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4)

时间:2022-08-23 08:31:2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创设生动自主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汉语文形式

    民族院校在传统的汉语文方式下,封闭的教学情景,消极的思维状态,紧张的思维氛围,模式化的思维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挫伤了学生学习汉语文的积极性。因此,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简单重复的口耳相传,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变封闭为开放,紧张为轻松,模式化为发散式,除去捆绑学生思想的枷锁,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读课外书、交谈、讨论、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朗诵会、表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汉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比较扎实的汉语文能力,体验学习汉语文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实践活动,拓展汉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校外课程资源。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这里山川奇伟、风光旖旎,少数民族聚居其中,历史悠久,文化斑斓,拥有众多人文奇观。因而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来学习汉语文。还应根据学生的汉语文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有用的汉语文知识、技能,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真正提高汉语文的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四)贴近学生的民族文化背景,提高汉语文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民族院校课程始终存在着学校教育不适应民族文化背景,学校课程内容脱离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课程缺乏多样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校课程无法满足民族学生带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个性发展需要,使学生对现行课程有陌生感、疏离感和自卑感,削弱了学习动机与兴趣,造成人格内部的文化冲突。汉语文课程尤甚。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时应注意多挖掘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尽可能使课程贴近民族文化背景,使学生对汉语文课程有认同感、亲切感,提高对汉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实效。

【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文章:

C语言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探究论文04-11

高职院校职业外语改革背景下听说课程的教学探索04-06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教育教学论文04-01

浅析现代教育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1-15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02-02

谈汉语拼音教学策略03-22

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04-08

谈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03-25

简论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论文04-20

学前教育教法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论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