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科普影片创作中的表现主义(3)

时间:2021-04-16 14:20:3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探析科普影片创作中的表现主义


  在科普影片《抢救大白鲟》的开篇是从“人”切入,而不是从“事”切入的叙事结构,改变了原本开篇解说词设计的初衷。钟倩在《用“故事”去包装科技影视作品——<抢救大白鲟>创作体会》中指出原本关于白鲟的知识介绍是:白鲟是什么科、什么属、为什么这么珍贵、濒危到什么程度,然后再是发现到抢救。而改变后的叙事结构是:先讲危教授这个人物辛苦寻找白鲟多年,再引出白鲟这种生物,于是全片很自然地就从“介绍白鲟”的说明文变成了以“向往白鲟”开头的记叙文。
  富有表现主义的“戏剧化”手段也被运用在了科普影片《棉花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新技术》中,在作品开篇,虚拟人物——种植棉花的老公公与记者的对话,即是一段解说词的“戏剧化”变身。将原本要说明的内容以生动的对话形式展开,引出了棉花种植者的疑惑,求知欲。
  当然,解说词的行文用词不仅在作品中体现为具体文字、语言,也可抽象为画面,用画面中自带的文字来表现。例如在科普影片《珍惜土地》。中,有一组镜头。采用人、土地、指示灯示意动作与电子跳字的方式表现我国土地、人口粮食三十年的变化。数字跳动很快,令人眼花乱。而具体数字却无法让人看清。这些快速运动的数字变化,正是创作者用“戏剧化”的表现手段,给观众造成一种速度惊人,问题严重,刻不容缓,不能等闲视之的紧迫心理。于是在视觉上形成撞击,敲响警钟。在受众思想上造成一种紧迫感,从而激发受众的情绪,与影片产生共鸣,加深受众的记忆!
  可见,在表现主义应用于科普影片创作过程中,既要考虑一个科目内容讲清楚适当的空间,又要考虑语言环境遣词用句本身对表达科学内容的衰减作用,只有把握到位这两个方面,才可在行文用词上做到炉火纯青,恰到火候!
  
  三、表现主义在科普影片创作中的发展趋势
  
  科普影片作为纪录片的具体类型,纪实手法是其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客观跟随拍摄、长镜头记录已经是纪录片屡见不鲜的方法,以事实为主体的纪录片虽然有众多风格、样式差异,总体属于影视纪实艺术是事实。然而摄影师要选择被拍摄对象、角度等,纪实主义“不让人介入”却是很难达到的。有相当一部分纪录片还是坚持主题先行的,然后再根据主体表达选择素材,结构情节。
  纪录片不允许虚构,但需要想象。伊文思曾经说过:“有人认为纪录片不是艺术,因为它没有想象,这个看法不对,从拍摄之前到最后的剪辑完成,自始至终不能脱离想象”。


  表现主义的多种手法与纪录片的纪实风格在很多科普影片得到了完美结合。

 
  例如《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它表现的奇特景象往往是建立在影片的事实基础上的,如利用俯拍、仰拍等奇特角度拍摄的令人惊叹的画面效果,用高科技程控技术操纵的变速摄影拍摄的超低速和超高速画面,将现实情景抽离出来,达到其本质的特征,影片的纪实风格与表现主义有机统一,互相渲染,相得益彰。
  科普影片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尽管我们可以截取某一段实践进行分类归纳,但这种人为的定义系统终究会迅速被科普影片自身的发展不断瓦解和颠覆,正因为如此,科普影片才能自由地与其它艺术共生、交叉甚至融合。理论有时会滞后于创作,然而理论会过时而作品却是不朽的。科普影片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始终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都共同探讨的艺术命题。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独立制作与大众传媒形成了相互补充的互动,创作呈现多元化趋势,为科普影片创作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艺术的突破没有什么界限可言,《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已在科普影片史上画下重要的一笔,《圆明园》大量采用高科技复原消失的奇迹,对科普影片发展均是新的尝试。


  在科普影片创作的发展道路上,融合各种创作方法进行创新已经屡见不鲜,一代一代的记录运动一直在进行。文中探讨的几部科普影片的表现主义运用显示出表现主义已被很多创作者在尝试,在科普影片中融合表现主义色彩不仅仅是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也并非突发现象,它是精神启发与艺术传统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在今后的科普影片发展中,表现主义也将会更多的融入创作,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和精神内涵激发创作者的灵感,直抵事物的本质,使精神内核更多元更多彩的绽放。

【探析科普影片创作中的表现主义】相关文章:

对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探析08-12

福克纳文学创作的文化语境探析08-08

塞尚的艺术创作特征探析论文10-04

探析运用英文原版影片进行外语教学论文08-20

声乐艺术中的音色审美探析论文10-04

《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论文08-09

企业投资活动中的税收筹划探析论文06-26

分析李渔艺术创作中喜剧手法的运用论文10-06

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表演的设置探析论文07-14

教学中图形组织者的应用探析论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