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体育:发展我国现代农村体育的着力点

时间:2022-08-08 11:09:2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庭体育:发展我国现代农村体育的着力点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学 家庭体育 农村体育 传统文化

家庭体育:发展我国现代农村体育的着力点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根深蒂固的家族意识或家庭情结昭示农村体育的发展不能游离于家庭之外,以家庭体育为落脚点发展农村体育具有历史和时代的依据。传统文化规约着农村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农民的思维方式;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加深了家庭情结,并且凸现了家庭的体育教育功能;农民工返乡、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小型化赋予我国农村家庭体育更多活力。

    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引发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普遍的观点认为,农村体育要得到长足的进步非得改善农村体育环境不可。具体地说,农民体育意识不强、必要的体育机能不足以及农村社会存在的体育管理不到位、体育设施匮乏等是导致目前农村体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并且有关研究或多或少的又将这些归因于农村经济的落后。于是提高农民的收人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和对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处于文化层面的体育现象无疑离不开经济的强有力支撑,体育活动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选择,在目前农村的生活水准上,的确需要很好的规划。这样分析很有道理,且比较符合人们一贯的生活认识。但深人调查与思考发现,同一地区或相同经济收人的家庭,其参与体育的状况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现实生活中,收人不高却热衷于健身活动,视体育为快乐的体验者比比皆是。城市低收人群体在经济收人上与农村居民相差不大,却有着不同的结果。农民体育参与者之缺失并非仅仅是经济不发达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体育意识不强成为最主要也是最为直接的内在关键因素,社会环境是促使体育行为发生的外在推动力。怎样提升农民的体育意识以便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能否从家庭方面寻找原因,是否应该从文化传统、政策制度、社会变革等方面对家庭的一系列影响和其变化来发现农村体育发展的依据,以找准促进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路子,从而为下一步的策略选择做出针对性的回应,正是本文探讨的主要意图。

    家庭体育既是促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手段,也是增进成员感情、促进家庭和睦的一种方式,同时又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青少年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体育教育和人格影响的途径。根据家庭体育的任务和要求,保证子女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各器官机能的充分发展;引导子女以美健体,发展子女的健美体格和优美姿势,使子女具有强健的体魄;培养子女具有积极的健身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家庭体育的目的所在。当前农村体育的落后及农民体育意识淡薄与家庭教育不无关系。追本溯源,子女的体育行为内化不足、家长的家庭教化意识淡薄、亲子行为中的家庭教化影响缺乏都折射出当前农村家庭体育教育的缺失。基于家庭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其对体育的重要影响,我们认为,家庭体育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落脚点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1家庭体育内涵

    有关家庭体育概念的论述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室及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活动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利用属于自己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前者把家庭体育的活动对象定得太广,因为每一个家庭成员既是家庭的一员又是社会的个体,其体育行为界定为家庭体育,难免与社区体育、社会体育活动对象相混淆;后者虽然将活动对象以活动单位的形式做了界定,但却弱化了家庭体育的目的性,活动范围的无限扩大也增加了家庭体育的模糊性,且两种界定都未给出家庭体育的上位属概念。

    无论是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乡镇体育抑或职工体育等都是社会体育的细化,其主要目的都是增进身心健康,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从人的生命健康角度出发,体现人的生存健康关怀、优化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性的弘扬与价值的追求。我们认为,对家庭体育的界定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活动主体是家庭成员;一是活动范围。之所以称为家庭体育而非其它,主要区别应在于活动主体间的家庭关系和活动地点的选择。换句话说,家庭体育定义的种差主要应在于活动主体,即家庭生活成员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成员可能是夫妻、父子(包括母子、母女等)或全家,总之是体现家庭元素,有着家庭气氛的活动主体。另外,家庭体育的活动范围应是以家庭居住地为圆心,以家庭周围的短半径为活动场所而实现的体育行为。而举家体育旅游、一起外出看体育比赛、一起购买体育用品等都不应归为家庭体育的范畴。

  2农村体育落脚点在家庭符合体育发展规律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和基本范式构造起来的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一方面个人没有独立的地位和存在价值,个人只是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才获得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个人与家庭是同一的;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结构都是以家庭为范式构造起来的,从“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都可见家庭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之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体育娱乐健身最为重要的社会基础,家庭的规模、结构等对家庭成员的体育行为和感情互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与社会的每个成员密切联系着,是唯一贯穿人的一生,也是影响人至深、至远,同时也是最早、最多、最直接的环境。国是家的一种扩大,家是国的基础,家国一体。在此背景下,家庭以其相对完整的生产、生活、教育等方式,将生计之外的文化活动固化下来,因此,家庭成员(社会中的个体)的体育活动意识、方式习惯、态度以及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响和制约。在我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传统体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体育领域内出现了许多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运动,它们无一不打上家族或家庭的烙印。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以家族姓氏命名的拳术如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等,大多是在家庭内部以父传子的形式流传下来;少数民族中丰富的独具风格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赛马、射箭、摔跤、滑冰(水)等,也主要是受家庭中父兄的影响,并在父兄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民间流传的多种运动游戏,如风筝、秋千、踢毽子、舞龙、舞狮等都具有家族史。家庭、家族和民族教育的这种固有继承性,使人们在家庭里接受祖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也用同样的内容和方式去影响自己的后代。诺思说:“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信仰体系,这一切都是根本的制约因素。我们必须考虑这些制约因素……我们必须非常了解这一切。这样,才能很清楚未来面对的制约因素,选择我们有哪些机会。”诺思的话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家庭这一文化承载体对体育的传承及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意味着农村体育从当前的境遇中发现其中蕴含的生机,对我们作出下一步的策略和路径选择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