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让武术进入奥运”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1-03-14 15:52:01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对“让武术进入奥运”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武术;文化;奥运会

对“让武术进入奥运”的几点思考

  论文摘要:从文化学、市场经济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角度对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有关间题进行探讨,以求找到适当的切入。点,使中国武术真正进入奥运会。

  最近几年来,让中国武术进入奥运的呼声越来越大,但依然与2008年奥运无缘,那么,究竟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中国武术怎徉才能真正进入奥运?

  1、文化墓础的不同是中国武术进人奥运会的最大障碍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而主张夭人协调、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就造成中西文化基本精神的不同: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离和对抗。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作为文化一部分的体育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武术以“天人合一”为基点,强调下盘稳固,脚下有根,形成静态型动作系统。中国武术主张“形不破体,力不出尖”,主要以不失重来获取身体平衡。这就使中国武术在对待主客体时重视主体道德的修养,忽视客体的探索和追求,把个体道德修养奉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具体表现在动作结构上,则是所有的攻防动作都基本建立在双脚同时着地,或一只脚处于运动和离开地面状态,另一只脚处于静止和接触地面状态的基础上,属于防御性动作技术结构。所以中国武术拳法中横向和回头的动作也就最多,横向回头又在技击中维持着一个圆。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正是自保、稳定、内守的民族心理的反映。在这种武术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像吴图南等一大批一辈子没打过人的武林高手,虽然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却受到中国人的尊重。

  西方文化为基点的奥运文化,带有明显的进取、冒险、开发等积极的特征,其“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和古希腊人“永远争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无不体现出西方文化中激烈竟争和对自然的无限征服,无疑这是一种动态型文化系统。在动态文化系统的作用下,个体的本位价值文化得到弘扬,奥运会项目都强调以不断运动来保持身体平衡,这正是进取的、开放的、具有攻击性的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有野兽之称的拳王泰森虽然咬掉了别人的耳朵,却仍然受到西方人的欢迎。

  静态型的中国武术能否被动态型的奥运会所认同呢?我们知道失去基础的文化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当传统的中国武术脱离静态型的传统文化便失去了其本质所在,它的基点不再是“天人合一”,精神实质不再是“贵和尚中”,价值取向不再是人与人的仁爱和泛和谐。也就是说传统武术一旦脱离静态文化的范畴又很难称之为中国武术。如当前流行的散手,它实质上是西方自由搏击的拷贝,而中国武术所要求的尚圆、重机会、重法巧等实质内容在散手中已荡然无存。所以武术界很多人根本不承认散手是中国武术。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它不仅内涵丰富以至自立,又完全可以完整的折射出母体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武术始终浸透着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军事思想等,并受到这诸多社会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独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等,在中华武术文化形态中都有集中的反映。而当前提出的对传统武术的“改造”和“转型”,大都是风格、招式的异变,并没有深入到文化主体中去。如何将中国武术文化溶入世界文化的大潮中,恰恰是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后仍能称之为武术的关键所在。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没能对武术运动深层的文化观念进行研究和改造,使得现代武术发展缺乏理论基础,因此武术文化至今没能走向现代化,这就成为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最大障碍。

  2、武术与竞技运动科学化

  奥运会的目的就是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获得最佳运动成绩,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奥运会各项目的训练、恢复、调整、竞赛无不遵循着一定的科学原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学科,如运动选材、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训练、运动竞技、运动营养学科等,运动员想要取得好的成绩,无不要在一定的体育理论指导下经过数年艰苦系统的训练。

  体育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当前,又呈细化、深化方向发展。再回头看中国武术,自从其诞生到如今,从其选材、训练再到实践,其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其中有多少科学的成份,又有多少非科学的成份?武术对增强人们身体素质到底有多大作用?为什么会有这些作用?时至今日我们也找不出确切的答案。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中国武术推崇的压腿在实践中爆发力极差;套路武术的马步易使运动员关节受损;谁都可以习武,因没有明确的选材理论,再也没出现过第二个李小龙:习硬气功者内脏皆受到较大伤害;“一指禅”神功现今也无人敢现场表演;自阉有助于功力增进却与现代生殖医学相违背……

  中国武术的训练其实都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武术训练只能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进行,要让理性的、重实验的一西方文化接受南国武术,是很难的,中国武术想进入奥运会,必须建立自己的系统理论,否则就会因违背竞技科学化的原则而无法实现。

  3、套路武术发展的误区

  套路武术作为最早把武术改造为竞技运动的尝试,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前途,但是目前的套路武术已经逐渐陷入误区之中。

  (1)审美取向不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现在试行的套路武术规则非常注重对动作对比因素的处理技术和表现能力的发现培养,结果是动作幅度的加大和动作速度的提高成为套路武术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而只有四肢较短小的运动员才能获得运动幅度和速度的优势。这就要求套路武术运动在选材上更偏重短壮型身材的运动员,一般男运动员身高最好在1。 60 m左右,女运动员身高最好在1。 50 m左右。这与现代审美观有较大的出入、这说明,套路武术一直没能脱离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没有超越传统文化的藩篱,没有从观念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无法实现与现代文化观念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