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基础论文

时间:2020-10-17 17:44:15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运动心理学基础论文

  运动心理学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分支,是体育教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运动心理学基础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运动心理学基础论文

  运动心理学基础论文一

  就当下而言,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健康素质迫在眉睫,同时也是摆在高校体育教育前的棘手任务。众所周知,大学生良好、健康的素质不仅包括较好的体能素质,也包括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两种素质是衡量青少年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心理素质与体育锻炼具有一衣带水,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运动心理学是提升大学生整体体育素养的绝佳途径,且势在必行。

  1.运动心理学相关概况

  运动心理学,顾名思义,属于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分支学科。它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等。运动心理学涉及到的内容较宽泛,主要有竞技体育、锻炼体育以及体育教育等内容。从研究任务以及最终的研究目标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运动心理学致力于心理因素对人运动表现的心理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运动心理学将人的体育活动与心理状况进行了巧妙融合,并对体育活动如何影响心理活动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有针对性地研究。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研究内容从以往研究“运动员心理状况”“运动技能”等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到“学生如何运用良好心理提升运动技能”、“学校开设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健康品质”、“学生伦理道德”、“认知效应研究”、“社会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之广、形式之多元、意义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毋庸置疑,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日益广泛,研究者也纷至沓来,研究成果蔚为可观。很多研究者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与看法,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价值。诚然,高校体育承担着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培养后续优秀人才的职责,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运动心理学价值与意义,并巧借策略提高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率,继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2.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在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中,往往会有一些学生由于个人性格、心理素质等原因制约着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这不仅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更不利于贯彻高校体育改革所倡导的体育教学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阻碍作用。而渗透运动心理学后,教师通过一些可行性的锻炼方式,以及教会学生灵活使用心理调节策略等循序渐进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其逐渐克服恐惧紧张、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习惯。很显然,运动心理学的渗透立足于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突破,这符合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也符合现阶段体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缓解学生疲劳压力,重燃学生体育学习激情,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进程,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2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参与。渗透运动心理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并能启迪学生智慧,激励学生创新发展,而这必然会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推动了师生互动参与,提高了教学效率。再者,高校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较多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而这对学生本身的体育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没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如何能胜任各类体育专项训练以及体育竞赛,从而提升体育学习效率?诚然,运动心理学极大克服了这一难题,它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机能,使学生运用足球的智力、心理以及体力实现高效学习。

  2.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运动心理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青春洋溢、昂扬向上的,渗透运动心理学之后,体育教学便能充分挖掘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使其感染与熏陶学生,培养其坚毅勇敢、开拓创新、力争上游、分秒必争、愈挫愈勇、积极向上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品质品格,这对学生以后的体育学习以及人生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不仅取决于良好的体能、运动技能,还取决于其意志、态度、兴趣、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而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无疑对学生体育锻炼起到良好的引导与促进作用。鉴于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十分重视运动心理学渗透之于体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并基于学生的心理运动规律开展体育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

  3.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巧用运动心理学原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运动心理学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其增强运动机能等具有重要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渗透运动心理学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学习氛围,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十分必要和重要。鉴于此,教师要善用运动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相关原理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与竞争感。例如,长跑训练是对大学生毅力以及勇气要求破严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很多学生在进行该项训练的前期,确实能兴致勃勃,雄纠纠气昂昂,但到中途便会有很多学生产生厌烦、恐惧或者想直接放弃的心理。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原理之一“犬獒效应”激励学生重塑自信。“犬獒效应”给人的启示是面对竞争不退缩、主动迎接;竞争前、中要始终保持必胜信念;要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战胜对手。在学生即将放弃时,教师可巧用“犬獒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或者语言鼓励,使学生继续自己的长跑训练,以坚韧的意志以及必胜的信念跑完全程。可见,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运动巧渗运动心理学原理十分必要。

  3.2要运用多种途径加强体育运动心理训练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育运动心理训练是渗透运动心理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心理训练:第一,强化团队精神训练。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教师要通过多元途径轻松实现体育知识与心理学生知识有机结合,而强化团队精神训练是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将某些体育教学内容演变为具有竞争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集体竞争过程中强化团队合作,增强团队意识。第二,强化意志力训练,增强意志力。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体育训练内容不仅繁琐复杂而且难度系数高,学生在锻炼时很容易产生倦怠与放弃心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意志力训练,提高学生体育训练效率。第三,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提升训练。对于任何一项体育训练,强烈的求知欲与自信心都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让学生通过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他人认可等当时提升自信心。第四,抗挫折训练。教师可通过模拟体育竞赛训练、开展直面批评的体育教学等提高抗挫能力。

  3.3教师要提升素质以优化教学方法、策略

  学生良好的运动心理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身,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感染与促进。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增强人格魅力,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爱上体育教师、爱上体育。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活跃、和谐友爱的体育学习氛围,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运行心理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强化运动心理学相关内容学习。教师要想很好地应用运动心理学,为学生营造和谐体育学习环境,就必须强化运动心理学学习,夯实基础知识,提升教学技能。其次,巧用多元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有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竞赛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欲,使其始终保持自信、坚毅、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以全面提升体育训练效率。

  3.4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科学的心理练习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营造活跃体育训练氛围之外,还需要授之以渔,教会给学生科学的运动心理练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必要时进行自我心理练习。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心理练习方法:第一,放松训练法。在紧张的体育训练或者竞赛中,放松训练能极大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训练及竞赛效率。放松训练法包括三步,第一步为肌肉放松,时间稍长;第二步为短时肌肉放松,紧张感消失;第三步是巧用呼吸技术缓解压力。第二,控制思维法。在紧张训练中,很多学生容易胡思乱想,这极大扰乱了学生的训练计划,故可鼓励学生运用控制思维法来改善。首先,学生要对消极的心理进行控制。尽可能地控制消极思想,不使其迅速蔓延。其次,学生要善于在体育训练中培养积极的心理思维。积极心理思想能迅速压倒消极思想,学生要通过回忆以往的成功案例来树立自信,重塑积极思维。第三,自我调节法。学生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缓慢优美音乐、自我激励等方式来愉悦身心,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第四,演练法。该方法是让学生将激烈的正式训练当做完全放松的模拟演练,以此来缓解心理紧张状态,从而促进自身正常水平的发挥。综上可知,随着体育运动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教尝试着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将运动心理学渗透于体育教学,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渗透运动心理学不仅能优化体育教学,更能活跃学生身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与体育精神,这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然,作为高校体育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必须重视运动心理学,并不断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将运用心理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作者:陈建军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游蕴琦.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洪伟,佘宏靓.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发展,2009,01.

  [3]孙辉.论运动心理学在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8,02.

  [4]张红梅.高校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

  [5]孙辉,李宁.运动心理学在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3,02.

  运动心理学基础论文二

  运动心理学主要是探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并探究心理变化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将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羽毛球教学相结合,以讨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山东体育学院2015级研究生羽毛球专选队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等以“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羽毛球教学”等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询了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并整理,为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2.访谈法

  通过对山东体育学院2015级研究生羽毛球专选队教练员进行访谈,了解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运动心理学的首先出现是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父顾拜旦提出的`。在他的倡议下,1913年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召开了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运动心理学进入科学的行列。1920-1940年,苏联、德国、美国等国均对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探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加强了对运动心理学的重视程度,陆续都开展了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了运动心理学会并召开专门会议,同时也涌现了大量的文章和书籍,使的运动心理得以迅速发展。

  三、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访谈法

  访谈法是以某一主题,通过访谈者与受访对象的对话、交流获取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分为结构式访谈和开放式访谈。

  (二)观察法

  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又被称为“现场观察”,是指在自然观察中,研究者在一种完全自然的状态中对被使者的行为进行观察。

  2.实验室观察法

  实验观察法是指将被观察者集中在种特定的实验室中让他们白由活动,或规定一些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对一些特定行为进行仔细系统的观察,观察者可以借助一些设备仪器,通过单项玻璃、摄像机和电视监视器进行隐蔽观察,这叫“实验室观察法”也叫“系统观察法”。

  (三)心理测量法

  心理测量法是指使用心理学家已经编制好的标准化测量工具来进行研究的方法。标准化的个性测验、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焦虑情绪测验等工具都有其特定的测定范围和作用。在采用心理测验法时,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正确地选择测量工具。在使用这些测量工具时,一般要受过专门的培训,或者受过严格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来实施。

  (四)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揭示心理和行为规律的重要手段。它在体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已得到广泛的运用。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任意时间内进行周密的观察,而且运动员别人可以验证,具有科学研究所要求的高度公认的客观性。实验研究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和准实验3种。

  四、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访谈法、观察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在对山东体育学院2015级研究生羽毛球专选队教练员的访谈中,了解到羽毛球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示范法、讲解法以及分组练习法。

  (二)实验研究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几年关于运动心理学实验研究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都有涉及。

  五、结论

  通过整理文献和访谈发现,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羽毛球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相似之处,均采用了访谈和观察法,另外通过实验研究法,以科学实验与羽毛球运动相结合的特点,为羽毛球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对羽毛球运动员的优势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解缤,于新彦.不同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后场球落点判断过程直觉性决策的眼动特征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6):735-740.

  [2] 程勇民.知识表征、运动水平及其年龄阶段对羽毛球竞赛情景中直觉性运动决策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3] 程勇民,金花,梁承谋.运动预期与羽毛球运动水平的相关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3):53-55.

  [4] 王洪彪.羽毛球练习者知觉动作技能认知加工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

【运动心理学基础论文】相关文章:

1.硕士心理学论文

2.心理学论文答辩

3.格式塔心理学论文

4.心理学毕业论文提纲

5.幼儿心理学硕士论文

6.浅谈基础会计教学论文

7.中职基础会计教论文

8.管理心理学硕士论文

9.构建教学平台会计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