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知识新视点》论文导读

时间:2020-11-28 15:26:23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言语知识新视点》论文导读

  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语文知识”的重构,是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主要任务。为此,语文教育研究者和广大语文教师正在做一系列的努力,其中包括由我担任总主编的“语文知识新视点”丛书(10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出)。

《言语知识新视点》论文导读

  在该丛书中,我和韩雪屏先生合作编著了一本《语言知识新视点》,共18章,目录如下:汉语音韵与情绪的表达、汉字的形体与意蕴、汉语数量词的修饰性、词义与语意、词语的形象色彩、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言辞选择与词语变异、比喻的探究、对偶与对仗、辞式的扩展、句子成分的应对性与语序易位、流水句与欧化句、句式的选择与变换、句子的动态分析、复句系统与句群组造、句子语气类型、语体的分类与渗透、非语言因素的表意功能。

  在该书的后记里我们写道:

  大家知道,语言知识教学历来声誉不佳,语言知识“要不要教”“要不要学”,甚至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有一条,就是那些纳入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知识本身就不那么适当。长期以来,所谓语言知识教学,主要是在语法层面的教学,再加上几个修辞格。有研究证实,我们在中小学所教的语法,不尽符合汉语的语感;我们在中小学所教的修辞,基本上“被扭曲成平庸的技术操作”(刘大为语)。

  要恢复语言知识的声望,要有效地发挥语言知识的作用,我们以为关键是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对语言知识进行除旧纳新的改造。

  对语言知识进行除旧纳新的改造,方向之一就是转向言语知识。

  在该书编写之初,我和韩先生就商议了几条“原则”:(1)因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明确“不以语文知识为考点”,这本书反倒可以解放一点,体现出较大的探索性。(2)文化贯穿始终,语言知识凸显汉语特点。(3)语境贯穿始终,不孤立地讲知识,知识讲授与选文阅读和写作实践结合,着力于学生构建个体知识。也就是说,我们抱有“转向”的意图,事实上起初拟订的书名也考虑过用“言语知识新视点”。

  但是在进入章节拟订和具体写作之后,我们发现事情比预料的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在那本书的后记里,我们交代:“一则,毕竟不是语言学本行,撰写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要将所学融会贯通再用消化过的'语言表述出来,看来是现在力所不能及的。第二,语言学的整体知识状况并不见佳,当我们真的要找某一专题的材料时,每每发现语言学著作里只有一些残片断瓦。”要成规模地建设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言语知识,看来尚需时日;我们自身的学养和我国整个学术界的准备,都还有很大的距离。于是我们退回到了“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语言知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感,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对祖国语言的深刻认识,本身就应该是语文素养的有机构成,它不但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而且也是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所必需的。

  但向言语知识的转向,构建适合于新课程的言语知识,显然是重要而且迫切的。如何在现有学术条件下促成言语知识的建设,是我们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韩雪屏先生在本期发表的《言语知识新视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的。

  我觉得,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对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言语知识作蓝图规划,不如看成是一种吁请——吁请学术界、语文教育研究界的同仁以及广大的语文教师,积极地投入到言语知识的建设这项大事业中来,为改善我国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实质性的贡献,我想应该是两个方面:

  一是“行”。这篇文章对目前学术界、语文教育研究界所具有的“言语知识”做了概要的近乎全景的描绘。所列举的“言语知识”,对当前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来说,有些可供除旧,有些可资纳新,有些可引导知识的进一步开发。那么我们就不能满足于“知道”,而要进一步学习相应的内容,并实际地将它们用于语文教材的编制和语文教学。

  二是“研”。从文章所提供的情况看,我国关于言语的知识状况其实并不乐观。所列举的“言语知识”,有些可能并不适用,有些可能实货有限。比如对文章体式,仅仅局限在修辞学的研究而将书卷语体分为科学语体、政论语体、事务语体和文艺语体,这恐怕不解决问题。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绝大部分是所谓的“散文”,根据南帆的研究,“散文的首要特征就是无特征”①,“散文含有反文类倾向”②,这里面是怎么回事,恐怕需要研究。潘新和说,“阅读和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③,那么将“文体不拘一格”“边界完全消除”④的“散文”作为中小学生写作练习的主要样式,这里面有没有悖论在,也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诸如此类,我们可以从文中发现许多可供研究的课题。

  言语知识的建设目前只能说刚刚起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参考文献:

  ①②④南帆著《文学的维度》第四章《文类》,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278页、279页、277页。

  ③潘新和《语文课程“语感中心说”之浅见》,《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8期,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