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现实问题分析的论文

时间:2020-07-26 19:13:38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学校德育现实问题分析的论文

  1遭德教育在目前学校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犹如鸡肋

学校德育现实问题分析的论文

  众所周知,良好品德的养成是有条件的,其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道德教育在学校教学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但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学校交给学生的,大都是纯而又纯的书本理论,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学生在走向社会后,不得不重新认识社会,以新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社会,适应社会。因而,在这个衡量和适应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违反道德常识的行为举动。所以,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就必须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方面加强合作和交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不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将两者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的飞跃。面对道德教育缺失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我们不仅要问,是学校的德育教学方法错了呢?还是学校的德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还是我们对德育的认识不够?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不得不使我们重新认识和定位目前我们学校所采取的德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的德育教育没有和社会结合起来,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交给学生的只是书本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起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目的,使得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学生带着这些理论步人到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是必然的,他们也必然在心里嘀咕:社会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怎么和老师在学校里面说的不一样呢?这也难怪我们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步人社会后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跨越学校德育教学和社会之间的鸿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脱离现实是德育的最大障碍

  目前,许多在高校从事德育教学工作的老师都意识到,德育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校里的理论和社会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校和社会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实体,但是在这种实体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学校的德育教学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2.1学校德育内容和学生成长规律相脱节

  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现在学校的德育内容,从党和国家的要求角度考虑的多,从学生成长的特殊需要考虑的少,政治教育的内容远远超过学生渴望得到的人生观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等内容。

  2.2德育教育内容理论化太强.缺乏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

  我们知道,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这样的理论是“纸上谈兵”,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要使这样的理论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使德育的内容通俗易懂,便于领悟和实践,不能一味的讲一些高深的犹如“天书”的理论,那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只能是昏昏欲睡了;当然,如果一个理论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理论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是注定要走向死亡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理论要与时俱进,以一些新的、感人的、具有时代感的内容和事例充实德育教学内容。这样不但使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同时,更能深深体会到真实社会的一面。

  2.3德育教学方式落后.不能引起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学校的德育教学,基本延续了以前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考试的形式化,引不起学生的重视,更不要说让学生在德育的课堂上感悟到人生的许多东西,学习到如何做人的道理。

  3跨越学校德育与社会现实的鸿沟,实现德育的真正目的

  德育教育不能固步自封,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充实德育的内容,并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这就要求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增强自觉性、科学性,减少盲目性、空想性,研究当代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研究影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以社会现实为“风向标”,源于现实的同时,更要高于现实。针对学校德育和现实社会相脱节的现象,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德育教学应以社会现实为“风向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离开人的需要,黄金和泥土除了其物理性质不同之外,别无差距。”脱离当代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德育也就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就不会得到学生的关心,这样的德育也就只能是建在沙滩上的海市屋楼。因此,学校德育必须研究当代生活,以现实为“风向标”。具体地说:首先,设置合理的德育内容,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德育内容是指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思想道德观念、原则和规范体系。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逻辑结构,道德教育的'内容确实很难与社会实际问题一一对应,也不可能学到了就能立刻在社会上派上用场。目前,我们的学校德育传递的通常是经过层层过滤、筛选的纯而又纯的做人道理、基本原则和完美得道德典范,呈现给学生的只是美好、善良、非真实的一面。然而真正的社会现实,并非学校德育教学中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单纯,他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冲突的世界。所以说目前的德育,是不切合实际的,这样教育的结果会导致一些学生以理想的态度去对待现实社会,而不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面对。其次,发展和创新德育新的理论和思想,解决学校和社会之间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创新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更是盲目的。目前,我国的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改革与竞争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发展迟缓、变化呆滞的状况,道德教育也应在激烈的竟争中不断改革、创新、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德育发展理论,不仅要以现代社会的实践为基础,而且要以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和研究为支撑。因此,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社会变化,思考、研究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并做出正确的回答和说明,这是我们广大从事德育教学工作者的新任务,新课题。只有创新和发展了的道德理论,才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的力量之源。

  第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使学生具备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火眼金睛”。道德判断是指个人运用已有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认识,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是人们对自己、对他人的道德行为形成正确倾向态度的前提,也是道德行为的伦理根源。道德判断是一种能力,懂得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不等于就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因此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识别、分析和澄清价值观的框架,甄别、选择、判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只有在这样的反复教化和磨练下,学生甄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提高了,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中,才不会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有利于顺利的走向社会。

  第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认识社会,从而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三者是统一的,而统一的关键,在于通过道德情感的终结,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当前,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脱节,“愿扫天下,而不愿扫一室”的问题,已成为大多数青年学生最容易犯的思想问题。哲学家杜威曾指出:“使儿童认识到它的社会遗产的唯一方法是让他去实践。”要使学校里面的“好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好公民”,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对社会的认知,离不开社会生活的磨练。只有把学生从课堂和书本的狭隘天地里解放出来,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参与社会,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实践中去接受考验,才能使出生时不适应社会生活的“自然人”成为崭新的“社会人”。只有把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德育真正面向社会,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服务。

  第四,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这其中包含的有很多内容,比如培养良好的个性气质和性格;有健康的情感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承受复杂社会环境影响和适应现代人际交往的心理素质,能自觉调节心理过程,排除心理障碍,保持心态平衡等等。虽然目前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但是很多学校已经开始设置学生心理咨询室,专门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更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的辅导,使他们拥有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思想道德观,才能实现我们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学校德育现实问题分析的论文】相关文章:

1.哲学如何面对现实问题的论文

2.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论文

3.关于教育论文写作分析的论文

4.关于保险分析的论文

5.生态视角下学校德育管理观的变革毕业论文

6.HRP环境下财务分析的作用分析论文

7.浅议财务分析的应用论文

8.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分析论文

9.营销管理的效益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