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时间:2022-04-15 15:14:13 论文提纲 我要投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1

  关键词:

  提纲;实践观;现实意义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是马克思写的一篇笔记,但却是实现人类哲学史上伟大革命变革过程中的一份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曾被恩格斯称之为“作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在文章当中,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开始完全破裂,反对费尔巴哈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他的思想不全面,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要具有实践性,首次认为实践应该是人们的一种活动,可以改造整个世界,并且可以检验是否为真理,是一切物质生活的根本,相对比较旧的哲学思想与此思想可以通过实践来区分,可以在提纲中有所体现,还认为实践是提纲的核心部分,它也是马克思基本思想的核心部分。因而可以得出,认真的学习研究实践的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更好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可以更好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对人们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如何产生“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致认为“提纲”是新旧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过程中经历的环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2]。费尔巴哈的思想主要是从理性看待问题,但是他的思想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费尔巴哈是思想还不完全是只是理性,同时还有一定的感性,具有直观性,他认为直观的事物在空间上是真实存在的。虽然费尔巴哈的思想貌似是具有直观的感性,但是他是从单个物质上来看待的直观感性,从而还是具有抽象性的;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话,直观感性的物质是在空间上真实存在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

  实践的思想早就产生了,尤其是唯心主义早已发现了实践的思想。例如黑格尔曾经在关于实践方面提出过很多与众不同但是有意义的想法。他把实践看的很重要,把实践放入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当中。他曾经就提出过实践相对于理论来说非常的重要,理论要结合实践才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论思想,理论要基于实践的基础上。他认为要想成为真理,就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慢慢的形成真理。所以,唯心主义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实践思想,虽然也是慢慢的发展了,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真正的发展。唯心主义不清楚真正的实践思想是什么样的,只是自认为的理想形态方面认知的实践。

  旧唯物主义还是有一点自己的实践观念的。与此同时,他们还认为实践应该是一种物质活动,但是他们说的物质活动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实践,不是那种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他们认为的物质活动是人们保证正常生活的比较低级的活动。他们根本没有看到实践的本质,只是看到表面的实践,没有真正的理解实践。所以,这肯定会使得旧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并且具有不彻底性,这样他们对自然、社会以及看待一些问题必然会导致一种错误的认识。马克思认真的分析了物质的活动,并且从哲学抽象的角度进行了认识,从而产生了实践观。

  二、认识实践

  人类拥有的活动之一就是认识,这是人类独有的,认识是人类一种独特的反映。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人们思想在不断的变化的过程,是主观的认识过程,既通过人类的大脑的思维和人类其他的器官来完成,也要通过一定的意识思维来完成。人类的思维是长期慢慢发展形成的,人类的思维是在慢慢的变化,越来越成熟,但是思维不是自然界自然生成的,而是通过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形成的,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一)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慢慢发展形成的,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认识了世界并且在不断的改造世界,认识就是在改造世界的时候慢慢形成的。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不断的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人类在不断的接触事物,慢慢的认识这个事物。本身客观的事物就是存在于空间当中的,只是人类在不断的认识当中,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认识的过程当中也是通过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实践,才慢慢的认识这个事物。因此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二)实践的主体是人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实践,人的本质也是实践。怎么样才可以认识一个人呢?想要认识一个人首先要弄清楚这个人跟现实生活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人与他自身生存的环境有什么样的联系。先是有了自然以后才慢慢有了人类,因而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一直不变的,都是慢慢的变化的。人类通过自己平时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影响到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人类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在不断的劳动生活的,这也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一切发展变化的基础。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很深的影响到自然界的变化,一旦有段时间没有进行实践活动,自然界的变化自然会没什么变化,很明显的发现人类没有从事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本质。因此,要想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就要从人类的实践活动重点入手,深刻的去理解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才是实践活动真正的主体。

  (三)实践使得人们认识世界充满力量

  现今社会,认识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思维在不断的提升,人们的水平越来越高,自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也是这个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前很多事物没有被人们发现和认识,慢慢的人们开始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事物,认识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之前被认识的事物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这就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来适应这个社会。这样才能不断的向前发展。人类在社会上不断的实践当中,不断的认识新的事物,给人们认识新事物充满了无形的力量,让人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这些的培养都是在实践当中实现的。

  三、深入探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在“提纲”中所提到的实践,本身具有经济方面的意义,是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实现的实践活动。马克思非常重视现实生活当中的实践活动,也比较重视工业方面实践活动的发展,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环境来发挥好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物质。

  马克思对于实践活动进行了下一步的经济学研究,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主要是侧重于它的交换关系,但同时也肯定了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推动。马克思所提到的实践,应该是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在一起的实践活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的现实意义分以下两点来说:

  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可以使得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更好的改造世界。只有认真的学习好实践的观点,利用好我们的思维,才可以更好的改造我们的世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只有真正的学习好实践观,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才可以更好的去改造它。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可以使得我们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环境的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处理人和环境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好实践的观点,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断的向前发展。(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2

  摘要:

  1845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了精短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这个被恩格斯喻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提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种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由此而初步创立,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起来。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又一次哲学革命。对哲学乃至全人类的所有都产生了划时代的作用。

  关键词:

  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

  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

  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

  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

  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

  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今天我们解读《提纲》,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事业,实践创新就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所在。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实践创新,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指导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又要总结经验教训,将在改革探索中取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回到实践中经受检验和用于指导实践,解决好首创性实践无经验教训可学习借鉴的问题,纠正各种错误的倾向,不但提高实践的可行性和效益性。不管我们面临的情况一多复杂,困难有多大,只要我们能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立足于群众的科学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3

  一、关于《提纲》

  《提纲》写于1845年春,最早发表于1888年。对于这个《提纲》,恩格斯给予了高度地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4、25页)在《提纲》中,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在这个《提纲》中心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就表现在他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上。实践问题,就好是一条主线一样自始至终地贯穿在整个《提纲》的每一条中。在这里,马克思非常强调实践在人们认识中的作用、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强调指出用革命的实践去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前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之点。由于马克思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并把人的活动了解为实践活动,把人看作是能够改造世界的实践的动物,这就为以后系统的制定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强调实践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所做革命变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就内容而讲,整篇文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一、揭露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唯心论先验论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夸大了能动性

  旧唯物论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否认了主体的能动性

  二、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起来,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实践的能动性。

  辩证唯物论能动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中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对实践作了科学规定——人类感性、能动、批判的活动。

  2、提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相联系,实践中主体和客体构成双向关系,表现为:

  人化自然(客体主体化):主体把自身的目的、愿望赋予客体,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自然人化(主体客体化):主体吸收了客体的本质、属性,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把主客观相联系。

  实践是主观指导下对客观存在的改造,实践把主客观相联系。

  三、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对旧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进行一一的解剖和批判。

  1、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概括

  人的本质是后天形成的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劳动实践是人和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社会生活的最终根源在于实践

  3、思维、理论的世界根源于现实的世界

  四、在指出新旧唯物主义立足点的不同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

  1、过去的哲学停留于“解释世界”,而不在力于“改造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1)、一种理论作用的发挥只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

  (2)、一种理论作用发挥的程度在于人们实践活动中被接受的程度。

  (3)、正确的理论最终会被大多数人接受,也才会在思想史上留下它的地位,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二、心的评论

  《提纲》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地说明了人的社会性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进而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提纲》提出的科学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马克思提出,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

  三、总结

  在对《提纲》进行了解读后,我们可以总结,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史观相对于唯心主义史观和直观唯物主义史观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环境的感性活动,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是联系主体和客体、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特征。实践的基本特点在于它走出了意识活动的范围,指向了主观领域之外的客观世界,成为一种能够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活动。然而,实践自身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对立并不是僵死的、抽象的对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规定,从而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在实践中,一方面人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同样,实践也在不断扬弃人的主观性,把主观性、目的和理想付诸现实,使超感性的东西感性化。人正是通过这种自身所特有的感性活动把观念转化为直接现实性的存在,使自己的思维对象化。主观世界以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本身就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活动,并使主观和客观真正意义上达到了统一。

  第二,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在实践中,相对于客体来讲处于主体地位,实践的发动与运行,以及所产生的结果,都是从实践主体的利益和需要联系在一起的。人通过实践能够认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利用规律使物按人的要求同人发生一些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实践的自主性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实践活动,实际上也是个体与社会统一的过程。

  第三,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实践活动最大特点是具有能动性、创造性,这说明人的实践不是简单地适应自然,也不是简单地复制自然,而是对自然的积极改造。但同时人的实践活动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实践活动使得客体主体化,使得人在实践过程中日益把非人的纯自然物质力量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人所驾驭支配的属人的物质力量。随着实践的发展,主客体矛盾和主客观矛盾关系也在变化发展,新的事物、新的规律涌现出来,成为人的新的制约力量,由此也使人的受动性得以改变和扩大。人只有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驾驭并改造世界的自由,实现人的能动性,实现人的本质和价值。

  第四,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实践的受动性要求实践具有科学性,实践的科学性就是实践合乎规律。人们要成功地实践,必须以自身所面对的世界为前提和基础,正确地认识它存在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人的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人的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能随心所欲。人类的伟大在于能自觉和全面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和理性掌握的程度越深,范围越广,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就愈益得到提升和增强。人类的实践活动越符合自然规律,就越具科学性,也就越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实践价值性也在于实践的“目的性”。人们探索和认识世界,追求真理,不是为了解释世界,而在于改变世界。任何实践都是出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实现要求,实践的价值性就在于实践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实践活动中既要遵循科学性,又要追求价值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意志和意识”,把世界变成了人类所理想的现实。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们既通过主体客体化过程创造出主体所需要的价值世界,又通过客体主体化、人性化的过程,创造了主体自身的价值需求,实现了创造活动自身的价值。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人只有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方来:《论科学实践观》,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xx年硕士毕业论文

  3、尤作欣:《试论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社会关系》,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xx年硕士毕业论文

  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4

  摘要:

  费尔巴哈的宗教人类学又被称作人道主义。他以伦理关系解释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用类意识取代基督,用同情取代上帝的博爱。本文阐述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核心观念,讨论这种道德世界观的思想特征,它对语言和传统人文教育的颠覆。

  关键词:

  互为存在|身体|同情|语言

  他我及其共同体,换句话说是费尔巴哈的人及其社会。费尔巴哈的人是感性的人,只有通过你的理解才意识到自己,所以,我在费尔巴哈那里实质上是“他我”,其社会是你和我的感性共同体。维系这个共同体的基础是什么?费尔巴哈仍旧把道德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然而,对于不再具备传统自我意识的人,道德首先是理解和同情的要求,起源于我和你的互为存在。费尔巴哈用人类学系统地揭示了人的依赖感,并把人类学放到宗教哲学的高度,以人的类意识取代人格概念,建立了社会的人的道德世界观。这里,真正的行动主体是身体,身体性作为感性语言成为社会的理解基础。

  一、上帝作为人的存在

  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以感性的原始性为基础,他强调感性原始性是给定的“秘密”。在《基督教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中,他把这些秘密阐释为自然的直接性和他我。与思辨的宗教哲学和基督教神话相区别,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人的本质这里已经从传统的精神中解放出来,把自己理解为自然本质。因为意识到人的自然基础,所以,人成为神的历史的真正主题。在神的历史中,神学的本质已经作为人的本质得到了实现。“Homohominiduesest(人对于人是上帝)——这是最高的实践原理,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在共性中的人,也就是人类,不仅是费尔巴哈的理性尺度,而且成为他的宗教的最高对象。

  费尔巴哈排斥在神学意义上的哲学,一方面他反感黑格尔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却抓住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中的自然,把它作为在人类学意义上的新哲学的主体规定。自然在与精神的关系中是诗性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的诗性仅仅当作一种限制丢弃了,于是,自然作为生存只具有外在必然性的特征。黑格尔《哲学全书》的自然是精神的最高自由的舍身外化,精神知道自身的界限,知道自我牺牲;而费尔巴哈的自然既是需求的对象,也是种种需求的基础。作为基础,自然保持为秘密,无法透视,并且正因如此而激发无穷的激情,感性的人在这种激情中感觉到他的自由。这样一种自然依赖性渗入情感之中直至变成谜,它又为费尔巴哈所发现,成为其宗教的根据。“自然不仅是第一和原始的对象,它也一直是根据,持久的,即使是隐蔽的,它是宗教的背景。”对这样一种背景的发现,在费尔巴哈的意义上是对基础的意识,而基础作为不同于思想的他在不仅不可扬弃,而且完全和思想相分离并且把思想贬低为一种置后的观念——意识形态。所谓的思想不再有自身的现实性。生存取代了理念的位置,自然的外在性似乎成为一种整体的启示,这个整体就是人的需求——费尔巴哈所认为的内在必然性。自然所启示的宗教性是激情,而激情又被当作“生存的真实符号”为生存自身的作证,并且被提升为人的神性。

  真理对于费尔巴哈是人的需求——在原则意义上的人的需求,也就是作为人类学的世界观。它把由自然基础来理解的人作为它的原则。宗教在人类学中的瓦解是通过谓词向主语的倒转来实现的。“主语是什么,这只在谓词中;谓词是主语的真理。主语现在是人格化的、生存的谓词。”于是,所谓神学的主体和人的主体之间的种种矛盾只是由于对谓词的不同解释,可以用心理病理学来消解它们。费尔巴哈在基督教思想中看到的是近代哲学的宗教意识:他们只通过这个原则的中介来思考一切。”经过中介的知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宗教的真正敌人,感性的人的宗教处在与思辨神学的对立中。神学把主体区别于人,而这一区别的根据在于宗教的知,这种知是上帝自身所有的,必须通过启示才向人的认识开放。而费尔巴哈以启蒙的风格断言信仰是迷信。奇迹的万能被归结在近代主体性之下,被进一步评判为人的任意武断的力量。为了克服所谓主观主义,费尔巴哈加工出新的宗教哲学,它与心理学或者人类学没有区别,而且就是人类学自身。

  宗教观念的起源在人的类本质中充分显示出来,类本质被设想为无穷的互为存在。对上帝的信仰因此不是别的,正是人对自身的信仰,而这个自身是类本质。费尔巴哈所倡导的宗教是社会的人的信仰。费尔巴哈把宗教只看作是由实践立场出发的宗教世界观,它以道德为规定。“信仰理论是对上帝的义务的理论,上帝是信仰的最高义务。……对上帝的义务处在与普通人的义务的冲突中……”就发现了上帝实际上是普通人的病理因素而言,所谓义务的对立作为纯粹抽象的思想之物已经丧失了其有效性。与费尔巴哈的起源学的批判相适应,基督教教义被还原到其自然的源泉,从心理学上看是爱的基本需求。对人的爱被设想为上帝的道德上的善。善虽然并不关系到我的良心,但是关系着人道。没有了我自身,良心已经变得不可能;这里的人道指完整的人的要求,人作为自然本质是个别的人,他需要他人。在世界观的宗教里,个体组成的社会占据了国家的位置,国家的意义被架空了,它不再是全民族的代表。社会代表着大多数他人并且扮演着道德的上帝的角色。

  基督教的爱的戒律转而变成受苦的戒律,并且是在这样一种尺度上:“为他人受苦是神性的”。因此,受苦被看作是爱的动因并且最终转到前台,成为第一决定者。费尔巴哈强调受苦和被动性是世界的原则,它在主体性的对立面,亦即客体性的原则。相应地,他的宗教批判集中在作为人格神的基督身上。因为圣子代表着个体性和身体性,上帝的爱发源于对圣子的爱,所以,费尔巴哈认为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人格应该是第一位。作为现实的上帝,基督成为费尔巴哈的无限制的感性——也就是想象——的对象。“基督是亲身为人所知的上帝,基督因而是极乐的确定性,确定上帝存在并且就像情感所要所需求的那样存在。”受苦变成了想象的奢侈的享受,上帝在想象中出现在基督的形象中,而上帝是互为存在的类概念,基督则是个体的人,于是类体现在个体身上。这种经验的现实性缺乏任何世界性当下,相反,它否认在世行动的我对自我的责任。十字架上的死丧失了历史的规定性并且只是基督教世界观从心理学上论证的后果——这就是:用人的血的苦难来为生存提供担保。因此,耶稣仅仅被理解为拯救者,而拯救不过是魔术师的奇迹,这位魔术师自己需要人的苦难来炫耀自身。“奇妙的拯救者是业已实现的情感的奇迹,不受道德法则的约束,……以绝对主观的、情感的方式得到拯救。”至此,信仰只是主观的善行或者心理学上的奇迹。

  二、类意识

  费尔巴哈把信仰解释成为对奇迹的信仰,也就是想象的自由,接着又把他所称道的感性的理性自由放到宗教和形而上学的位置上。意识不是抽象能力的自由,而是相反,它以自然的人为基础。思想不再是人的创造性的标志,而只是“人的本质的必然后果和特性”。人的本质作为受到限制的个体是有缺陷的贫乏的,它的完美和积极行动表现在类的生命之中。类,它被设想为自由的主体,其相应的此在只在人性的全体性中,因此,类也是感性的理性的最高对象。如果人因为缺乏世界观教育而混淆了想象和现实,不知道类的概念,那么,只有上帝概念可以取代类。科学应该首先把“没有教养的主观的人”带向直观。当然,只要第一现实的事物对于费尔巴哈是身体,类的生命就以性别差异为根据。费尔巴哈人类学的爱的狂热由此产生,这种人类学把人际间的行为态度当作是宗教的,并且由此而获得一种建立在身体性上的伦理学。用费尔巴哈的话说:“伦理的基础是性别差异。”

  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的历史是人性的受难史,这种苦难造成“基督教中类和个体的直接同一性”。费尔巴哈在这里看到类为了个体而牺牲,这也是神学历史的结束。由于起源-批判的哲学并不把上帝的人化看作是人的友爱的根据,而只是考虑身体的心理效应,这种哲学发现了奇迹的秘密:“是类把爱灌注给我。……基督作为爱的意识就是类意识。……我们的同一性的意识。”相反,基督教的启示变为在时间历史上已成过去的事实,变成一度曾信仰的上帝存在,它否定了人的生存。把爱的感觉上升为意识,这构成新哲学的本质和它的宽容。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也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与身体性相隔绝的主体性是不宽容的。感性的意识在起源学上和感觉结合在一起,人类学意义上的感觉是身体的作用。这样的意识处在其自身确定性的对立面,而费尔巴哈指责确定性只是主观确定性,而感性意识直接说出的是精神的另一方,另一方以自然的名义出现并且是物质基础。这样一种基础观念克服了主体性。由于执着于意识的直接性,对中介者的需求消失了,中介者不过是神学反思的客体,是由对象化而异化的人的形象。身体作为主体,也是首创者,可以直接地被感觉到。它生存在时间和空间里,始终把持着现实性,不过这种现实性也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失。

  “身体是根据,人格的主体。”这种对近代哲学的意识的颠倒同时也抹杀了近代意识的自由和它对自身的知的肯定,也就是经过反思中介而获得真理的确定性。根据作为源泉而直接地出现,排斥任何与自身的沟通和中介。与《精神现象学》的感性确定性相区别,人类学的绝对直接性并不促成任何对自身的证明。基础只是为直接意识提供保障,但是没有论证。身体和意识都只是抽象地在片面性中加以理解,它们没有任何权利和近代的主体概念相提并论,后者在谓词中把自身具体化了。而在费尔巴哈这里,身体从神学的知中解放出来,呈现着身体的人及其所有困境。在“身体”这个词下面是众多他者的复数,费尔巴哈把他们命名为“你”。“他者是我的你——……在他者身上我才有人性的意识。”“我”丧失了任何由确定性带来的自我控制,分散到他者的多样性中,众多他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在社会形式中的众多需求。我首先是你;我承受着他者。为激情所掌握,我才变得积极行动,不过这个我立刻又瓦解成为你或者某个他者的对象。运动的轨迹是从对象到对象,从你到你。这里根本谈不上在主体意义上的意识,虽然费尔巴哈用类来美化他者:“他者是类的代表,即使他是一个人,却代替了我对众多他者的渴求……”如此之评论表露了类概念的彷徨无助。类没有支撑点,它的现实性必须不断地被取代,“类在无限制地众多而不同类型的个体身上实现自己,类本质的无限性公开在这里。”“类的代表”是一种再现,可是这种再现及其对象的替换顺序无法像在近代哲学中那样由先行的反思来检验,这里无从谈起再现的同一性。费尔巴哈所说的现实性具有假相的特征,是现实性的替代品。

  类的总体表达出个体的多数。它虽然有互为存在的形式上的统一性,却作为相互分离的个体而生存。“只在多数的真理中有人的真理。”菲尔巴哈认为统一性是要求类为个体而牺牲,这对于费尔巴哈意味着他所认为的主体性的罪过,具体说是把多数排斥在统一之外。他这样控诉三位一体:“人格仅仅在父子关系中产生,这意味着,人格概念这里只是相对的概念,是关系概念。……通过父子关系,人把自己贬低为一种相对的、不独立的、非人的本质。”人以这种方式为上帝而牺牲。按照费尔巴哈的观点,三位一体原本是“本质上的基本区别的总和,人在人的本质中感受到的区别。”一如这种本质只在形式上相互联系着,对于它不可能有在知的意义上的启示。类没有自身的现实性,而只有一种在性别差异上感受到的自我感觉。对上帝的敬畏消失在一种与上帝的你我关系之中,费尔巴哈曾庆祝这种上帝的人化,把它当作基督教的真正内容和最后的进步。三位一体对于他意味着“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秘密——你对于我的必要性的秘密”。类和个别的人一样生活在时间中。正如类的生存分散在众多的人数上,类意识本质上与他人的意识相联系并且最终表明自己是一种认同的必要性。要求把宗教从思辨神学中解放出来,其目的是瓦解启示的上帝的三位一体的规定性,取消上帝的知本身,由此,真理的约束性被撤回到个体的人的意见之中。

  对公众意见的参与,这构成了人的唯一结合点,也就是社会性。在意见中千差万别的人恰好不是以特殊性为标志,相反他无法忍受特殊性。感觉到为有限性所逼迫,他向别人传达这种困苦。这里,人与人的爱本质上是人之间的同情,尽管有生理上的隔离,人想以心理上的共通为基础塑造一种道德的人格。对于这样一种普遍性,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人所说的话也同样有效:“磨平特殊性,……是合理性的显露”,这种合理性负责各种需求的满足。这种人道主义意义上的道德在费尔巴哈这里上升到社会的人的宗教,它应该构成基督教的“超自然主义的利己主义”的对立面:“同情的情感,参与,因而是一种实体的、真实的、思辨的情感。”费尔巴哈在同情中看到所有差异都在消失,无论是政治的、宗教的或者是民族的区别。这样一种此在的普遍性应该扬弃自然的人的困境,那种和他的自然依赖性联系在一起的困境。从自然中解放从而获得自由,这同时意味着扬弃了自然的人及其宗教的基础。人的神性登上宗教的位置。“人和人——我和你的统一——是上帝。”这是费尔巴哈人类学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作为人道主义的要求而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但是,只要类停留在类意识中,人的神性对于这种意识就作为一种在人的当下历史现实的彼岸的信仰,滑落到未来。目标僵化为意识形态而系缚于未来,而未来只是空洞的可能性的空间。

  三、社会的神性

  上帝作为人的存在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偶像并且把古老的上帝贬低为想象的形象。在理性的普遍性要求的位置上出现的是爱的需求——与人分享和同情,这是社会的感性联系。费尔巴哈区别想象的感性和感性现实性。古老的上帝只是作为主观的人的病理学的想象,而类意识从事的是“物的真迹,原始语言”,这种语言是社会的理解基础。社会的人被设想为原始地理解自我的并且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客体。“只有在人和人说话的地方,只有在谈话中,在共同的行为中,理性才产生。问和答是首要的思想行动。原始地属于思想的两个人”。两个人是变成身体的感性语言,感性规定自身是他者的语言。按照新哲学的被动原则,关系总是从他者来,以第一性的你为出发点。“只有谓词的实在是生存的保障”,费尔巴哈的上帝由此而成为“物自体”。这个人类学的物自体自身出现在展示功能中,作为你,一种漫无节制多数,只通过空间的相互排斥来巩固各自的现实性。因此,现实中的你所表达的是生存的相互分离和漠然。由你所代表的思想从来不关系着所有人,而是只能够分为我的意见和他的意见,意见的原始性所意味的不是别的,只是众人态度的彼此排斥的众多立场,每一个人都是他人,作为你而走进视线。

  费尔巴哈的世界观是一个空间地点差异的经济系统。“地点规定是第一个理性规定”,这里的理性规定完全落到外在性的片面性中。针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强调:“没有空间的分离的地方,也就没有逻辑。”他的逻辑是单纯的外在必然性,分割空间并且划定时间的先后。“这里是我,那里是你;我们是分离的;因此我们能够是两人,相互没有损害;有足够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人人皆是他的所有。通过位置的划分,人们终于由衷地理解了费尔巴哈的宗教的爱,它表达的是一种占有欲:“两人,差异是宗教的源泉——你是我的上帝,显然没有你,我就不存在;我依赖你;没有你——没有我。”这种爱从分离状态的无法忍受的经验出发,是对对象的激情,这些对象让人梦想人和人的共同体,而这个共同体就是互为存在。所谓的人的自然依赖性看到的只是自然的用途,自然是由感性的人的世界所决定的。人,他依恋着人的互为存在的抽象同一,于是在自然基础的设想中为他所执着的观念寻找一个稳固的支撑点,然而这个抽象的共同体观念在费尔巴哈的空间世界体系之外并没有位置。然而,“你一无所有,就一无所是。”这种痛苦使基础的设想越出所有的观念而成为自然之谜,痛苦在费尔巴哈的意识中得到美化,而意识作为对理性的暴力越过了认识的边界,从而成为狂热。

  相对于逻辑思想的语言,费尔巴哈突出了存在的不可言说。他认为逻辑语言作为理性的中介行为因为没有激情也就没有自为的根据。基础是前思想的,因而也是不可言说的存在,它只在感性缔造的我和你的共同体中吐露自己的秘密。人的本质带上了动词意义——展示存在的秘密。“在话语停止的地方,生活才开始,存在的秘密才打开自己。……生存即使没有可言说性也具有自为的意义和理性。”生存的理性就是感性,为你所激发而在冲动中发言。“语言……不是别的而就是类的实现,我和你的沟通,以便通过扬弃类的个体的隔绝而表现类的统一。”表现的手段是形象和属于形象的想象力。两者都是再创造的,它们起源于身体及其激情。对于费尔巴哈,思想只以形象来说话。思想只表达爱的需求,与爱的需求相适应,形象是偶像,偶像在想象中满足爱的需求并且让欲望变成自我享受。“在类本身的意识产生的地方,耶稣就消失了,而他的真正本质没有失去;因为他曾是类意识的代理人”。这种对语言本质的颠覆力图把感性和理性完全分开,从而把两者都加以物化,以便于随意操纵。因此,语言作为类的共同行动被赋予了革命的力量,语言掌握着人性。

  “说是自由的行动;话语自身是自由。”艺术和宗教曾是绝对者的知的形态,是绝对科学的本质组成部分。而这里的说和言从源泉上脱离了作为绝对知的形态的艺术和宗教。相反,费尔巴哈宣称:“只有多神论,所谓的偶像崇拜,是艺术和科学的起源。”意识变成了血和肉,才在感性共同体中出现。这让费尔巴哈梦想一种新的诗和艺术,然而,迄今为止在更高更卓越的再现的意义上的新颖艺术仍然是既无法认识、因而也没有实现的意图。可是,经过新的阐释,古老的上帝和与他的知紧密相关的艺术变得不值得相信了。不是建立一个新的知的形态,而是用群众性歪曲精神的普遍性。这样一种对历史之知的滥用是虚无主义的真正起因。虚无主义成为尼采的主题,而尼采把它作为一种撞击,历史的危机促使他去创造新的信仰,但是他在历史考察中却没有能够打破历史连续性的假象。一如哲学沦为丧失精神的世界观,宗教和艺术也必然被架空,成为意识形态及其偶像崇拜。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希望之上的上层建筑,它掩饰现实的非真理性,不愿把握现实,而是去经验现实。知识人团体崇尚的所谓的审美直观培养的不是艺术家,而是制造幻想的戏子,因为他把意识形态场景化并搬上舞台,为了得到观众的承认而伪装自己,所以他的欺骗完全是有意识的。无数的偶像被当作“你”而制造出来,却没有一个现实的人的我自身。操纵手段显示出自由的魅力,然而这种假象只局限于这样一个范围,它在服务于社会的自我保存冲动时才有效。不过对于费尔巴哈,自我保存的冲动恰是道德的原则。戏子的语言代表着大众的意见,只有这样他才获得观众。因此,他必须不断地替换“你”,以满足大众。

  在自我教养的意识从科学中退出之后,科学也变成工具性的,即服务于对对象的操纵,也效力于对人的控制。人只还在没有我自身的类中寻找自身。他的摹本不再是上帝,而是同类,结伴而居的社会的人。人的同一性不再是人格意义上的,而是被理解为多数人的相同的生活表达。后者是社会的基本思想。这首先表现在人的语言上,语言是社会意识的宣传工具。“语言是衡量人性教育的水准有多高多低的标准。”近代自然理性的教养通过反思而构成科学,而反思是在严格的方法规则中的对象化。和自然理性的教养不同,感性的人对待科学自身就像对待直接现存的某物,所以,与自然意识的历史所显示的否定之否定相反,科学被称作为积极的实证科学。经过多方颠倒,理性自身舍身外化的思想退回到所谓思想的源泉,也就是人和他的同类。如此之追本溯源,在费尔巴哈看来是科学教育的任务,科学的经验是“没有假冒的客观的感性直观”,教育应该以这种科学经验为引导。费尔巴哈认为“教育依赖外部,有某些需求”。站在绝对的直接性立场上,无论是语言还是教育都丧失了中介性的位置,而正是在这一位置上语言和教育曾经作为知的形态而获得承认。费尔巴哈把与自然基础的关系当作真理的唯一标志树立起来。代替自然意识的自我教养的是感性的人的教育,而所谓教育只是占有一切现成的东西,尤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能够对感性世界观的通俗化做出贡献并且无限地扩展世界观的视阈。无限是在没有边际的意义上,通向未来的无限被当作是人性的进步,它以这样一个社会为前景,在这个社会中没有统治的人,而只有来源于“我和你”的上帝。

  引用版本:

  费尔巴哈全集(缩写FGW),学院出版社,柏林 1982

  Feuerbach, Gesammelte Werke, Akademie-Verlag, Berlin 1982.

  黑格尔全集,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汉堡1980。

  Hegel, Gesammelte Werke,Felix Meiner Verlag, Hamburg 1980.

  《讲稿》,14卷,费利克斯·迈纳出版社,汉堡2000

  Vorlesungen, Band 14, Felix Meiner Verlag, Hamburg 2000.

  尼采全集,历史考证版(缩写KGW),出版人科利,蒙提那利

  Nietzsche Werke, Kritische Gesamtausgabe (KGW), Herausgegeben von Giorgio Colli und Mazzino Montinari.

  封·伽格,M,《费尔巴哈,哲学和宗教批判》,新哲学,慕尼黑1970

  von Gagern, Michael, Ludwig Feuerbach, Philosophie- und Religionskritik,

  Die Neue Philosophie“, München 1970.

  沙尔,C-A,《尼采的迷宫:原始的思和灵魂》,阿尔伯出版社,弗莱堡/慕尼黑1985

  Scheier, Claus-Arthur, Nietzsches Labyrinth: das ursprüngliches Denken und die Seele, Alber, Freiburg, München 1985.

  摘自《从人道主义世界观到现代对世界的省思——费尔巴哈、马克思和尼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浅析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何种意义上的旧唯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费尔巴哈一直作为旧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而受到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旧唯物主义呢?厘清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在青年黑格尔派当中,费尔巴哈率先展开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德国的长期统治,“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2页),并且“在他向黑格尔作第一次坚决进攻时以清醒的哲学来对抗醉醺醺的思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59页)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把绝对理念当作哲学的出发点,而实际的存在却成了第二性的;他揭露出“在黑格尔这里,一种f等印早卑现象或存在的整体性、绝对性被当成了宾词,所以作为独立存在的各个发展阶段只具有二意义,只不过是作为一些影子、一些环节、一些以毒攻毒的点滴而继续存在于竿布阶段中。”(《士系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47页)在费尔巴哈看来,虽然黑格尔也主张主客体、精神与自然的统一,但他所说的自然只具有客体的意义,即为主体所设定的意义,而不是实在的存在。与黑格尔相反,他认为:“感性的、个别的存在的实在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用我们的鮮牟来打图章担保的真理。”(同上,第68页)

  二

  一般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因其具有形而上学性,而应把它归属于旧唯物主义。这种理解的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恩格斯曾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归属于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由于费尔巴哈没有能完成“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哲学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的任务,“他虽然有唯物主义的基础,但是在这里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唯心主义束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6-227页),“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同上,第229页)。费尔巴哈与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一样,“也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同上,第241页)。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三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页)由于旧唯物主义把实践从人与人的感性世界的关系中排除出去,因此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时,只能把存在、感性世界看成是直观的对象,而不是看作实践活动的对象。

  实践的观点是新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叫做“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同上,第56页)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是其为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因。

  费尔巴哈宁居僻壤不屈膝名人故事

  1828年,费尔巴哈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到爱尔兰根大学当了讲师。1830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死》一文。这篇反对基督教的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进步的有识之士拍手叫绝,基督教会惊恐万状,德国反动当局大为震怒,立即查禁该文,追查作者的真实姓名,当获悉该文作者就是爱尔兰根大学讲师费尔巴哈时,马上粗暴地将费尔巴哈赶出了学门。 费尔巴哈并不因此气馁,他继续刻苦专研学问,奋力从事著述,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批判宗教神学和当时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先后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黑格尔哲学批判》、《宗教的本质》等著作和许多论文,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赢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许多大学教授和学生们都希望让他回大学执教。但是,反动当局置这一切于不顾,顽固地不让费尔巴哈重返大学讲坛。

  费尔巴哈十分清楚德国反动当局的卑鄙目的,他向好心的人们说过,要解决他的"讲课问题,只有用政治上的奴颜婢膝和宗教上的蒙昧愚顽的代价"才能实现,而他自己是决-德育名人小故事

  不会为了重返大学讲坛,就不惜放弃自己反宗教的立场、向反动当局"垂眉折腰"的。为了忠实于自己的信念,费尔巴哈毅然放弃了重进大学宣传他的哲学主张的想法,在1837年移居到绍林吉亚邦的布鲁克堡村。在那里,他孤寂地生活了二十五年,以甘居穷乡僻壤的行动,实践了他决不向基督教会和德国反动当局屈膝妥协的决心,表现了他的英勇气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安检的论文提纲02-21

关于音乐的论文提纲11-04

关于物流论文写作的提纲11-30

关于雕塑材料的论文提纲11-05

关于电子专业论文提纲12-02

关于电子商务的论文提纲02-19

关于工程的硕士论文提纲06-20

关于会展的毕业论文提纲11-04

最新关于声乐教学的论文提纲10-15

最新关于教育管理的论文提纲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