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时间:2022-04-14 11:50:54 论文提纲 我要投稿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精选10篇)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优秀的毕业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毕业论文答辩提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精选10篇)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1

  毕业论文提交后,同学们即应着手编写毕业论文答辩提纲,答辩时不能宣读论文,而是围绕论文讲述。

  论文答辩提纲

  一、写作该题目的意义;

  二、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的研究现状;

  三、你搜集资料的范围;

  四、该论题的难点;

  五、你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六、对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关系要十分明确;

  七、该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答辩提纲注意:

  1、不要把原论文简单的压缩,要另外写一个独立的东西,要争取达到脱稿论说,这样效果会好些。

  2、绝对不可以超时,但也不要用时太短,那样对你是损失。

  3、着装要正式,干净、整齐、美观、大方。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2

  编写提纲的步骤

  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四、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舍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麽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

  毕业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毕业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下面再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

  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第二,提纲写好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这就是提纲的推敲和修改,这种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几点。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合适;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先围绕所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明的主要议题,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是否合乎道理;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然后再进行客观总体布局的检查,再对每一层次中的论述秩序进行“微调”。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3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 2 章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体系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循环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循环发展理论界定

  2.1.2 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原则

  2.2 低碳经济理论

  2.2.1 低碳经济的界定

  2.2.2 低碳经济的特征

  2.3 环境会计理论

  2.3.1 环境会计的概念

  2.3.2 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2.4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4.1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界定

  2.4.2 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

  2.5 环境会计体系相关理论关系

  第 3 章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框架体系

  3.1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确认

  3.1.1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3.1.2 环境会计确认的对象

  3.1.3 环境会计确认的条件

  3.2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计量

  3.2.1 环境会计计量的模式

  3.2.2 环境会计计量的方法

  3.3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记录

  3.3.1 环境会计要素

  3.3.2 环境会计核算的账户设置

  3.4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报告

  3.4.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分析

  3.4.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

  第 4 章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面临的问题

  4.1 企业缺乏环境会计理念

  4.2 尚未出台环境会计法规准则体系

  4.3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4.4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监管与披露弊端

  4.5 环境会计人才缺失

  第 5 章 低碳经济视角下保障环境会计的对策

  5.1 增强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理论指导与环保意识

  5.2 尽快出台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制度

  5.3 借鉴成熟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5.4 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机制

  5.5 积极培养高素质环境会计人员

  第 6 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本文结论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加快研究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显得尤为重要。环境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研究观点也不统一,阻碍了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经济观、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等理念的提出,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越发迫切20xx会计毕业论文提纲20xx会计毕业论文提纲。文章通过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发展应该以可持续循环发展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体系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2)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循环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和完善科学严密的环境会计体系,解决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环境会计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化统一环境会计要素观点,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会计计量方法,依据企业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环境会计账户,记录环境会计活动,强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3)当前我国环境会计体系尚不完善,研究不够深入,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研究仍停留于基本理论层面,实际操作性不强。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坚持成本效益原则,逐步探索普遍适用的环境会计体系20xx会计毕业论文提纲论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该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报告”向“改良的环境会计报告”过渡,最后向“独立的环境信息报告”发展。

  (4)当前我国环境会计存在很多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努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完善环境会计信息监管与披露制度;企业需要坚持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理论的指导,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培养高素养环境会计人员,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4

  1、引言

  引言是进入正文的一个不用手段,是进入答辩高潮环节的有益铺垫,所以书写引言时要投入一定精力,使引言能够引起答辩教师的注意,创造轻松的答辩氛围。

  引言要做到引人入胜,如果能够采取听众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其一,可以让答辩教师将精力集中在你的论文之上;其二,可以缓解紧张而又严肃的气氛;其三,就是答辩教师听过很多学生的答辩之后已经十分疲倦,用这种轻松的手法开场,听众的精神状态也会自然的恢复;其四,这还是一种先声夺人的方法,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特别要注意这种方式要适度,话题的范围要严格围绕论文的内容展开,切不可偏离中心,离题万里。时间的长短也要注意,它的作用仅是引入正题,一般控制在1~2分钟以内,然后迅速展开论文核心内容。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都要涉及哪些内容呢?首先是礼貌的自我介绍,这是个人素养的基本体现,印象分很重要;其次是紧扣论文的趣味性材料;最后指明毕业设计课题及自述论文的安排和步骤。

  2、正文

  正文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编写,另一部分是专为答辩而准备的某些资料。下面详细介绍这两部分内容:

  首先整理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下列论文内容浓缩,提取关键信息。

  (1)标题、摘要、关键词

  这三个部分在论文中已经十分精炼,特别是摘要字数虽然少,但是能够说明论文的核心内容。

  (2)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目录处处体现着论文的层次和结构。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抓住论文的梗概,便于查找。目录各层次的标题之间也暗示了其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3)前言

  论文的前言一般包括写作此论文的目的和主要原因、本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课题的有关背景和发展历史、研究范围和工作方法、理论原理、预期结果、工作计划。

  (4)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和主体部分,但是它篇幅最长,不适合在答辩提纲中使用。可以摘录正文中的重要观点和内容列入答辩提纲,帮助学生在答辩时对选题进行重点讲解。

  (5)结尾

  首先,结论。通过科学的理论推导和分析,反复的实验论证,实验数据的总结、概括、归纳,得出最终结论。结论应该完整准确、简明扼要、不偏激、不片面。

  3、致谢

  在毕业设计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必定有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论文的最后都会对帮助自己的师长、工作伙伴以及协作单位致谢。

  4、答辩材料收集

  要准备专门为答辩而收集的资料,也要将核心内容和索引写在提纲中,其他具体资料可以在答辩中携带。主要包括与该课题联系的背景资料和文献,适当扩大到本领域范围之内;该课题的现有研究程度、发展方向、发展前景的有关资料。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5

  目 录

  摘要及关键词1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2

  (一)欧盟东扩与欧洲的统一2

  (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美国的霸权地位3

  (三)美欧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3

  (四)日本、东亚与世界经济的第三极4

  二、我国经济的现状分析5

  (一)中国经济的支撑因素5

  (二)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6

  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8

  (一)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影响8

  (二)对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的影响9

  (三)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9

  (四)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1

  (五)对我国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11

  四、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思考12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2

  (二)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12

  (三)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12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3

  (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积极作用13

  五、结语14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6

  摘要:当前北京会展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发展环境。来自国内其他会展城市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使北京会展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变得愈发尖锐,北京会展业垦需认清自身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并且,由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北京会展业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影响的程度等都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此外,北京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迅速开展的时期,这对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亦将产生重大影响。以上几个因素使北京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题目。本文首先概述了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引言

  一、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概念

  (一)会展经济的界定

  (二)会展经济的功能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

  (二)北京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促进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一)与国际接轨,科学地组织、经营展览会

  1.展览会的项目决策、展览实施和展览形式

  2.展览主办机构的组织模式

  3.展览主办机构与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规划建造现代化会展中心

  1. 展览馆位置

  2.展馆的实用原则

  3.展馆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三)改革管理体制、培育和完善展览业市场

  1. 会展业管理机构的作用

  2.会展业管理体制上的改革

  (四)以人为本,加快展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1. 会展业的人才需求

  2.展览人才的培育措施

  结语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7

  摘 要: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所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恰恰证明了会计“绿色革命”的必要性。绿色会计能够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非常重视对“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发展不平衡;财政;调节;具体设想

  一、绿色会计概述

  (一)绿色会计的内涵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又名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换言之,是指主要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绿色会计是环境学科、社会学、会计学相互渗透融合产生的交叉性学科,主要反映、报道及考核企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自然资源损耗成本,二是环境污染成本,三是企业资源利用率和产生的环境代价的评估。

  (二)绿色会计的特征

  绿色会计因其将环境因素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也具有了一些独特的特征:其一是不确定性。环境问题具有多样性,在资源利用方面也非常复杂,由此绿色会计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二是周期难以计量。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不像一般的经济业务周期很短、业务较为单纯,环境经济业务的周期很难计量,并且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其三是研究方法多样。绿色会计不再仅仅涉及经济学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到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

  (三)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

  绿色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虽集成了传统会计的一些特性和原则,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我国,绿色会计起步较晚,而长期以来,传统会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将体现人类社会劳动、具有交换价值的产品纳入其核算系统,认为环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具有价值,不属于传统会计核算的对象。因此资源无价、低价的意识和现实使得人们忽视了环境资源的真正价值,从而使环境资源产品低价。这些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标准的不一致及绿色会计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我国开展绿色会计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绿色会计具有更广泛的核算范围

  绿色会计具有更广泛的成本概念,其所要核算的成本不仅包含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经济资源),还包括企业的生产活动对整个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各项成本;绿色会计具有更广泛的收益概念,与成本类似,绿色会计的核算范围不仅包括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还有经营过程中带来的整个社会收益的增加;绿色会计为人们考虑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视野,关注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单个的企业,而是把社会、环境作为一个考虑的整体,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引入了新的会计项目

  绿色会计引入了传统会计所没有的项目,例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费用及环境利润等,并且,它们的确认和计量与传统会计要素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在对绿色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仅仅从财务角度出发进行计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使用影子价格或其他能够反映社会效益与成本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计量。

  3、对企业的监督和反映更加完整

  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本及其运动,按照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原则,采用复式记帐的方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但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会计核算中得不到反映,从这一角度来说,传统会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完全的。绿色会计则从生态环境和整个人类的活动出发,围绕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耗费的补偿为中心,全面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有效解决传统会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4、完善了传统会计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计量上存在的缺陷

  在传统会计中,只有存在财产所有权的东西才有价格,才能以货币进行计量,才能在企业的会计帐表中得以反映。而如空气、海洋、臭氧层等对人类至关重要但无所有权的事物却不能成为传统会计核算的内容,企业对这些事物的使用和损害并不记入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不仅使企业的成本虚减,利润虚增,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默许”无疑可以视为是对以牺牲环境来取得目前利益的行为的一种鼓励。而绿色会计则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必须赋之以价值和价格,并对其损耗予以补偿,从而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在会计原则上发生了变化

  绿色会计应在核算中体现社会性原则、最小差错原则等。社会性原则,是指核算单位应站在社会角度衡量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即应将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进行比较,以此考察企业经济活动的真正效率。最小差错原则,是指绿色会计在计量上存在相当的模糊性,所以绿色会计计量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它带有较大的主观性,但应遵循最小差错原则,做到相对准确。

  二、绿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强度消耗,从而造成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纵观全球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呈现资源入不敷出,“正在靠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为解决这一矛盾,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1971年,比蒙斯(F.A.Beams)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马林(J.T.Mar lin)在《会计学月刊》第2期上发表了《污染的会计问题》,从此绿色会计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1983年以来,世界银行更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增加环境项目,提出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帐户的建议。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专家小组接受了该提案,经过修订的国民会计蓝皮书已于1993年发表,包括的内容有对绿色会计的讨论,对提出的辅助帐户作了肯定,并批准收益计量时应考虑计算环境成本问题。

  19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财税专家也紧跟国际绿色潮流,就有关绿色会计税收进行了研究,国家相继开征了资源税和排污费。1992年中发办7号文件明确提出:“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的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境税的研究,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的活动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

  1995年3月,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三届会议召开,主题为绿色会计,这标志着环境问题作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已向纵深发展。丹麦更在同年通过了绿色会计法,强制要求高污染企业提交绿色会计报告,内容包括企业消耗的能源、原料以及污染信息等,成为第一个采用绿色会计的国家。我国也于1995年初步进入“绿色GDP”阶段,在此阶段,国家制定的能源价格、资源价格、环境价格、生态补偿规则等都以绿色会计制度为依据。

  1998年2月,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十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这是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绿色会计和报告的系统的国际指南。

  在我国,2001年召开的九届政协四次会议上,致公党提出“关于实行绿色会计制度的建议”,国家财政部高度评价了该提案,认真落实有关建议,并于当年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促成了全国首届环境会计专业会议的召开。次年,我国财政部的有关领导提出将要启动绿色会计;及至2007年两会之际,节能环保多次被提及,从全国范围上看,自上而下,都把节能环保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绿色会计势在必行。

  三、在我国构建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在会计体系中建立绿色会计,披露环境信息,推动政府和企业将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决策,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现状的需要

  空气、水、土地及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所共有的“特定资产”。这些“特定资产”有的不可以更新,有的虽然可以更新,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资源总是有限的、稀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特定资产”应当被确切计量,赋予一定的价值。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我们现在每增加一份收入在多大程度上是以牺牲未来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的呢?发达国家的巨额利润在多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第三世界国家的收入而取得的?这种对自然资源无补偿的过度耗费及其不合理的分配,导致了不同国家、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发展,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亦危及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我国虽然在自然资源总量上是一个大国,但在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上却又是一个贫国,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企业的发展模式是资源高消耗、利用率低、废弃物排放多等粗放型模式,造成资源开发不合理、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问题,这一切都与我国对资源的无偿耗费和对环境污染的不加计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建立一种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新会计模式已势在必行。

  (二)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依存的关系。

  第一,两者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致。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绿色会计,它们所要实现的目标都是既要实现经济效益又要实现社会效益,在促使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第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绿色会计的前提和理论依据,它的提出为绿色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既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不危害子孙后代的生存利益。从中可以看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已是全球所共同关注的紧迫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绿色会计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绿色会计也只有在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才能正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如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及富有程度,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第三,绿色会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手段。绿色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核算有关自然资源的损耗及补偿,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这一核算方法,也惟有绿色会计才能更好地核算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衡量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绿色会计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它的实现必然推动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发展;同时,绿色会计又是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绿色会计的建立和应用,也必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缺少任何一方,则另一方都不能顺利健康地发展,决不能将两者孤立起来,独立发展。所以,绿色会计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三)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1、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

  绿色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

  2、是企业责任向社会扩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并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3、是正确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准确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的需要

  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绿色会计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企业的角度来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4、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偏好环保产品,那些有益于环境质量提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绿色产品、环保标志产品等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企业不能再被动地参与控制环境、保护环境,而应积极地选择清洁生产和环境无害化技术,降低成本开支,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是强化我国环保意识的需要

  从绿色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绿色会计是在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威胁的背景下,人们在分析了传统会计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的。

  环境状况的恶化对经济活动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要求从自然界取得的资源越来越多,同时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废物也就越来越多。排放的废物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各国的环境问题又共同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提高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以解决治理环境的国际协调问题。

  (五)是加入WTO对外开放格局的需要

  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战略。在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加入WTO,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基于本国保护环境的需要,不断把那些环境污染严重和掠夺、破坏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转移到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剥削”,把发展中国家当作他们的资源开采地和排污场所,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生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企业中建立绿色会计,就是十分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为适应所在国的环保要求,企业也必须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加入WTO后关税壁垒逐渐减少的同时,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需要,以保护环境为由设置“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进行限制。这些都迫切要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实施绿色会计,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四、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对立统一、协调共进的动态过程。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所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恰恰证明了会计“绿色革命”的必要性。绿色会计能够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因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非常重视对“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但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一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可利用自然资源较少,应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二是资源配置不平衡,经济上东富西贫,资源上东乏西富;三是沙漠化严重,乱砍乱伐导致了水土流失、滑坡,甚至黄河断流等。总之,生态环境的变异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证明了在我国推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8

  1.1 研究背景

  1.1.1突发公共事件扩散下对预警体系提出的要求

  1.1.2现有突发公共突发事件扩散下决策管理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1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2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3安全科学领域研究现状

  1.2.4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

  1.3.2研究的意义

  1.3.3突发公共事件扩散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地震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扩散路径及其扩散实证研究

  2.1 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分类和特征

  2.1.1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

  2.1.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2.1.3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性

  2.2 震区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及其扩散关系分析

  2.2.1震区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分析

  2.2.2震区突发公共事件扩散关系的初步分析

  2.3震区突发公共事件扩散实证研究

  2.3.1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2.3.2突发公共事件扩散实证研究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2.4 基本结论

  3.1 震区突发公共事件的决策特性

  3.1.1决策时间的紧急性

  3.1.2决策目标的动态性

  3.1.3决策过程的协同性

  3.1.4决策主体的自主性

  3.1.5决策主体的层次性

  3.2 震区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模式的构建

  3.2.1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模式的构建原则

  3.2.2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模式的功能设计

  3.2.3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模式的构建

  3.3 震区突发公共事件决策模式运行研究

  3.3.1决策模式的运行过程研究

  3.3.2决策模式主体的动态性

  3.3.3决策的目标分析

  3.3.4决策模式运行程序

  3.3.5决策模式运行保障机制

  3.4 基本结论

  结论与展望

  附: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09级社会工作的??。我的论文题目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我的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感谢?老师,也感谢各位老师在答辩过程中对我论文的指导。

  我选择这个论文题目主要由三个原因:第一、兴趣,在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学有了一些了解,对老年人问题比较感兴趣;第二、亲身经历,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比较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农村老年人比较有感情;第三、价值意义,我认为在老龄化的背景下,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二,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而且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面我将这篇论文选题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一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谈谈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尤为突出。农村人口流动化、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的核心化等都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将面临诸多难题。

  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整体老年人养老问题,而且关系到每一个小家庭的稳定、农村社区的稳定以及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稳定和谐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目标的过程也能惠及到农村老年人,同时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农村养老问题不解决将无法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公正,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大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努力探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方法(主要包括:目的、意义、文献回顾方法等)

  二、概念界定(对养老模式的界定)

  三、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是对农村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经济状况、生活居住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日常生活情况等)

  四、调查结果分析(主要包括:农村老年人养老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五、小结和讨论(主要是将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现状及未来的趋势)

  再次,我谈一下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是以安庆市杨长村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的,采用偶遇抽样、判断抽样以及雪球抽样的方法,用问卷调查了100问老年人,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由于农村老年人基本上不认识字,所以采用的代填问卷法;另外,在对资料的整理过程中,剔除各种错误问卷,实际有效问卷为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就是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之中研究,根据农村老年人的实际养老现状来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落实好、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最终探索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本文使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单变量分析和双变量交叉分析。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中,也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视野的狭窄。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和资料的不足,论文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对养老问题的原因的分析并不透彻,对未来养老模式的探索也不够健全等。再者文字驾驭能力也比较欠缺,在许多内容表述上存在着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帮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

  谢谢!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9

  编制毕业论文提纲,是指在收集到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论证毕业论文主题的需要编写和制作该毕业论文结构的框架和体系。实际上,它相当于由序码和词语所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制作毕业论文提纲十分必要,这是因为:

  1.它能促使自己从宏观上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由于编制提纲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接着按论证主题的需要,对必用材料的使用按先后顺序进行安排和调整;对不必要的材料忍痛割爱,等,因此,这就促使自己对全篇作合理的布局。

  2.它能使毕业论文的框架视觉化。好的毕业论文提纲能使毕业论文的中心论点、下属论点及论据安排得先后井然有序,层次分明,因而能使自己一看就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3.能帮助自己在写作时,按已定的毕业论文框架沿着先后顺序行文和避免重复。由于写作毕业学术毕业论文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有了一份详细的和纲目分明的毕业论文提纲,能使自己按图索骥,流畅成文。

  如果没有毕业论文提纲,虽有腹稿,写作起来,由于写作时间较长,在毕业论文写到中间或后半部时可能忘记前半部分已写的内容而又重复写上;或因时间长将应该写上的内容因遗忘而漏写,这样,就必定出现重复或漏写的情况,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编制毕业论文提纲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准备:

  1.确定基本论点,就是确定全文的表达中心。在此之后,再确定下位论点,即阐发基本论点的若干个小的论点。下位论点最好写出论点句子,使其固定下来。确定下位论点时,应根据论证基本论点(上位论点)的需要选用与上位论点逻辑关系最密切、说服力最强的论据。

  2.选定材料。选定材料,就是选定将要写入毕业论文中的材料。此项工作应从收集到的大量材料中选出最能证明观点(上位论点、下位论点)的材料,并将它们作为立论的依据。这些材料,应当少而精。选择和整理材料应当分清主次。在选定材料的过程中,可采取如下几种办法:把选好的材料按问题分开;将证明每个问题的材料划分为一组;每一组的材料按使用的先后次序排列好。经过对材料作上述整理,又使其与论点连在一起,就便于下一步编制提纲。

  编制提纲。要编制一份好的一万字左右的毕业学术毕业论文提纲,应当注意三个问题:

  1.有合理的项目

  一般在毕业论文题目之下,编制出两个或三个层次的小项目。例如,写明:第一,题目(中心论点);第二,三至四个分论点(下位论点);第三,一至四个论据。第二和第三项的写法,既可用标题写法,即用简要语言,以标题的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又可用句子的写法,即用一个比较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式把该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两者各有所长,各人可视自己的需要择一。

  2.采用有效地编制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

  其方法主要是:

  (1)拟定标题,即自己给毕业论文起名字。它要求标题能传内容之神,名副其实,使读者看了一眼便知:毕业论文所概括的全文主要内容。

  (2)考虑构篇大小和顺序安排,既考虑全篇从哪几个方面,或按什么顺序展开、阐述基本论点(全文的逻辑结构框架);又逐个安排每个下位论点,再依次考虑每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构思的顺序标上序码并排列好,以备行文时使用。

  (3)全面、反复地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减或调整。

  3.编写内容详简适当的毕业论文提纲

  提纲分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的内容只包括毕业论文题目、下位论点,详细提纲除此之外还包括论证下位论点的各种证据。一般说来,宜编制详细提纲。因为编制这种提纲,一则能帮助自己全面地进行谋篇布局,二则能帮助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下面小编整理了毕业论文提纲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相关知识:

  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格式及字体要求

  1.引言

  1.1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 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 ,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 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 10 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 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 (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 A4210297mm标准、70 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 上边距天头为: mm下边距 30 (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 25mm; 装订线:10mm页眉: 16mm页脚: 15mm。

  2.2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 5 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 x 页共 x 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 5 号宋体。

  2.4 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 磅。

  3.编写格式

  3.1 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 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一格式要求。

  4.1 封面: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 30 字。 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 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三号黑体)

  学 号:(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三号黑体)

  专业:(三号黑体)

  年 级:(三号黑体)

  学 校:(三号黑体)

  4.2 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中文摘要一般为 300 汉字左右,用 5 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 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 3~5 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 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以显着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3 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 1.1.1、1.1.2 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5.1 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5.2 序号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5.3 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 2.1、表 3.2、公式(3.5)等。

  5.4 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的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应编排序号, 注的序号以同一页内出现的先后次序单独排序, ②、 用①、 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

  注的说明文字以序号开头。注的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 与正文之间用一左对齐、占页面 1/4 宽长度的横线分隔。论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资料,均须标出引用出处

  5.5 结论: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5.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着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 篇10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5

  一、引言 9-13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9-10

  1. 问题的提出 9

  2. 选题的意义 9-10

  (二) 国内研究综述 10-11

  (三)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1-12

  1. 研究思路 11

  2. 研究方法 11-12

  3. 研究主要内容 12

  (四) 创新与不足 12-13

  二、基础教育资源城乡均衡配置的理论 13-18

  (一) 有关教育资源的概念 13-14

  (二) 有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概念 14-16

  1. 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性 14-15

  2. 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15

  3. 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 15

  4.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属性 15-16

  (三) 教育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 16-18

  三、九原区基础教育资源城乡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8-27

  (一) 经费配置的城乡差距 19-23

  1. 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21-22

  2. 生均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 22

  3. 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22-23

  (二) 师资力量的城乡差距 23-26

  1. 农村教师学历明显偏低 24-25

  2. 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 25-26

  (三) 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 26-27

  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原因分析 27-30

  (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城市中心"取向 27-28

  (二) 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排他性 28

  (三) 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体制薄弱 28-30

  五、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城乡均衡配置的对策 30-47

  (一) 采取多种途径,力促教育经费均衡配置 30-36

  1. 均衡国家财政对整体教育的投入比重 30-31

  2. 提高投资主体重心,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 31-33

  3. 实现教育财权与事权的统一 33-34

  4. 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4-35

  5. 完善公共教育预算管理制度,使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法制化 35-36

  (二) 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师资力量 36-41

  1. 均衡区域内教师地位待遇,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 36-37

  2. 严格执行教师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7-39

  3. 理性对待教师流动 39-41

  (三) 促进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41-44

  1. 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41-42

  2. 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42-43

  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 43-44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44-47

  1. 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形式 44-45

  2. 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 45-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精选10篇)】相关文章:

会计毕业论文答辩提纲08-14

毕业论文答辩提纲的写作08-26

论文答辩ppt提纲08-12

日语论文答辩提纲08-12

本科的论文答辩提纲09-05

论文答辩提纲写作模版09-02

论文答辩提纲怎么写11-12

硕士论文答辩ppt提纲08-05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文精选12-06

毕业论文提纲(精选10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