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职学校建筑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1-19 10:38:1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改革中职学校建筑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 建筑力学 教学改革

改革中职学校建筑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应依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整合,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

    建筑力学是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教学改革思路。

    1.调整课程内容,加强与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类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注意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1.1加强与建筑结构课程的联系。

    在建筑工程类新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系列教材中,《建筑力学基础》(以下简称“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以下简称“建筑结构”)均被编排在《建筑工程基础(下)》中,但是二者在教材中各成体系,关联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整合课程内容。

    以建筑力学“约束与约束反力”部分为例,在讲授时应增加建筑结构构件间约束条件的简化的内容,例如可以以框架结构教学楼中梁柱节点为例,让学生思考柱对梁的约束属于哪种约束,约束反力应如何假设,等等,以增强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加强与结构识图、施工等课程的联系。

    教师在指导学生按照规律法绘制弯矩图时,应引人建筑结构知识,让学生通过分析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配置钢筋的目的是为了抵抗拉力,引导学生分析判断,使学生建立常识性概念:受力筋应布置在梁的受拉区,即在梁承受正弯矩区段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梁横截面的下部,在梁承受负弯矩区段(通常在固定端支座或连续梁、外伸梁中间支座处)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梁横截面的上部(通常叫做支座负筋),为学生今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快速识读结构施工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另外,教师应通过分析悬臂梁的弯矩图,帮助学生建立悬臂构件通常全构件承受负弯矩,悬臂构件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是一定要注意受力筋应布置在构件上部的概念。以雨篷为例,雨篷作为悬臂构件在根部断裂的事故常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受拉钢筋放置位置不对,或者位置放对了,但支承不牢固,浇筑混凝土时因混凝土的浇筑压力,甚至施工人员站在上面把主筋踩到了下面。这样就造成了受拉区无受力钢筋,雨篷就会断裂。由此自然引出悬臂构件施工问题:施工时一定要注意仔细检查钢筋的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前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以保证施工时钢筋不改变位置。这样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发现建筑力学理论知识对工程施工的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方法

    2.1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我在讲授本课程之前会进行一次教学摸底,内容包括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对建筑力学的了解,是否有兴趣学习本课程,粗览教材后想学哪个章节的内容、怕学哪个章节的内容,为什么,等等;教学过程中会利用课中、课间、晚自习下班级时间经常性地了解学生哪些问题没有掌握,对教学方式方法有何要求,等等,目的就是根据学生情况采取相应教学措施,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我认为分层次教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内容上分层次。我根据“够用为度、注重实用”的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应知应会部分和理解提高部分,针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结合评价体系,只要掌握了应知应会部分就可以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二是教学进度上分层次。由于学生个体的学习基础差异、理解能力差异、学习态度差异等的存在,如果统一教学进度,有可能基础很差的同学因跟不上而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又会因“吃不饱”而缺乏学习激情,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堂情况、练习、作业完成情况与经常性的摸底实行不同进度教学。具体做法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课堂教学主进度,进行统一教学;课堂练习时或课后对个别基础差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对已掌握统一授课内容的学生加大练习难度或指导其超前学习。我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尝试虽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也须臾不得闲暇,但是能使绝大多数同学动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班级学风建设有促进作用。

    2.2注意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工程实际。

    学生不喜欢学习建筑力学的原因之一是其理论性太强,学生往往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它在工程实际中的用处。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应力集中的概念”这一节的教学中,如果仅根据教材中的示意图进行讲解,大多数学生会觉得抽象、难以理解。我采取了如下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准备两张材质、规格均相同的作业纸,先在其中一张纸上开个洞,然后分别沿长边方向拉拽两张纸,让同学观察总结哪张纸更容易被拉断,被拉断的那张纸最先是在哪里裂开的。有了这样的实践,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有孔洞的那张纸更容易拉断,靠近孔洞边缘的位置最早开裂。我因势利导,引出应力集中的概念,以及应力集中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这时再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图例,学生就自然地把感性认知提升为理性认知。接下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应力集中现象的例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购物袋,让同学回顾一下,根据以前的经验,购物袋通常会在什么地方断开,这种现象实际上就是什么现象,然后进一步引领学生学生思考在结构中应如何降低应力集中对强度的影响,等等。我通过这样的广举实例、密切联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力学并不深奥,力学就是身边的科学,力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从而乐学。

    2.3注意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仿真模拟实验如仿真模拟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变化情况、纯弯曲梁变形情况等,可以解决由于课时、实习设备等的限制一些力学实验无法进行的难题。

    3.变革评价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因为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为此,我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在建筑力学教学中尝试从以下方面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3.1注重全程性。

    我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将本课程的评价方法公之于众:平时成绩占30%,学习态度占20%,期末成绩占50%。通过增加平时成绩、学习态度的比重,引导学生培养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3.2注重考核内容的全面性、考核方法的灵活性。

在上述评价方法中,“平时成绩”从课堂练习、课上发言、课后作业、平时小测验、期中口试、期中笔试等方面综合评定得出;“学习态度”综合出勤统计、课堂遵守纪律情况(上课有无睡觉、吵闹等违纪行为)、尊敬师长、同学互帮互学情况等确定;“期末成绩”则根据期末口试和笔试成绩确定。

    口试可以这样设计: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三周印发复习材料,材料中的内容均为应知应会内容,口试题目将从复习材料中随机抽取,口试于笔试前一次课进行,口试成绩将作为最终评价加减分的依据。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那些希望在考试中通过作弊轻松过关的学生形成了一种督促,使他们不得不重视考前复习,对端正考风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摸清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使评价更公平、公正。

    笔试采用“半开卷考试”形式。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使用“难点本”的习惯,即让学生把学习难点问题、作业(测验)中出错部分归纳到难点本中,平常经常翻看,逐渐消化难点并争取“不二过”;考前复习阶段,学生可以把自己归纳的重点、难点摘录到盖有学校教务科印章的备考纸上。备考纸是学生参加考试时唯一可以带人考场的参考资料,交卷时随试卷一并上交,作为评定最终成绩的参考依据。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学生一般都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归纳,认真备考;更关键的是这种考核形式使学生更关注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避免了盲目的死记硬背,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其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4.结语

    新时期中职生的特点,以及新形势下的中职教育改革,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师应紧跟时代脉搏,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与中职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改革中职学校建筑力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

中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与实践论文05-12

中专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探索08-11

关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06-10

探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06-13

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5-12

林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08-02

中职学校音乐教学08-23

如何实现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问题的实践探索论文08-05

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7-30

谈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