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践论文

时间:2020-08-29 14:08:14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践论文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 语文能力培养 教学新体验

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阐释了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社会人”和“职业人”的重要意义。

  一、对商职语文(艺术类专业)独特作用的再认识

  在高职文化基础课程的结构体系中,语文这门传统课程应该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所创新。我们要进一步认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一方面,它是以往中学语文教学的自然延续;另一方面,它可以在学生正式就业前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必要铺垫(人文基础较好的部分学生甚至可以深造)。对此,一个新的认识是:在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时,要同时把年轻的“职业后备军”应有的人文素质培养一并考虑进去。从一般意义上的普适性转向特定专业而聚焦认知,会使我们避免那些宽泛的、人云亦云的所谓“宏观建构”。如果能比较具体地为艺术类高职生的现在和将来着想,就会认识到:语文同他们的联系、对他们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比理工科学生更显紧密和显著。这并非夸张,只要看看许多艺术家所述说的切身感受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早期接受艺术教育时,大都得到来自于课内外语文的良好熏陶。他们在投人各类艺术活动(欣赏、创造、评论、研究、著述、交流、教学和传播等)的过程中,都受惠于语言文学(文字)的滋养和启悟。事实证明:凡深得艺术的“个中三昧”者,都需要从语言文字、语言文学中获取素材和灵感。无论是撰写文章对佳作进行赏评,对风格流派进行探讨,对艺术创作的规律、特征进行研究、概括,对艺术经验进行总结、传播,还是纵览艺坛信息后进行整合处理,等等,都大有用“文”之地,甚至在暂时没有创作任务制约的闲适状态,都可在轻松阅读中享受优美的文章辞采的洗礼。总之,在艺术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揉人艺术韵味的生活内容里,都或显或隐地有“语文”。遗憾的是,在偏执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训练的思想影响下,语文课程也被屈就于解题操练的“应试”模式,变得无生气和活力。我们应该用新的理念拨正偏颇,积极推进新一轮改革,使语文课程复归于人文素质培育的本位。在对“艺”与“文”的关系作上述考量后,应该确信高职语文(艺术类专业)可以首先致力于此。

  二、商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所藉语文能力的定位描述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育时,当然不会忽视对其所需能力的培养。总的来说,这方面的能力定位,将着眼于培养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社会人”和“职业人”这一目标。

  根据“社会人”的角色要求,我们的语文课程应散发高雅的人文气息,让成长中的新一代社会公民,乐于亲近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滋养;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能涓涓滴滴地滋润萃萃学子的心田,使之修养成一定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有能力去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

  根据“职业人”的角色要求,则应把学生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与其所学习的艺术类专业,尤其是今后步人职场时有可能就职的岗位需求相对接,一项一项地夯实基础,使学生逐渐确立起对相关能力的自我培育意识,切实进人学习状态。

  只有透彻明了这些基本点,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师具有自觉的思想意识,继而使语文教学有更明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发挥更实在的育人效应。笔者尝试对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需语文能力作一基本描述:

  1.读、写、听、说的能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只要会“从艺”就可以了,用不着在读、写、听、说和交际方面多费工夫。其实不然。会“从艺”,确实是搞艺术的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功,但艺术爱好者乃至艺术家不能仅仅满足于会“从艺”,还应该会读、会写、会听、会说、会交际,概言之:具有“吐纳”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读和听是对语言文字的吸纳,写和说是对语言文字的吐露。读和写凭借着书籍文本,言语交际活动伴随着说说听听,这些均可理解为书面和口语信息的“吐纳”活动。

  爱艺学艺者,应加深自己的艺术修养,这就需要广泛涉猎艺术类书刊,包括一些重要的艺术理论和美学著作。此外,自己的创作心得需要总结、概括和表达,同行间的创作信息需要沟通,创作经验需要交流,创作状态需要分析和评价,这些都离不开书面和口头表达。我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批评理论的重要范畴(如“迁想妙得”、“象随心生”、“神思”、“意境”等),都是用极精练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一个词、一个短语,都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我们若能深刻解读,可以将其演绎得十分精彩,并能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为艺术创造的底蕴。在阅读精品佳作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还要揣摩他“怎样写”的语言技巧和创作特色,普加以吸纳,转化为自己的本事。对此,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能无所知、无所识、无所言,或若明若暗,浅尝辄止,而应该具有有助于解读文本的知识背景,切实把握古代汉语的文字特性和文艺范畴的术语特点,更好地领略中国艺术的精华。 在设释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与人切磋交流时,要能融人言语交际的环境,施展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人能理解和认同,欣赏你,愿意与你沟通。一位在美国学习艺术设计的中国留学生,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时深有体会地说:“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界里的重要性有时甚至比设计能力本身还重要。你的作品如果无法让人看懂,解释得又无法让人听懂,那么就不是好设计。另外,语言表达与设计本身应该是相互呼应的,如果你设计时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解释起来就不会太难;如果你解释得磕磕绊绊,便说明你对自己的设计并没有完全理解。用语言来表达往往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楚地认识作品中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刘兰兰:《把你的草稿钉在墙上》)这番话充分说明学艺从艺的人自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书面表达方面,对设计说明、展览策划之类的应用文,要能掌握特定的语体和格式,行文符合规范,表述言简意赅。这也是作为一个“职业人”应具备的写作能力。某一作品或项目的设计者,要能够借助文字媒介,把握文字表现力,向公众阐释自己的创意。某项展览活动和相关会务的策划者,要把会展预备阶段的系列文案写出来,不但应该熟悉展会活动的组织流程,通晓办展宗旨和展会实务的动态细节,而且还必须有相应的文字修养。因此,要设置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学练有助于艺术传达的撰文技能,使他们日后在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文字和文本写作时能施展笔头工夫。

  总之,根据艺术类专业的要求,对各类艺术品的特色要能够理解透、说到位,对自己的设计意图要能够讲清楚、写明白,这都要求综合掌握读、写、听、说能力,以满足职业活动的需要。

  2.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

  艺术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具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也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有些艺术品已不仅仅只是展现色彩、形体和画面,还有需文字参与其中,以艺术表现和表达的“元素”出现,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有着良好语文修养的艺术工作者,在对艺术品进行审美的时候,一定不会忽略语言文字的表意作用。如在园林审美中,看到对联、匾额和庭园命名,能透过文字把握其神韵。对于广告设计中的广告语,也善于领悟其之所以如此构思和表达的妙处。我们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林林总总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近距离地感知语言符号的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同语言文学、语言文字的密切关系。

  身处现代信息社会,形形色色、有用无用的信息纷至沓来,相互混杂,都在吸引甚至干扰着我们的注意力。此时,无论是读报刊、看电视、听广播,还是上网搜索资讯,都要求我们学会处理各类信息,有目的、有选择地加以整理,以便从“海量”的语言文字信息中,获取有助于启发艺术构思的创作素材和思想资源;或使之成为延伸思路、扩大视野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起必要的联系。

  3.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的美育作用是以“美文”为载体对学习者发挥感染力的。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古今汉语和各类语体应该具有良好的语感,能感应语言文字的美和精彩语句的魅力表现。这是一种读到好词好句、悟到美妙意味时涌现出“瞬间感受”的能力。有些文字也许一时难以马上读懂,但只要能沉下去看,寻得出作者的思想和行文脉络,也就能对片言只语生发联想,把自己的意识流和语言流“带”出来。若能把细节回想起来,把意象收集起来,并把自己鲜活的内心语言捕捉住,就有可能使自己进人审美层次继续获得感受和享受。通过默读口诵,欣赏和体验汉语本身的魅力以及体现在篇章中的文采,能让学生产生美感。教师要引导艺术专业的学生细读文本,更深一层地去体会:所谓文采不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它是与作者的情思理趣相谐相生、互成经纬且匹配得最好的自由流畅的表达。它鲜活、灵动,有声有色,遣词造句美感顿生,表情达意动人心弦。它是精彩的,有神韵的,一读一诵即能给人的耳目直觉带来冲击力。它是作者在特定语言环境中非如此不可的独特流露。经常这样去赏读,将会增加学生审美感知的“观察点”和“感应点”,有助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语言文字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而且还体现为形式。方块字体的造型,形声结合的特点,四声平仄的韵律配合,诗词曲赋的不同样式,以及在汉语表达系统内允许的某些用语技巧,都传递出异彩缤纷的形式美,吸引着我们“审美的眼睛”。对各种形式美的互动和融通,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捕捉住艺术创造的契机。

【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1.艺术教育的改革思路论文

2.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论文

3.关于就业导向下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4.浅谈高职财务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论文

5.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6.医学写作教学改革思路的论文

7.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论文

8.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措施的论文

9.高职素描教学改革策略的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