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体验教学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时间:2020-11-30 17:32:03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试谈体验教学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认识有两种:理性的解析式和感性的体验式。学生则更善于通过感性的方式,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论认为:教学要让儿童在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经验,通过儿童的亲身活动来进行体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多一点体验,少一些说教,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通过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能力是新教材反复强调的一个教学理念。

试谈体验教学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上如何渗透这一理念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给学生多一点体验的空间。

  一、情境体验,寓教于乐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课堂教学的实践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以《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课为例,我在课上准备了几种商品,分别是没有说明书的药品、过期的牛奶、缺斤短两的糖果,把学生分成三大组进行体验活动,要求其分辨哪种商品是合格的,并说明理由。结果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学生们不仅发现了药品缺少说明书,还发现了这盒药品曾被启封过,甚至还发现这盒药品少了一袋小包装;牛奶不仅过期,还被发现生产日期已被涂改(当然这些都是我事先设计好的)。由于这一体验活动,平时上课的沉闷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学生们一个个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其中,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当发现一个问题时,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完全不同于以前的表现。

  又如,七年级思想品德《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我设计了一个和学生一起做手工剪纸的情境体验。普通的白纸、红纸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一张张生动的脸谱,有喜有怒,有惊有惧,喜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怒的时候头上冒起了火苗,学生们异常投入,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的创作,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理解了四种情绪及它们的特点。

  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游戏,能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学生就会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例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好像在玩,在玩的过程中又在体验,而知识在体验中自然形成。

  二、角色体验,设身处地

  这类体验更适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新教材的又一重点。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学习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认识到其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八年级思想品德《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一课为例,要求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角色互换,我就给学生安排了一个“空椅子游戏”:准备两把椅子,自己坐在一把椅子上,想象对面的空椅子上坐着与你发生冲突的人,从自己的角度看冲突,你是怎么想的,把你想对他说的话全都说出来。然后坐到对面的椅子上,扮演那个与你发生冲突的人,替对方说话,为对方辩解,体验对方的情感。依此轮流扮演自己和他人,直到能充分地体验对方的情感、理解对方为止。

  这一体验可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进入设身处地的境界,帮助学生理智地分析冲突,有效地解决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体验中学生的心理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发展。有这样一句英语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角色体验”的作用显而易见。

  三、实验体验,潜移默化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采用说教的方法难以促使学生理解理论,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失去兴趣。如果采用实验的方法则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理论的真实性。

  以八年级思想品德《合作!竞争!》一课为例,教材写到:“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可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有点遥远和陌生。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我在课堂上按资料介绍做了一个“逃生实验”:桌上放着两个容器,每个容器里放着几个假人,假人用细线拴着,容器的口很细,每次只能通过一个假人。每组选出两个代表,分别组成两个临时小组,每组的每个人手持细线。实验开始后就往容器里注水,10秒钟就会注满。在这段时间内能把假人全部拉出即“逃生”成功。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都非常好奇、兴奋,细心地观察、合作设计“逃生”方案。实验结束后,我让同学们讲讲自己的体会,同学们都非常踊跃地发表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并一致认为:我们在竞争中需要合作;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结果。实验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学生的体验还很深、很远……

  四、实践体验,水到渠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大家也都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由生活转化为知识,而后用知识去认识生活的过程,任何脱离生活的教学都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有限的条件下,教师要尽可能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所学知识、兴奋点、疑问点均能伴随学生走出教室,融于学生课外生活中。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内在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以初三《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一课为例,环境问题是我国也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为了说明我国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教材列举了大量的数据,但数据是死的、枯燥的,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于是在教学前,我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垃圾发电厂进行参观(这是一家焚烧垃圾发电的工厂)。当学生还没进入工厂时,就看到了进进出出满载垃圾的车辆,闻到了阵阵强烈的臭味,每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自己的鼻子。进入工厂后,同学们看到的是一堆堆如小山般的垃圾,还有许多全副武装的工人对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将可利用的垃圾送入焚烧,不可利用的则被车辆运出去进行填埋处理。参观后我组织学生结合课本展开讨论。因为经过了亲身的参观,学生体验非常深刻,每个同学不仅对环境问题有了感性认识,还加深了对环境问题的理性认识,从内心深处领悟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技术在治理环境问题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我想这样的认识过程是水到渠成的,也是非常深刻的。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事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实践证明,知行合一的实践体验,有利于把理论和实践、把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把教育思想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开发学生的内在素质,优化学生的外在素质,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思想更成熟,心理更健康,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愉快中进行学习;体验式教学优化了学习过程,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多一点体验的空间,思想品德课的魅力才能展示,教育也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