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生管理之德育力思考论文

时间:2020-08-18 13:55:47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问题生管理之德育力思考论文

  【摘要】“问题生”的教育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问题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意志品格、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偏差,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学校面对中高考教学成绩和学校安全管理双重高压线,往往顾此失彼。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对德育工作的活动化、课题化、课程化、制度化四个策略做浅显阐述,对农村中学德育力提升提出思考。

问题生管理之德育力思考论文

  【关键词】问题生;管理;德育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113-02

  一、农村中学“问题”学生形成背景及表现形式

  德育是什么?从学校方面来说,是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一个完整体系。其功能必须能够满足学生为主体的道德需要,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人生价值,促进个体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但是道德滑坡、诚信日下、信仰缺失也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此社会背景下,校园也不能幸免地受到冲击。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在校学生多数生活在单亲家庭或隔代抚养家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留守少年群体。学校里的留守少年占全体学生人数的72%。留守少年群体家庭教育先天不足,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部分学生积习日深,不知不觉中成了“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之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形式:思想道德方面表现为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态度方面表现为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课程,不能正确处理与教师、学校的关系等;行为习惯方面表现为无视纪律、欺侮同学、迷恋网络、抽烟喝酒、逃课辍学等;意志品格方面表现为不自觉、不果断,自制力、坚持力差等;心理健康方面表现为缺乏安全感、抗挫折力弱、注意力不集中、不理智、易激惹等。

  二、农村中学德育力提升的策略思考

  德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善念、善心、善行,纠正其错误的言行和偏差的思想。学校德育本质上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特定的德育规律与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育,并使其内化生成道德品质、政治思想意识、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活动。下面就农村中学德育力提升策略谈几点思考:

  1. 活动化策略

  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具有积极的意义。校园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开展的每次活动,哪怕每次活动都只有五分钟的热度,积淀多了,对学生人格修为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培养、意志品格的锤炼、合作品质的形成等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学校要善于抓住这一机会,充分开发和挖掘这一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发挥传统节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又如,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同样可以作为德育工作的抓手,通过主题班会、时事论坛、校园广播等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时事分析、宏观把握能力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再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三节”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2. 课题化策略

  课题研究作为一种德育研究的平台,在当前的教科研工作中,其作用已逐步突显。它是一种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养成教育、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沟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小的方面,比如学生出勤管理、卫生管理、班干部培养、家长会等;大的方面,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良好品质的培养等。这些都是课题研究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课题研究这一平台,一方面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和德育管理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能够使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持续、深入和有效。

  3. 课程化策略

  要使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就应该积极培育德育课程,根据德育大纲要求,立足地方特色,结合学校实际,建设多方位并具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比如,屏南武术文化、黄酒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廊桥文化、旅游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以及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德育课程,并安排适当的课时,切实落实德育课程。在德育课程的落实过程中,使学生习惯得以培养、灵魂得以洗礼、心灵得以净化、德性得以唤醒,进一步促进德育工作走向规范化、课程化的轨道,让德育工作从功利化、空泛化、形式化中走出来,努力追求德育的自然性及人性本源的东西,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德育力得到有效提升。

  4. 制度化策略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活动、课题研究、课程建设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就会使德育工作走向形式化、无效化而无法落实。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得以科学、合理、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建立健全德育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年级建立德育工作目标体系;针对不同的德育专题,制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方案;针对各类德育群体,建立德育跟踪档案等。同时建立与教师切身利益挂钩的考核制度,提高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以保证德育工作能得到持续开展和有效落实,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德育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德育力之思考

  中央教科院做过调查研究: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不仅如此,该院还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得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高考状元有用吗?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德育真正要做的是什么?每天我们都吃进去大量的食物,而真正被我们吸收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营养成分,这是否给了我们某种启示呢?我们每天不断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学生真正接受的`又有多少呢?德国人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又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诺贝尔奖?等等。跳出教育看教育,让我们有所悟的是:教育的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竞争,而更重要的是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德育力的提升。静下心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重新梳理我们的教育定位,重新思考我们的德育工作,重新诠释学校德育力。我们应该明白,当学生从校园中走出,教育给予他们的应该是:

  “剩下来、留下来的东西”――信仰、担当、感恩……;

  “带得走的东西”――躯体、灵魂、思维……;

  “生产性的东西”――创新、实践、能力……。

  教育真正需要?W生吸收的应该是这些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东西,它是教育长期积淀和升华的结果,是学校教学理念和贯穿教育始末德育力落实的结果,是学生在人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德育力提升的“四化”策略应该是一种尝试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姚峰,李艳,周明,朱继华,李晓月.未成年犯罪原因调查及传统道德教育实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问题生管理之德育力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高效德育的若干思考论文

2.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思考

3.乡村供电营销管理思考论文

4.特殊教育中关于德育的思考论文

5.班集体凝聚力建设实践与思考论文

6.创立会计管理学思考论文

7.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问题思考

8.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毕业论文致谢

9.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