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0-07-05 16:44:29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探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要仅仅围绕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一宗旨展开,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教学技能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探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双创;创新能力

  一、重塑大学物理实验教育目标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创新能力教育目标主要存在阐述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要明晰创新能力教育目标,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含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要素。其中,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创新需要的是富有活力的知识,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被快速而有效提取,并创造性地使用高质量的知识。而创新思维是发现新问题、形成新想法的认知加工过程。创新人格是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主要表现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勇于探索;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广;人格独立,不从众,不轻信;专注力强,不易受周围干扰。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体系中应从知识与认知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这三个方面分层次具体阐述创新能力教育目标。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作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手段,体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另外,教学评价还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师和学生会根据教学评价标准,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方向。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内容上以客观题为主,强调答案规范化、标准化,缺少主观试题,没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利于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方式上缺乏多样性,多以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传统评价方式多以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忽视综合能力导向的教育目标设置,直接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结论正确与否,整个实验过程只是机械地按照书上的步骤操作,缺少怀疑和探索精神,课堂参与度不高,阻碍了学生创新性的发展。“双创”社会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一要进行终结性评价,笔试要加大主观试题的比重,不完全以标准答案评价学生,同时还要增加“操作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动手能力;二要进行过程性评价,把学生在平时实验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例如是否提出新的实验方法,是否质疑实验理论或结论,是否设计实验改进方案,甚至是否爱护仪器,是否有良好的实验素养等)纳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并进行细化,形成易于操作和把握的具体指导方案。

  三、培养合格的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自身的素养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教学改革的贯彻实施和成效。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性,首先要打造一支学术过硬又懂得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

  (一)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

  当前由于只有少数高校教师是师范院校毕业,大多数教师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而且高校对教师的评价过多地集中在学术水平上,往往把发多少SCI和EI文章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指标,导致高校教师只知“教书”,不知“育人”。“双创”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只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提升教学能力,从学习“如何教”转变为“如何促进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精通育人之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此,相关职责部门除了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外,不妨把教学技能纳入教师评价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高校教师的心中。

  (二)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

  “双创时代”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一是师德方面,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身心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二是学生培养方面,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创造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会聆听学生的“奇思妙想”,发现其中闪烁的创新光芒,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实验理论的真伪,对书本上的知识,保持怀疑的批判继承态度,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适当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提供科学研究的平台和帮助。

  四、建立研究性教学模式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主要教学模式是,教师首先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如何操作,实验有哪些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同时教师答疑。此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阻碍了学生创新性的发展。教学中,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操作,以完成实验任务为目的,缺少学习热情,课堂投入度不高,课堂气氛僵化。为了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教师不妨把整个教学任务分割成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多个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最终完成整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阶段,教师根据任务的特点可以采用提问、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和实验论证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学中,提问尤其重要,根据教学需要,教师的问题既可以是具有指向性的,引导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可以是给学生设置障碍的,加强思考的深度。还可以是开放性的,扩展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要以研究为基础,强调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建立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究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知识,提升能力,不断积累方法与经验,获得成功与失败体验,形成创新意识,最终得到成长和发展。

  五、注重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

  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监督与指导下,小组每位成员承担一定的工作量,经过所有人共同努力,最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分工明确,根据能力给每位小组成员分配任务,使每个人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完成任务,既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又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空间,体现个性教育。由于小组之间存在激烈竞争,为了完成共同目标,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心会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二是合作交流,不同于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之间是平等关系,在友好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每个人都敢于发表自己想法,聆听他人见解,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主体性得到发展。通过与他人交往,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积累学习经验,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特别是在研究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尤为重要:一是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复杂的实验任务之间矛盾,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二是培养学生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三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需要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全面人才。四是创新的需要。创新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不同个体的分工合作,不同观点、想法相互碰撞。学生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形成新想法的过程。综上所述,“双创”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要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要进一步转变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要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思维能力;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梅红.创新支持是否改变了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行为[J].复旦教育论坛,2015(6).

  [2]吴淑芳.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12.

  [4]郑清春.高校创新教育的内涵、问题及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

【探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1.双创下的大学物理实验师资培训论文

2.浅谈CET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论文

3.司法背景下的民法教学改革探究分析

4.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的政治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

5.计算机辅助大学物理实验分析论文

6.《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7.素质拓展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

8.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反思论文

9.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途径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