管理能力,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或者其它服务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遵循“以专业基础为本、以管理应用为实”的设计思想,在教学中以“提高素质、拓宽知识、加强能力”为主体思路,设计更适合酒店管理专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

  二教学设计实用、实际、实效

  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培养院校应当注重理论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围绕实用、实际、实效展开设计,在培养方案中强化实践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密切结合实际、联系业界,突出实践教学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促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酒店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特色概括起来主要就是:课程体系设计实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突出实际、教学成果实效。

  (一)课程体系设计实用

  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思路是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一条主线即“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两个体系即“理论教学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为此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大类课程组成:(1)基本素养课程: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基础文化、身体素质,端正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职业素养,除国家规定的相关素养课程外,职业素质与礼仪、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等专业课程均属此类课程。(2)基本能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必需的沟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必备的逻辑思维能力。

  诸如沟通技巧、酒店情境英语、酒店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均属基本能力课程。(3)核心能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酒店专业操作技能及业务管理能力,此类课程主要包括: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酒水服务、服务心理学……。(4)拓展能力课程:重在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其将来步入中高层管理阶层提供持续的动力。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法律实务、酒店安全管理、领导科学、酒店战略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企业文化、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等对学生管理思维的形成及管理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突出实际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其实践实训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校内实训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早期的课堂模拟,到模拟教室模拟,再到现在的酒店实训中心仿真模拟,基本实现了在校内的全方位模拟教学。现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自行运营管理着一家酒店实训中心,这家酒店实训中心地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主营业务分客房及咖啡吧两大部分,其中客房部分以接待到涿州校区工作的教职员工在此住宿为主要任务,咖啡吧则面向涿州校区的所有师生,为所有希望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下畅聊、阅读、网游的教师及学生提供咖啡、茶水、饮料及甜点等方面的产品与服务。在实训中心中,从前台接待到客房清洁,从物资采购到库房管理,从质量监控到安全保卫,所有工作都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以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帮助任课教师向学生展现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此外,学院每年在学校举办两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成果展,其主要形式为在校举办针对学院教师和学生的鸡尾酒会及冷餐会,这些鸡尾酒会与冷餐会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自己制作菜品与酒品,并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

  这一成果展为学生设置了一种相对真实的服务场景,以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服务、组织与管理环境。强大的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在校内即通过高度仿真以及真实的学习环境体验、锻炼,真正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宗旨,推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校外实践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从早期的顶岗实习逐步过渡到了企业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模式一改以往“先学习,后实习”的传统顶岗实习学习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融为一体,构建了“体验→反思→理论应用→实践活动”依次循环的学习圈模式,即在学生大三这一学年中,让学生到酒店轮岗实习,但这种实习并不是单纯地顶岗实习,而是在实习中体验学习,一边实习,一边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合作单位方面,学院挑选了北京瑞吉酒店和北京四季酒店这两家能够代表酒店最高水准的品牌进行合作,并将教学环境设在了酒店现场,对于有些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以直接在酒店内体验感受。

  在体验课程方面,学校精心挑选了如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安全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等课程作为这一教学模式的试验课程,这些课程与实践密切相关,但又有些抽象,单纯依靠课堂理论讲授,学生难以理解,使用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则帮助学生在实习中体验,在体验中体会,在体会中理解,在理解中接受,最后再进行理论归纳总结。在授课过程中,这些课程实施双师资授课的方式,即既有学院理论派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更有酒店总监级管理人员亲临教学现场,将自己在某一领域内的工作经验及心得融入授课内容之中,传授给学生,并就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在这些课程中,学校及酒店双方教师会事先布置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任务,驱动学生提前学习理论内容,或者在某部分理论内容学习完毕之后完成一些教学任务,以巩固所学理论,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参与性,更容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目前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亮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组织不仅依靠第一课堂,还依靠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比如有时学院会放一些以酒店为主题的电影视频,让学生在电影中体会酒店工作环境及服务理念的精髓,通过请酒店专业人士到学校做讲座,举办实习经验交流会以及职前就业训练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酒店职业人士的成功经历及其成功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把一个个鲜活的酒店和酒店人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在这个行业工作的利与弊,在这个行业工作需要具备的通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不同类型酒店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然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制定学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酒店,所有这些都有效地辅助促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最终教学成果

  实效在教学效果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成果非常显著。通过校内实训,学生在正式上岗前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服务技能,熟悉了应对疑难问题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并简单掌握了一些业务管理的方法,为进入酒店实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校外实践及体验式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技能,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性思维,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待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为日后步入更宽泛的就业领域奠定深厚的能力基础。

  三问题与建议中国劳动关系

  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领域的建设与探索还处于初期阶段,许多环节还不完善,例如,受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层次课程设置的惯性思维影响,为强化实践特点,课程设置中服务类课程偏多;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过程中,受实训条件限制、课程安排及酒店经营条件的制约,无法安排学生轮流体验酒店所有岗位的工作内容,只能有选择性地安排学生在个别岗位实践实习,这样也限制了学生整体管理思维的树立。

  在日后的培养过程中,还需针对上述问题逐步完善课程设计,例如,针对服务类课程偏多的问题,可以适当压缩服务理论课程内容,将更多的服务性内容放在课下的实践实训环节,以完成实践学分方式,让学生轮流在实训中心工作,在不减少服务课程内容的同时,减少服务课程课时,为更多的管理类课程让出一些课时空间,以提高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层次。

  针对学生实践岗位受限的问题,在校内实训环节采用轮动制,在前两年中,以一定的周期为时间单位,让学生在前台接待、客房清洁、质量检查、库房管理、咖啡吧物资采购、收银、咖啡制作、接待服务等各个岗位轮流实训,初入校的新生承担客房清洁、咖啡吧的接待服务、卫生清洁等基础性工作,在有了一定的酒店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和服务经验之后,再逐步进入物资采购、收银、质检及库房管理等岗位。在校外实践环节,尽力与合作酒店协商,在一年的实践体验学习期间,让学生能够以半年为一个周期分别在房务与餐饮两大业务部门中轮岗,让学生在换岗过程中体会不同部门的业务特点,以增强学生对酒店的整体认知,同时树立部门协作意识。

  四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顺应时代精神,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构建了以实际、实用、实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中贯彻实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中心思想,全面提高实践教学,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只有以创新性、适应性的思维方式思考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为行业、为企业培养出更符合其用人要求的专业人才,才能真正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本职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淑英,金磊.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教育,2014(17):128-129.

  [2]王秀敏.基于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425.

  [3]薛兵旺,周耀进.关于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商学院与纽宾凯集团校企合作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29(4):63-68.

  [4]唐羽.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5(34):190-192.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相关文章:

1.应用型本科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

4.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5.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

6.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7.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8.工商管理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9.应用型人才培养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