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观与新形势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

时间:2017-07-08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新课程标准;中职体育教师

  论文摘要:体育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对教师的角色问题提出了质疑,本文主要从人本主义教育视角,探讨了新课标形势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多重角色定位,旨在为加快中职学校体育改革步伐提供理论参考。

    体育学是一门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的基础学科。传统的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变革,原有的一些教育理念、方法已显得与当今的新课程形式不相适应。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基本理念,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这些基本理念的确立,将使我国的体育课程在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内涵

    人本主义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的心学派,其基本观点是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都有发展的潜能,而且都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就教学问题提出:①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②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③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罗杰斯还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运用于教学研究与实验,确定了“情意教学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论”。他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之间情感培养,重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致力于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这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是相一致的,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对现代体育教学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现代心理学和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心理单位。传统教学理论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社会地位,强调维护教师的“权威”和中心地位,因而导致师生间的冲突与心理隔阂;当今的教育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的过程,还是心理品质的信息传递过程,更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可以说,创设平等和谐、人道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与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多重角色的定位

    社会学理论认为,所谓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的期望而扮演的具有情境发生的行为模式。在新课标形势下,中职体育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性。

人本主义教育观与新形势下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