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的三种划分

时间:2017-05-25 我要投稿

  论文写作有那几种划分呢?在写作过程中又要求哪几种意识?

  科研论文写作的三种境界与六个意识

  一、科研论文的三种境界

  科研旨在探索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未知规律。说起来貌似高深莫测,其实,生活之中处处是科研,从猜测幼儿不完整语句的意思到中小学生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从如何高效记忆英语词汇到如何驾驶才能兼具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甚至于对男女择偶标准的讨论,都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范式。从初学入门到登堂入室到卓有建树,我们不妨把科研论文划分为三种境界。

  先来看一组数字:1357911 ……。从这组数字中,我们能推断出后续的数字吗?能根据这些数字提炼出什么样的规律呢?

  1. 初级境界:述评或初探

  知道这组数字都是奇数,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并懂得把后续数字一直罗列下去。这一境界相当于科研论文写作中的综述类或述评介绍性的论文,或者是简单的“张三说,李四说,王五说,我认为”式的论文,抑或是一些“浅析、浅谈、浅议、初探”类的粗浅研究。这些研究也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在引进国外新的理论或在科研入门筑基阶段,很有必要,但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性成果,所以“此地不宜久留”。

  2. 中级境界:研究性成果

  能够分析抽象出一个很有解释力和规律性的公式,如:前N项和=N平方。这个公式非常简洁且解释力强,具备预见功能与应用价值。这一境界相当于科研论文写作中的研究性成果,能总结出一个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往往是简单的),并且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具备一定的解释力与普适性,成果有一定的被引频次。这一境界是大部分学者均应该达到且经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的境界。

  3. 高级境界:系统性创新

  能从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简单的现象中分析抽象出一个极具解释力的模型或定律,在该研究领域中实现系统性创新,并可用于其他理论研究、社会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且能经得起实践或其他理论的检验。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狗流唾液),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掉落),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婴儿学语)等。这一境界的成果大多见于国家或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或经典专著上,被引频次极高。

  二、科研写作的六个意识

  1. 问题意识

  虽然人们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耳熟能详,但问题意识却经常被打入冷宫,为科研而科研或为论文而论文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避免这个误区,不妨经常反思两个简单的问题:“你要研究什么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用(现实意义或理论意义)?”

  那么,问题来自哪里呢?来自社会责任,来自广泛的阅读,来自广泛的社会交往。在没有选题时,什么感兴趣就看什么,也可以多看看核心期刊相关领域的论文选题,看多了,就能从潜移默化到顿悟产出,从“熟读唐诗三百首”到“不会做诗也会吟”。除了多看,还要多听。听课、听讲座、听报告、听广播。广闻博见,集思广益。思考过的问题积累多了,与自己的研究兴趣相结合,选题就八九不离十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科研写作与搞工程项目异曲同工。如果你想搞房地产,就要思考要在哪个城市哪个地块开发,哪里的成本最低,哪个地方销路可能最好,要开发成什么样子,等等,然后你要对目标市场进行调查,看看消费者有什么需求,确定你要开发多大面积,多少楼层,什么户型。在这个过程之中,你还要多参考别人是怎么开发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样自己搞开发的时候就可以参考或改进。科研论文写作也是如此。选题就相当于立项,找资料就相当于调查研究,引用别人的文章,借鉴别人的方法,就相当于外出学习考察。

  强化问题意识,还要力争科研写作尽量做到“顶天”(理论高度)与“立地”(现实价值),多以现实生活实际为选题资源。当然,关注实际并非尾随或复制实际,更不是粉饰实际,而是用科学方法去发现、描述和解读实际。长期深入生活的人,对实际情况非常熟悉,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误导,更不会看到一点小情况新现象或还只是与现场“第一次亲密接触”,便兴奋不已大发议论。其实,偶尔的“接触”不可能了解到深层的情况,但是如果没有时间,哪怕就是跑一趟也好,因为可以感受到一些书上看不到的东西。学术的电子化与网络化为学术对话交流提供了更多空间,同时也为闭门造车甚至“伪学术”提供便利。闭门造车不是科研,闭门造车写出来的文章,让人读起来有与世隔绝之感,了无生趣。网络信息不能代替直观的感性认识,网络时代更应重视实证调查(如:田野调查)。科研就是要立足第一线,立足现实生活实际,进行立体化而不是扁平化的研究。如果暂时无法“顶天”,至少也要“立地”,少进行空对空研究,多进行调查研究,多进行实证研究,多研究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出研究性成果。

  2. 理论意识

  首先,选择什么理论做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也不是越多越好,选择什么理论,取决于研究问题本身。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不要见到什么人都踩上去。

  其次,研究结论将会有什么样的理论创新?如果光有经验、数据或语料,无法提升到一个理论高度,充其量只是一种经验总结。只有提炼抽象出规律性的有解释力的东西,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更有理论价值与生命力。比如:择偶标准问题,那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能否从中抽象出一个具有解释力的标准范式呢?我们不妨借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来解释择偶标准问题:无论是什么择偶标准,其实都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比例平衡问题。每个人的择偶标准都是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找到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平衡点,至于这个平衡点在哪里,则是见仁见智,而唯金钱或感情独尊的两个极端均破坏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平衡机制。

  此外,理论的诠释是否能做到深入浅出?规律性的东西往往是简单而朴实的,但不少学者为了体现自己理论研究之深,故意用很多专业术语把自己的成果表述得晦涩难懂,而其实是“没有办法帮你理清楚,就要想办法把你搞糊涂”。或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把戏。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放言:“如果我说的话被大众听懂了,那一定是我说错了。”虽然他也是当世名人,但其故弄玄虚远离民众的取向不敢恭维,而科学巨匠霍金倡导并实践大众科普的一贯作风则更值得推崇。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大师?深入容易浅出难,既能深入又能浅出才是大师!例如:当爱因斯坦被公众问及什么是“狭义相对论”时,他回答:“在炎热的夏天,你坐在火炉旁边一小时与坐在美女身边一小时,你的感觉的差别就是狭义相对论”。多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才是大师风范。

论文写作的三种划分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