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的现状调查及其问题分析论文

时间:2023-02-28 07:13:54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的现状调查及其问题分析论文

  摘 要:从专业开设情况,专兼教师师资结构,新进教师入职条件以及现职教师职业技能认证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高职环保类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的现状,并从教师职业标准缺失,多头管理,组织松散,职业资格证名称雷同且考核内容与岗位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差异较大,职业名录覆盖面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不系统,权威性不够等方面阐述了高职环专业教师现有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为构建合理的高职环境保护类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提供了实证数据,为丰富教师专业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的现状调查及其问题分析论文

  关键词:高职环境保护类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现状调查;教师专业化

  一、我国高职环保类专业教师职业认证现状

  (一)高职环境保护类专业开设现状

  我国高职环境保护类专业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江苏、湖南、河北和河南四省,四省的招生数占总计划的50.2%。年招生规模在200人以上的学院主要有6所。环境类招生学校数最多的省份为江苏,该省共有2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环境类高职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2007年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1125所高职(专科)院校、352所成人高校中,共有132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环境类高职专业。

  (二)高职环境保护类专业教师师资结构现状

  1.专职教师现状。据调研结果,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师生比在1:20左右,为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合格水平;博士、硕士比例分别占6.1%和61.2%,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占32.7%;从职称结构来看,多数教师职称有待提高,中级及以下职称人数占60.2%;从年龄结构来看,小于45岁的中青年教师占82.7%。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师生比在1:15左右,为优秀水平;博士、硕士比例分别占5%和9.6%,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占45.4%;从职称结构来看,中级及以下职称人数占47.9%,职称结构较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更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小于45岁的中青年教师占64.7%。

  2.兼职教师现状分析。根据调研,环保专业兼职教师主要来自环境监测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场、垃圾处理场、环保科研所和环保研究院、大中型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公司、环境保护设备厂及分析检测仪器厂等。兼职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主要有: 环境监测,水、大气、噪声污染治理工程,水处理工艺运行管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及其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工程概预算,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实习、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等。

  其中,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为29%,约为1/3。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为31.2%,超过1/3。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的比例达到10%为合格,20%为优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到2015年,使8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双师素质。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30%。企业经历作为引进专业教师的基本条件,优先录用具有2年以上企业经历的专业人才。2012年,国家示范(骨干)新增专业教师须具有2年以上企业高职工作经历。高等职业院校要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各学院普遍认为目前兼职教师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1)教育教学艺术方面,教学规范性、板书、语言表达不够标准,重点内容把握不够准确;(2)与实践技能相对应的知识点衔接性不够,讲授生硬,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教学方法上层次性不强,学生感觉比较吃力。(4)正职与兼职工作时间难协调,教学时间难以保证;(5)教学内容易与企业效益挂钩,偏离教学要求。

  (三)高职环保类专业教师入职条件现状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入职条件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学历,部分院校要求具备不少于一种与所教专业及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及企业工作经验,以及其他一些条件。

  1.学历。根据访谈结果,大多数学校目前对新进教师的要求是: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且本科毕业院校为“211”以上学校。一些国家及省级示范性院校要求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职院校教师学历门槛基本上得到了满足。

  2.教师资格证。目前教师资格证考证一般是高校毕业生在高校任职后,由省教育厅或委托市教育局对各高校新进教师进行统一集中培训及考试,这种先上岗后培训考试的程序以及培训考试内容和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科学准确地考察一个人是否具有高职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特质、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掌握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情况。应将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与教师教育的资格证书区别开来,高职教师的资格证书不能等同于教师教育的资格证书,应该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先持证,后上岗”,拥有教师执业资质的人才能成为教师。

  3.职业资格证。我国高校教师资格认证只有国家一级的,这在保证我国高校教师基本质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粗略性、概括性特征,并不能真正反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同一专业内不同水平高校教师间的差异。因此,高职专业教师应建立起自己的认证标准,标准不仅包括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掌握,还要考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即教学论和进行教学实习,尤其应考虑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相联系,即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相关技能等方面的系统考核。

  4.企业工作经验。调研的16所高职院校中,专业教师具有企业经验的比例平均为63.8%,其中比例最高的达到95%,最低为13.9%。

  5.其他条件。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学校对职称还有要求,要求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同时对最后学历的毕业学校还有要求,要求必须是国家“211”或含省重点实验室高校毕业生。这些条件一般是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而决定,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满足这种条件。

  (四)高职环保类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认证现状

  高职院校教师基本由学历证、高校教师资格证及职业技能资格证组成。其中学历证和高校教师资格证是必要条件,职业技能资格证是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首先是学历证。根据教师法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这两个专业任职的专业教师,必须是环境类或者相关学科的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相关学历;

  其次是高校教师资格证。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情况认定。教师职业技能资格证的获取基本上是三条途径,见图1。即通过本院或院外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行业相关上岗证和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授权的资格认定机构。

  通过查找职业大典、发放调查表、访谈显示,目前关于环保专业的职业工种有72个,其中职业大典规定的工种47个,职业大典未涉及到的工种25个;环境类工种72个,非环境类工种14个。统计调研的33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所(站)鉴定工种显示,占比例最大的是水环境监测工、污水处理工及化学检验分析工,分别为29%、24%,24%,33所高职院校所涉及的工种在职业大典明确颁发的环境类职业工种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25%,见表1[1]。

  调查资料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高职院校中,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资格证基本情况如表2。

  某职业技术学院由于拥有废水处理工、环境监测工和化学检验工技能鉴定所和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设施运营上岗培训资质,并有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和清洁生产审核中心资质,教师在职业资质培训方面有较好的条件,教师拥有资质率达到了100%,有的教师还获得了多个技能资格证。

  环境监测技术专业教师具有的职业资质和技能证书主要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化学检验工、环境监测工高级考评员证、化学检验工高级考评员等,某职业技术学院部分教师获得了多个技能资格证,详见表3。

  二、现有考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职业标准缺失,教师专业化能力结构分析研究远远不够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2305所,其中本科院校1090所,高职高专1215所。教育从业人员211.1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9.52万人。高职教育从业人员占了半壁江山[2]。面对这样重要的育人职业和庞大的从业大军,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准入体系不健全,标准空泛模糊,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对于本科、研究生教育教师主要是以学历为准入门槛,要求博士学位,这主要体现于专业水平,但对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没有明确要求。而对于高职教育则强调“双师型”,但“双师型”概念目前认识模糊,对其内涵理解不一,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界定[3]。因此,教师准入就只能是一纸空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专业能力不高直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多头管理,组织松散,质量无法保证

  现有教师资格证体系由学历学位证、教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证、职业技能资格证组成,学历学位证和教师资格证是成为高职教师的必要条件,学历证由教育部颁发,教师资格证由各省教育厅颁发;职业技能资格证是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的充分表现,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或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其中内审员和外审员的考试由学校联合相关培训机构组织,由CCAA(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授权颁发。这些资格证书中学历学位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的管理比较严格,质量可靠。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目前为三大部门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证认可协会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这些部门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尤其是认证认可协会授权的培训机构,其盈利性决定了证件含金量的不可高估性。

  由于证出多门,教师获得相关证件的管理部门不统一,就无法在同样的管理体系下制定职业准入标准。目前专业教师的准入条件较低,根据教师法的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只要具备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即可,教师资格证书属于岗前培训范畴,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属于在职培训或继续教育的范畴,没有纳入准入条件之中,这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三)职业技能证名称雷同,界限模糊,与岗位群对接不够一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与技能培训及鉴定标准规范》对职业的分类,环境监测人员对应的职业明确规定的有7个工种,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土壤环境监测工,分的过细,体现不了职业的综合性和迁移性,同时与化学检验员/工、化学分析工在职业能力方面区分不明显;废物处理人员对应的职业有3个工种,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对应的3个工种,但在实际岗位上,这两类岗位群核心能力无明显差异。可见我国职业大典职业名录及其内涵尚需进一步根据我国目前职业分类的实际情况,引入岗位群概念,结合岗位群能力结构分析及其教育学理论进行修改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准确、明晰。

  (四)职业名录覆盖面窄,现有职业标准不完善

  职业大典中的职业过少,是绝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的问题,环保行业相对滞后性比较严重。现有环境保护类职业很少,有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室内环境治理员、水域环境养护保洁员;自行开发还未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备案颁发的职业标准有环境生物监测工、环境监测工、废水处理工等。化学检验工、安全评价师不属于环境保护类职业,与明确颁发的职业目录相比,至少有80%的环境保护职业缺乏对应的标准。开发中的职业标准中高校自行开发的标准较多,所以即便是同样的工种鉴定,标准也有不统一的情况存在。同时标准的制定缺乏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加之各个学校各自考核自己本校的教师,其考核的尺度、考核的权威性都存在诸多问题。

  (五)编写教材、开发题库、开展培训、实施鉴定等工作不系统

  由于职业标准的滞后性,职业鉴定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各技能鉴定中心可以自行制定标准,编写相应教材,开发题库,开展培训,实施鉴定。由于标准制定的难度比较大,开发时间较长,后续工作只是为了培训或者鉴定的短期需要,规范教材少,题库也在开发建设之中,很难拿出一套系统完整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料。

  总之,从高职环保专业教师职业认证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可以看出,我国教师职业认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高职教育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高职教师职业认证体系的构建应该在加强理论研究前提下,制定高等教育教师通识标准,并依托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行业协会制定分专业教师高职教育教师标准,明确规定职业名称的定义、受控制的专业行为,注册资格的条件等[4],在部分院校和区域、行业进行实践探索方面的试点。本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现状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我国高职专业教师职业认证方面存在问题,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同时也为丰富高职教师专业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与技能培训及鉴定标准规范[M].石家庄: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323,385,386.

  [2]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Z].2011.

  [3]郭丽萍.我国双师型教师理论研究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职教论坛,2010(10):62-64.

  [4]孙蕾.关于提高我国高职环保类专业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思考[J].教育科研,2010(09):166,167.

【专业教师职业认证体系的现状调查及其问题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黑龙江动漫教育问题现状分析论文05-08

对统计学学科体系及其地位问题的再认识论文04-26

高校舞蹈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的论文(通用11篇)08-18

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论文(精选11篇)05-24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现状调查及分析论文06-28

GPRS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论文04-27

萨克斯教学中的问题分析论文05-05

儿童的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论文05-07

管桩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分析论文05-15

关于企业工商管理现状与发展问题的分析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