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思路论文

时间:2020-07-01 15:19:50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思路论文三篇

  篇一:

  1、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和使命

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思路论文三篇

  远期目标和核心的使命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大学青年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参与锻炼良好习惯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从而推广到全民运动和阳光体育的建设,普及热爱运动、定期锻炼、终身体育的生活理念,达到改善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要实现并完成体育教育的真正目标和使命,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发展,现在教学模式的已经逐渐从旧有的僵硬体制中走出,实现了学生的自由选修和配合学分完成课程的方式,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仍有需要改进和发展的空间,未来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其目标和使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方法等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达到真正的锻炼效果,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长期并终身坚持体育运动的良好生活习惯。

  2、现今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已经进入到了学生选修和学分制度相结合的发展阶段,既能用规定完成的总学分来引导和把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又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弹性,实现学生自由选课、择时、择师的自主学习。

  2.1、课时安排

  许多高校对体育教学的安排通常是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为必修体育自选课程;三、四年级是自由选修体育课程,也可以不选修。在第一阶段时,保证每周有两个课时的体育教学,一般一学期至少保证30课时的体育锻炼。这样的安排给与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性,保证了高年级实习和找工作的闲暇时间,又能强制督促学生在入学后保持基本体育锻炼。

  2.2、课程内容

  现在高校已经开展了多种体育项目供学生自主选修,从大类来说,有球类、舞蹈、武术以及新加的定向越野;从小类来看,相比以前传统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又引进了垒球、网球等新潮体育项目的教学,舞蹈也分为拉丁舞系、健美操、扇子舞等,武术既有代表传统文化的太极,又有易上手的散打。同时临近夏天时会增加游泳课程。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吸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满足学生增长的多层次的需要。同时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专业运动项目训练是最主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占小部分,同时日常身体素质锻炼也占一定比例。

  2.3、学分与考核

  采取学分制,能把握学生学习的大致方向,并且保证学生完成学业。对于体育教学,则是对应课时分配学分,同时通过选修和学分完成制,给学生选择体育教学的主动权。在考核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划分考核重点,有所选体育项目的训练效果考核,适当的相应理论知识考试、身体素质检测指标和日常普通运动形式的考查等。充分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的联合培养,有助于提醒学生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日常的运动锻炼。

  3、大学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3.1教学目的不明确

  从自由选修和学分制度中,可以看出高校对体育教育仍停留在以教为主导,以强制性学习为基础的阶段。只是把体育当作一门课程看待,沿用的是老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上也没有体现出大学的特色,有的课程安排也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要。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使命,不能实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

  3.2竞技体育发展慢

  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不够,有时只是进行简单的跑步和准备活动,很少普及有效的体育理论知识,教授实用的体育技能,使得体育课氛围散漫纪律松懈,学生不重视也不参加,很难选拔出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同时对竞技体育的重视不够,没有恰当的选拔机制,也没有举办相应的竞技比赛进行宣传、筛选以及提高学生兴趣。使大学体育不能担起竞技体育的重担,不能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和激情,也不能选拔优秀的运动人才。

  3.3教学资源用具少

  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利用的教学资源少。当进行理论讲解时,主要是引导看书背知识;当进行实战讲解时,则是示范和训练。这样教学缺乏活力和吸引力,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学用具的缺乏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不能保证学生锻炼的充足时间和运动量,同时也影响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3.4改革创新力度小

  满意于现在大学体育教学的模式和现状,不重视大学体育的长远发展,改革力度小,创新思维弱,不能满足人们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更高要求,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现今高校体育教学采用自由选课制度和学分完成制度,仍处于发展改善阶段,不能当做最后的模式而停滞不前,不能闭门造车不去了解国外大学体育建设与发展,从而看不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对教育目标的实现。

  4、国外大学体育教学的状况

  在国外一些高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或放弃必修体育课程,而且对于体育教学是开发式课堂,主要是健身类课程,有些课程面向的人群不仅仅是大学生,还有与大学关系密切的人群,同时对多数大学体育课程要收取相应教学服务费用。可以看出国外的大学体育教学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别是步入21世纪,世界各高校都在减少大学体育必修课程,因为在1962年国际大学体育联盟就提出反对大学开设体育必修课,理由有(1)是中小学己经进行了充分的体育教学,大学应该强调与应用和实践;(2)大学是传授知识和研究应用的场所,是高等学校而不是初级知识教授的地方;(3)在体育教学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或成果,不适用于作为大学专业课程。所以取消必修课的强制性,转为新型的辅助课形式是大学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5、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5.1俱乐部模式的简介

  大学体育俱乐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此代替大学体育课程,承担体育教学的任务和使命。俱乐部的词典解释为:进行社会、政治、文艺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大学体育俱乐部就是把俱乐部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内容安排等引入大学体育教学中,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重大转变,改变强制的必修课形式,同时教学对象面向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更为开放和宽松的氛围和场所,在校园内外进行较为自由的各项体育锻炼、运动比赛、日常健身、体育娱乐以及体育文化交流等。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根据学生需要开设更丰富多样的运动形式和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运动,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和培养终身体育的使命。

  5.2改善设施提供器械

  要实行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首先要提供配备完善设施的活动场所,充足的运动器械和教学用具,这保障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学校要重视对硬件设施的购买与维护,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场馆设施,同时要配备好齐全的专业器械或用具,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为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后勤保障。

  5.3部门构建与管理方式

  大学的体育俱乐部由各类单项俱乐部组成,然后是各级管理人员主要由学生自愿担任,类似于社团形式,然后是外聘的教练员以及优秀学员担任的助教人员,下面则是各俱乐部会员。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要实现学生自主形式应该参考学生会以及大学社团的管理模式,整个大学体育俱乐部建立成联盟形式,实行主席负责制,由学生担任主席和主席团负责人,教师作为辅助和引导者,整个联盟可以下设各个职能机构如办公室、财务部、后勤部、策划部等,然后另一方面又包括了所有登记注册各项具体运动的单项俱乐部。俱乐部各个负责人员均从各个俱乐部的会员中选拔,参与整个俱乐部的管理和运作,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培养领导能力。

  5.4推行教员会员制度

  对于非管理人员的俱乐部成员则采取会员制度,须办理相应的俱乐部凭证,以此可参加相应俱乐部的活动。这样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尊重其自主性。同时要制定出相应的会员管理制度,明确会员在俱乐部内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对项目训练、比赛活动、文化交流的参与度规定和要求,适当约束会员的行为又保障其接受训练、享受运动的合理要求,维护体育俱乐部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对于高级会员还要求参加严格的训练和竞赛,并且参与到俱乐部管理,训练计划的制定中,同时加强与教练员和管理层的交流合作。而对外聘教练员,必须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体育执教资格,同时要保持在俱乐部工作的时间,要有专业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提供安全合理训练的保障和技术支持。

  5.5活动安排与奖惩制

  俱乐部的活动安排要适当,既要有日常的训练,又要有竞技和娱乐型的活动安排,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体育魅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比如定期举行俱乐部联谊增进友谊和交流,或者划定一个月为体育文化月,举行各类体育项目的竞技比赛和汇演,让学生和教员充分融入到自主锻炼积极参与体育的氛围中。在俱乐部管理中还要注重对教练员、助教人员以及会员奖惩制度。对于优秀的、积极参与的、有明显进步的会员要及时进行嘉奖,同时对教练员和会员之间进行双向的评价方式,更为公正公开地评判每个成员的学习和教授。提高俱乐部整体的凝聚力,加强成员间交流和沟通,创造更好的体育氛围,以实现对终身体育的培养和全民运动的推广。

  篇二:

  1、体育课程项目化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1.1、根据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来制定体育课程项目化的体系结构

  长久以来,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科教学为基础的,学科教学的体系结构是学校根据学科内容的逻辑顺序进行分类的。从教学上看,学科的结构体系是与学科的教学性能相结合的,所以学校对于学科性能的定位是以培养专业的学术性人才为主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科课程对于教学的主导作用[2]。体育课程项目化是以课程的工作体系作为基础的,而工作体系就是指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任务,学校需要按照其工作的特点与属性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达到职业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工作内容与工作顺序相互结合所组成的任务体系。该任务体系是以各个职位间的工作任务的联系性作为基本逻辑关系的。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工作的专业知识都是依赖于工作体系而存在的,所以学校在进行体育改革时,工作的实际操作将成为改革的重点依据。

  1.2、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体育课程项目化采用的是知识表征的形式

  根据以往的调查显示,知识的掌握与课后的联系对于未来的职业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足够多的专业知识,并且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反复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所以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知识的储备”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体育课程项目化的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工作任务与知识的掌握结合起来,以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工作问题为情境,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性[3]。

  1.3、体育课程项目化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有着促进作用

  体育课程项目化是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教学模式,它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变成了实际的操作者,让学生把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进行了统一,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

  2、体育课程项目化改革实施途径

  2.1、体育课程项目化的课程设计

  科学的体育项目课程是要预计到课程的内容是否能够与实际的工作相符合,所讲到的知识是否能全部被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所以学校在进行体育项目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进行分析,并且将项目进行细化。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项目化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实行的是“绑定式”的体育选课。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健全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原来的课程上,开设了新的专项课程,例如武术、网球等。

  2.2、体育课程项目化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学校实施了选项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针对自己的喜好与特点进行选课,而且还能够同时进行多门课程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选项教学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迫使老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寻找到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体系。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建立在体育项目的专项训练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地组织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且要求学生根据其兴趣组建体育俱乐部,俱乐部的参与情况将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有关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建立相关的俱乐部规定,并且把学生的参与情况记录到学生平时成绩中,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从而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

  2.3、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程和组织形式

  学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体育类型、课程设计以及教学形式。在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时候,教师与学生都将被作为课程改革的主体,促进课程改革的进行[4]。现在,大多数的高校都想要打破体育课程教学的单一模式,建立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基本需求为基础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而且还要根据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4、发挥研究性学习在体育课程项目化改革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还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大学体育课程项目化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在教学理念上有了较大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挖掘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是体育项目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并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5、加强教法改革,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由于传统教育太过死板与单一,学校应将教学模式进行改善,使其变得多样化与个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应当将体育项目的训练方法和联系技巧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从而反映出学生的训练情况与学习态度。成绩评价体系具有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体育素质的作用,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能、体育知识、生理情况等。

  3、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主要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将健康运动知识、体育项目训练技巧及相关原则、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终身锻炼的观念,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项目化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练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念。大学体育选项课项目化改革应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组织形式、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有效的新型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篇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2010级选择形体课的242名女生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没有明显的认知障碍和运动缺陷。教学内容为健美操跳跃组合、艺术体操和把杆的组合练习。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和书籍,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实验法设立测试指标:800m、立定跳远、克托莱指数、坐高和体前屈。800m和立定跳远是我校规定的统考,时间安排在每学期的第12周;克托莱指数、坐高和体前屈第一次安排在第一学期的第2周测试;第二次安排在第二学期的第17周测试(每学期教学时间为18周)。实验组:课堂教学中,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理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的内容,每节课的练习有时间和强度的要求。课后要求学生选择自觉进行有氧慢跑和柔韧练习,每次不少于0.5h,每周不得少于3次,每次体育课前进行统计;或选择形体俱乐部活动,每周两次,每次1h左右。对照组:随机抽取羽毛球、乒乓球和健美操三个班级,获取期末立定跳远和800m两项机能指标与实验组相对比。(3)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实验结果

  (1)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后,进行测试结果的前后对比,立定跳远、克托莱指数、坐高和体前屈四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800m两次测试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统计结果见(表1)。(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立定跳远有显著性变化,800m与健美操组相比有差异(表2)。

  3、分析讨论

  3.1、运动处方教学对身体姿态的影响

  形体塑造应包括两方面:体型的改变和优美姿态的培养。现在流行的方法有很多,如:芭蕾形体、瑜珈形体等。不同的人群形体训练的内容、方法也应不同。改进体形有以下三种途径:(1)通过增加肌肉的同时增加脂肪,使瘦长型的人丰满起来。(2)通过增加肌肉的同时消耗脂肪,使肥胖型的人消瘦下来。(3)通过局部肌肉的运动压挤脂肪层,使局部松弛的皮下脂肪紧缩起来,并出现肌肉块垒。运动处方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所进行的教学。根据健美体形的评分标准,身高-体重的数值:不及格:95分以下,110分以上;优秀:95~100分;良好100~105分;及格:105~110分[2]。本研究组的学生90%都在及格以上的范围,说明本组大部分学生的体形都符合标准,课的主要目标和内容设计应重点考虑改变身体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和姿态的培养方面。大学体育形体课是属于体育课的范畴,在教学中以健美操、艺术体操的徒手和球操组合练习;最终的目标是塑造优美的“三围”和“曲线”;通过静态、移动、转体、跳跃等不同身体状态,培养优美姿势提高动作表现力,达到矫正不良的身体姿态,培养和强化优美姿态的目的,通过不同节律的运动,以强化运动技能的形成。姿态是指身体的'姿势状态,分为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姿势是指人体身体各部位(肢体、头、躯体)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或称存在于空间的人体状态。优美的姿势应该是使身体各关节处于充分伸展的状态。决定关节活动度的因素有三方面:关节的结构因素、原动肌的收缩力和对抗肌的伸展性[3]。许多学生因长年的伏案苦读,不注意姿势的正确,养成了驼背、耸肩等不正确的姿势;具体是指肩关节的活动度和脊椎的正常生理弯曲度受限。其原因是由于原动肌(主要是指伸展肌)的收缩力和对抗肌的伸展性能力缺乏,我们要靠柔韧性练习提高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靠肌肉的动力性和静力性的练习提高伸展肌的收缩力量。为此,每次课安排了7min的按节律进行压腿和压肩练习,并要求课后每天进行练习。运动动作的正确与精确地调动运动单位有关,正确姿势与不良姿势相比,正确姿势调用了原来没有调用的动运动单位,完成动作时的正确、优美应该是对学生学习的主要要求。上体优美的姿势是头正、沉肩、挺胸、立腰。上课时在各种练习中通过视觉(镜子)、听觉(教师语言)和本体感觉(教师帮扶学生)等多渠道的信息传入,使学生的身体在静止、移动、转体和跳远状态下,按上述的要求来调节上体的肌紧张,使动作完成的正确优美。在坐、立、行中上体优美姿态的维持还有一个姿势控制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讲解并让学生体会正确的上体姿势,在压腿练习时采取四拍压四排控(三位手);在行进间跳跃练习时,不安排手臂动作,只要求扠腰完成,每一个学生练习前教师给予本体感觉强化正确姿势,同时要求她们平时注意正确姿势,养成好的习惯。表1显示学生的坐高和体前屈有明显进步,体前屈的进步说明柔韧性练习起到了作用;两次坐高的测试教师均没有提示语,说明许多学生养成了正确优美的上体姿态。

  3.2、运动处方教学对克托莱指数的影响

  克托莱指数可由体重(kg)/身高(cm)×1000获得。该指数常用来反映人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表1显示克托莱指数有显著差异。大学生青春发育期已经基本结束,大多数身高不再增加,克托莱指数的减小说明每单位身高体重相当减少。可能是由于运动干预后控制的较好的结果。

  3.3、运动处方教学对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

  立定跳远能力是反映下肢的爆发、腰腹肌力量和上下肢的协调能力。爆发力是指肌肉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迅速强有力的收缩产生最快加速度去克服阻力的能力[4]。爆发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大力量[5]。人体的肌纤维分两类: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快肌纤维收缩的力量大,动用快肌纤维多的运动才能有效地发展最大力量。由于快肌纤维的兴奋阈值高,只有在大强度的刺激时才能动用[4]。形体课教学中安排的行进间跳跃练习和健美操组合练习是为了发展最大肌力。极短的时间迅速强有力的肌肉收缩,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运动单位的调用和控制能力。形体课的所有组合练习都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的,在音乐上我们进行了时间和节律的重新设计:每个组合的编排控制在5min左右,在新授课上,为了能保证学生5min左右的单个动作练习,用计算机对音乐进行重新编辑,作单个动作音乐的重新组合,期望能提高学生有氧氧化系统的能力;由慢到快改变音乐的节奏,提高神经肌肉的转导速度,强化运动技能,同时也可提高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发展爆发力。可能是因为以上的努力,如表1所示,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更进一步验证教学方法效果,对立定跳远成绩,我们随机选取了乒乓球项目学生并与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2所示第一次立定跳远成绩与乒乓球专项组的对照,形体班学生的成绩就高于乒乓球班的学生,是因为第一次测试安排在第12周,12周的练习已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变化,也体现了本课练习方法的优越性。

  3.4、运动处方教学对800m成绩的影响

  表2显示,800m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在0.01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方法不能有效地提高800m成绩。对800m项目,我们随机选取乒乓球、羽毛球与健美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3、4)。表2、表3显示800m与乒乓球专项组和羽毛球专项组的对照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三个组的练习方法都不能有效地提高800m成绩,或说明三个组等效地提高了800m成绩。表4说明健美操课的教学比形体课教学更能有效地提高800m成绩。依据能量连续统一体的理论,800m主要的供能系统是乳酸能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各占50%的比例[5]。持续训练法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有效方法,美国的库珀(Cooper)提出的标准是:运动时心率达到150次/min,并至少维持5min[6]。课的最高心率是180次/min,课上练习时间的安排和课后对学生的要求都符合上述的要求。本课主要目标是放在姿势的矫正和培养上,姿势反射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肌紧张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证和改正身体在空中的姿势[7]。姿势与牵张反射有关,肌紧张称为紧张性的牵张反射,是指缓慢持续的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课的内容设计以强度较低的动作练习为主,强度较大的健美操练习占1/3左右,这样就不能锻炼到乳酸能能系统和磷酸盐系统,所以练习练习只是提高了有氧氧化系统的能力,只占提高800m成绩总效果的一半,这可能是800m成绩不能有效提高的原因。

  4、结语

  本研究说明,通过控制专项练习的时间和强度能够达到提高身体素质指标的目的;课上、课后相结合的练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身体形态。身体的围度更能反映人的形体状况,但围度的改变是通过降低体重或改变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增加肌肉块垒来实现的,需要经过有效的系统训练。本研究样本的人数较多,训练的有效性难以保证;每周只有一次课,课后的自我锻炼难与控制,所以没有设立围度指标,在今后的小样本研究应加以重视。

【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思路论文三篇】相关文章:

1.大学美育思路论文

2.传统茶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新思路分析论文

3.媒介教学论文:新时期大学生媒介教学思路的论文

4.网络会计发展走势及思路论文

5.大学体育教学哲学精神论文

6.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定位论文

7.高校古文吟诵教学思路论文

8.英语启蒙教学思路探析论文

9.成本会计的作用及发展思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