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时间:2023-03-07 00:19:54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论文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近几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愈加迫切。本文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几点措施共同探讨。

试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质量 措施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共识。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中等层次的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中等教育体系,是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总量很大,就业压力也很大,要实现充分合理就业,使大部分人在就业前就具有必备的职业资格和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把我国的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1.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学术性为主的教育,其教育培养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员,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人员;中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性为主的教育,其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中级应用型人才(或称为中级实用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它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将熟练的生产技能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产、管理中。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放在熟练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上,而普通高等教育的重点是放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上。

  2.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课程的设计上,普通高校是根据学科知识结构的内部逻辑来展开的,据此,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强调基础要扎实宽厚,知识面要非常广,以便适应将来学科发展的需求以及就业后个体发展的需要。而中职院校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岗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或者说是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来展开的。它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所需的技能或者素质体系,根据这一能力体系再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学中,不再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的系列性、完整性,而是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岗位或职业技能需要什么知识与能力,就上什么课、进行什么技能训练。

  3.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联系实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中等职业教育则着眼于培养岗位工作能力,将技能强化训练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结合,常常是边教边干,边干边学,教学与实践的比重往往达1∶1左右。

  4.师资队伍建设上的区别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业务要求上,都与一般的普通大学有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在结构上,强调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要求教师努力向“双师型”的方向发展,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技能,要求教师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或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同时,要引进一部分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来充当技能训练的教师。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具有十分明显的职业性、专业性和技能性,还有应变、综合和创新的特征。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技能本位”,其教学应以技能培养为中心。而围绕着“技能”培养这一核心,应从更新观念、专业设置、教学实践等角度出发,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

  1.更新教育观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先导。尽管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十分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技能本位”的职业教育观难以真正确立,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也偏离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面对迅速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急需大量人力资源支撑的事实,我们更需凝心聚力,坚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努力探究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规律,使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使技能培养与职业要求相一致。

  2.专业设置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目标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近两年,我院的专业设置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的,通过学院与各省合作,走“订单式”办学之路,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比如,我院开设的制药工艺、化工工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激光照排与印刷技术、现代物流、饭店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幼儿教育、烹饪、导游、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数控与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是针对西部地区,这些专业针对性强,职业特色鲜明。开设的电脑艺术与设计、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饭店服务与管理、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则是按技术领域而设的专业,专业口径相对“宽”一些,侧重强调它的适应性。

  3.课程设置要体现岗位能力本位的原则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保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根本不同点就在于它是培养具有能实际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实际问题的初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和中级技能实用性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方面必须体现岗位技能本位的原则,要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特别要围绕核心技能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其中包括基本理论与基本素质、专业技术与技能、实践环节间的整合。课程的内容要关注专业的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的改进,主动纳入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不能适应企业需要的弊端,使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交互状态之中。另外,课程设置还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相适应,以便达到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 4.实施“五双”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和与就业岗位的密切关联,决定着它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之间的共融。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本位,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双计划、双大纲、双课堂、双师资、双证书的“五双”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标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我院2008年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根据培养方案,落实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实训考核体系的编制与执行,落实各个专业技能考核的具体实施。实践教研室的成立不仅从组织上,而且从业务上保证了职教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院的教学师资是依靠本校的师资资源优势,聘请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承担我院的教学任务。对首次承担我院教学任务的教师,我院实行试讲制,由院领导及教学督导来考察是否聘用承担我院的教学任务。通过这种制度,使“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教育思想深入每个教师的灵魂。

  6.完善教学督导机构

  教学督导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它能及时了解所听课程教师履行教学工作的规范和学生对教师工作反映等方面情况。

  (1)聘用退休的高级技术人员及技师成立督导小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主要对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院教学秩序等情况进行检查。通过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座谈等方法,掌握日常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于教师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以促使常规教学工作处于良好状态。

  (2)建立学院各级领导听课制,促进课堂授课质量的提高。听课制度是学院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运行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倾听师生意见,及时处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学院领导亲自下课堂听课,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会深切地感到学院很关心他们的学习,他们还会不由自主的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整个学院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7.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班级,学生的绝大部分活动是以这一单位来进行的,而学习动机、兴趣、方法,良好学风的形成,中职一年级极为关键,因此,班级学风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它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它是体现一个班级风气好坏、群体素质好坏的重要特征。在一个学风好的班级里,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沉下心来,将学习技能文化知识放在自己心中的主要位置,自觉、主动地去学,就会形成一个以学习带动其他各方面发展,而各方面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这样,以一个班级带动另一个班级,这种良性循环就会影响整个学院的学习气氛,但是,在一个学风差的班级里,情况就恰恰相反,多数学生平常最关心的是与学习无关的其他各种事情。在这样的班级里,即使是一些想好好学习的同学,也常会由于周围环境的干扰,想学却又静不下心来学,长期下去,其结果就可想而知。因此,抓好班级管理,促进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8.健全学生评教体系,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学生评教是实现教学质量自我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一方,有权利、有必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评价,提出要求和建议,这既是教学民主的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自立意识、评价能力、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学生评教,虽然让一些教师感到了种种压力和约束,但也调动了广大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成为不断改进教学的动力。学生评教作为一种手段,能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及时准确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地及时调整和解决。学生评教既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一种监督,也是对教学质量的一个检查。

  总之,社会既需要研究型大学、教育型大学,还需要技能型职业学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性技能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的基本定位。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跳出“技术型”套路,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律和基本特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成为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谈振辉.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生命线[J].中国大学教学,2003(2).

  [2]焦金雷.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21).

  [3]谢明荣.论高职院校教学中心地位的确立[J].教育与职业,2006(29).

【试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论文】相关文章:

改善教风学风深化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论文04-12

基础医学教学质量提高思考的论文06-26

谈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08-08

职业教育的论文04-18

职业教育论文11-17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07-28

浅议优化高校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论文05-05

试论“尊重学生”论文04-28

试论文化教育是提高电力企业培训质量的催化剂08-23

浅谈利用教学比赛提高足球选项课的教学质量论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