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学院环境研究论文

时间:2020-08-04 13:42:11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学院环境研究论文

  摘 要: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本文旨在对专业教学团队的生态环境(即团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环境优化策略,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一套生态环境优化参考模式。

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学院环境研究论文

  关键词:教学团队 外部环境 优化方案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探索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高职院校在完成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确立后,逐步将工作重心转到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上来,尤其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一、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的学院环境要素

  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理论,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生态环境是指能够确保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生存发展、展示才华和实现价值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的总和。根据专业教学团队生态环境各个要素的主体不同,我们将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生态环境归结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团队自身环境。我们认为高职教学团队学院环境要素包括了文化理念要素、制度机制要素、教学资源要素和服务平台要素。

  1、文化理念要素

  学校文化是立校之根基,体现了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学校文化核心要素由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和办学理念组成。它为教师的精神世界和教学团队发展提供养分,文化要素成为专业教学团队成长的沃土。

  2、制度机制要素

  管理机制的制定必须以团队岗位价值、能力水平、业绩贡献为导向,以形成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机制要素包括院系二级管理机制、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培训名师评定及奖励办法、团队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职称评审机制、人才引进机制等。机制要素成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动力。

  制度要素包括薪酬分配制度、教研科研资助制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教师进修培训制度、教师下现场锻炼的有关规定、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专业教学团队评审制度等。制度环境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刚柔相济的管理方法,确保教学团队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制度要素成为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保障。

  3、服务平台要素

  服务平台要素是指学院为专业教学团队提供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咨询平台。专业教学团队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要达到提高教师技能和科研水平的目的,从而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学团队。服务平台要素成为专业教学团队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4、教学资源要素

  教学资源要素包括实践场地、活动场所和网络信息平台。学院要为专业教学团队提供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所必需的基于企业环境的实践场地,提供教研教改探讨的活动场所,提供获取专业建设和教科研资源的网络信息平台。团队成员要通过实训场地的建设、实训项目的开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提升硬实力;充分利用活动场所和网络信息平台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讨,提升软实力。教学资源要素是专业教学团队教科研实力提升的平台。

  二、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的学院环境分析

  1、文化建设重视外延建设,忽视内涵建设

  学校文化作为教育改革的深层决定因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的成长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好坏,取决于学校文化这块“土壤”的支持。然而,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更多地受到办学规模扩大的影响,学校将更的精力用于征地、建楼、实训场地建设等硬件建设上;而学校的软件建设特别是理念建设、制度建设仍沿袭中专的老套路,没有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缺乏与时俱进。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确立,往往是几位校领导讨论决定的;制度的建立往往是用来约束人、惩罚人。这势必造成:学校物质条件改善了,却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却没有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上墙了,却没能净化师生的心灵、振奋师生的精神。学校文化这块土壤制约着教师文化的取向,难以培育教学团队的成长和提升教学团队的“精、气、神”,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2、制度建设重视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发展

  首先,教学团队制度雷同。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各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在制度建设上往往是向本科院校学习借鉴,或是延用中专的制度并加以适当改进,制度内涵上没有创新,还不能真实反映高职教育的规律。

  其次,教学团队制度包容性不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以专业、课程为平台搭建起来的,团队的成员由本专业的教师组成,没有考虑专业建设具有跨学科性和开放性;同时,没有建立动态的人员管理机制,团队一经形成,人员变动或流动性很少发生,团队的活力不够。团队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到位,很多学校看重团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教科研成就方面的评价,而忽视了对团队在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教研教改、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等重要指标,评价结果也就不能体现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

  再次,教学团队制度缺乏特色。只有特色化的制度,才能产生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才能产生学术水平高的教学名师,才能培育出个性化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当前高职院校没有根据自身的行业背景、办学条件、地域特点、专业特色等制订有自身特色烙印的教学团队制度,在教学团队制度建设上同质化严重,这严重影响了不同教学团队之间建设经验与成就的交流与提高。

  3、服务平台建设重视学历教育,忽视了校企合作的搭建

  目前,各高职院在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咨询方面,因办学条件、办学背景的不同,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

  (1)校企合作内外结合紧密。此类型大多出现在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如电力、石油、化工、通信、铁道等行业,它们依托行业办学,对接企业,校企合作天然一体。

  此类院校既肩负着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又履行着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职责,行业为学院提供了大量先进的实训设备,每年都要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带来了先进的培训理念并融入到高职教育当中,实现了高职学历教育与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机结合,教学团队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得到了理念、技能、业务素质的提升。

  (2)校企合作内外结合松散。部分非行业办学的高职院校,由于升格为高职较早,学院上下对高职教育理念的研究、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领会较为透彻,在某些专业(如机械类、计算机类专业)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从而带动了教学团队的成长。

  (3)校企合作未有效建立。此类高职院校大多为新升格的,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扩大办学规模,盲目增设专业,造成了既缺乏师资又缺乏实训设备,同时,办学理念仍停留在过去中专办学模式当中,未能与企业的需求对接。学院为教学团队的成长只能提供学历教育的平台和学生的技能鉴定,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技术咨询的开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学团队的成长未起到推动作用。 4、教学资源重视网络建设,忽视了场地建设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均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资源建设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在充分肯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教学资源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严重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一是对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是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关键;二是对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以及结构认识不足,片面地将教学资源当成网络教学资源,把主要精力、财力都花费在建网、购买机器设备上,忽视了基于企业环境的实践场地、提供教研教改探讨的活动场所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部分;三是资源建设与资源有效利用脱节,资源建设上重复得多,缺乏规划,特别是对教学团队成长有益的教学资源建设得少,造成有效利用不足。

  三、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团队的学院环境优化

  1、学校文化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沃土

  学校文化是立校之根基,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也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同时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又为学校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仅需要教师的参与和付出,同样也应该为教师的精神世界和自身发展提供需求,学校优秀文化应该成为教师团队成长的沃土。

  2、院系二级管理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支撑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都建立起了院系二级管理体制。通过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使管理重心下移,使其成为有一定自主权的教育教学实体,形成了以系部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工作管理体制,同时师资队伍建设成为系部建设的主要工作职责。院系二级管理进一步扩大了系部办学的自主权,调动了系部办学的积极性,激活了教育内部的活力,提高了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3、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保障

  任何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都离不开组织规范、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而这些又是影响组织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这些来自于社会的、组织的规范就构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政策)环境。制度规范是否公正合理,激励机制是否到位和具有可操作性,不仅影响到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学团队的生态情感智力水平,而且也将影响到整体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效能的发挥,制度建设对教学团队的成长作用显著。

  (1)创建教学团队师资培养机制。学院要制订教师下现场锻炼、名师评定及奖励办法、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教学团队师资培养机制,以优质公开课观摩、教学比武、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学名师、培训名师为中心,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扬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在团队建设中快速成长。

  (2)建立有利于教学团队形成的激励机制。针对高职教学团队的激励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考虑团队整体的激励,也要考虑团队成员个体目标达到后的激励。学院应努力营造宽松的氛围,给予教学团队相应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物质支持。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成员给予物质、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倾斜鼓励政策,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应有专项经费保障,把教学团队建设与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教学团队优秀标准与衡量这些项目建设的成效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团队的成果给予必要的物质激励;并从团队文化打造、团队建设目标、团队学术权力下放、教师晋升通道、激励薪酬分配等多方位、多层次对不同团队和个人来实施激励,给予更大的内部经费调控权、人事聘用权、利益协议分配权等权力,施加更多的责任,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从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两方面激发教学团队开拓上进、开放创新。

  (3)创建切实可行的教学团队评价考核机制。学院应摈弃过去只看重业绩、轻视发展的做法,制订教学团队评价办法等考核制度,加强过程考核,将团队业绩、个人业绩及个人的发展相结合。一方面,要关注专业团队建设可达到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提出阶段性的任务指标,如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校本教材建设等,把教学团队建设看作学院的重点建设项目,强化教学团队的建设质量,并进行过程监控和督促。另一方面,要建立优秀教学团队的评价指标,指标的权重根据建设周期及不同专业而不同,分成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此外,还要关注教师在团队中的发展,引导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发展方向,明确教师从入口(普通教师)到出口(教学名师)的培养历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投身到专业和课程改革中,从而提高教师的能力以促进其完成目前的任务或达到将来的专业建设目标。

  4、校企合作是打造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的平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技术服务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必须是一支专兼结合的队伍。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首先,要切实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中企业人员在制定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方面的作用;其次,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企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以主动服务求得企业对办学的支持;第三,要在互惠共羸的基础上,搭建校企双方人员互相交流的战略合作平台,进行短期和长期的人员交流,实现人力资源共用、共享的柔性流动渠道;第四,激励与引导相结合,将教师下现场和到企业调研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全面调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5、教学资源建设是教学团队成长的场所

  学院须积极探索教学资源建设的规律和运行机制,优化、整合立体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整体水平,为教学团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场所。首先,要使教学资源建设科学化和系统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离不开教学团队建设的整体规划,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特点,建设符合教学团队需求的与企业对接的实训基地,使团队教师能利用实训场所开展教学、培训和鉴定,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其次,学院要为教学团队提供开展教研教改所需的专用活动场所。教学团队可以利用场所定期召开专业研讨,制定专业建设方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再者,要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整合,优化网上教学资源,教学团队可以利用此平台,及时交流、沟通,并通过对网上教学资源的持续开发、使用、反馈、积累、整合,形成具有专业、课程特点的网上信息学习环境平台。

【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学院环境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分析高职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设

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3.高职模具专业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4.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5.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社团建设研究

6.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7.高职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论文

8.高职英语情景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9.对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研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