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时间:2020-08-29 16:55:38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一、概述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建筑学专业是一门涵盖了社会、文化以及艺术功能的综合学科,《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是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和基本技能的重要课程,是引导学生设计入门的关键。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逐步“从大发展走向稳定提高”,建立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启蒙教育以及表现技能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概论、表现技法和设计方法入门。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课程以绘图基本功训练(线条训练、字体训练、渲染练习、钢笔画和小设计等)为主要目的,同时配合一些理论知识介绍。学生在这些基本功的训练中渐渐领悟建筑的奥妙。但这种教学方式易导致思维单一、封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思维较僵化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校提出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进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改革目标,不断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二、建筑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具体体现在特定的设计要求转换为现实的空间形态,能力培养取决于教学方法,方法必须落实到每一个训练课题,设计能力是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进入建筑学学习之前就应及早开始训练获得的基本能力。马克斯贝歇尔的曾经清楚地表明了其对建筑师知识体系的理解:“几乎没有一个学科像建筑学这样把那么多不同的、看上去毫不关联的东西结合在一起,通过绘画我们学会观察,通过艺术和建筑史学会辨别,通过高等数学和力学学会抽象思维,通过结构工程我们学会支配材料,通过设计我们学会综合和整体化设计”。

  1.建筑认知能力。建筑认知能力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上讲,它是指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的系统化、综合化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微观的层面上讲就是指对建筑结构、建筑构造、主要建筑构件及材料的属性基本认知,这部分需要长时间的系统的学习,可以在测绘、抄绘和模型制作的方式结合课堂训练中获得。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结合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进行研究,便于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模型制作和小设计的训练中通过营造良好学习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只提供适当帮助。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建筑奥妙,成为抽象纸张与现实具体空间型态之间的纽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自主性是发展特长的核心,促使学生在模型制作和方案构思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自觉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激发自主型个性的无限发展。例如,学生在初次做模型时往往学习习惯不好,工具乱放、材料浪费、无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启发,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和信心,提高学生自主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3.合作沟通能力。合作沟通能力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与社会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测绘和综合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沟通的能力。在测绘训练中,把教学设计过程分成四部分,分别是学习任务(任务布置)、支持性信息(测绘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过程性信息(选拔组长,任务分配,质量监控)和评图,在测绘训练中创造性地将对学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融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更自然、更有效地进行活动,形成积极的合作意识与相当的沟通能力。最后,在综合设计实践——小设计中进行实验,以检验所设计的课程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的有效性。

  4.综合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在建筑设计时将创意准确有效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建筑创意与表达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它需要设计师将自己思考的内容利用某种媒介传递出来,因此,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建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环节:图纸表达、文字说明、模型(手工或电子)和方案演示介绍,建筑设计综合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图纸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模型表达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简言之,建筑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画清楚、讲清楚、写清楚的能力。

  三、《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1.改革课程内容,清晰培养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二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不足,同时缺乏对设计理念和空间的思考训练,因此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体系结构需进一步讨论,细化,使该课程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培养目标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使建筑设计的思考与实施过程都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状态,建筑基础教育需要承载的任务也必然随之变化。

  2.改革教学方法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趣味性不是很强,教学内容多,容易陷入“两难”现象,即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为扭转这种现象需要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便于提高学生兴趣,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身份,作为教师他们不但要清楚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体系,把掌握的相关知识体系清楚地表达出来,同时还扮演着协调者、促进者及资源顾问的身份,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既要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更要保障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1)应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极大地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给学生带来鲜明的印象。建筑结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授课方法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况且其中的实物教学在课堂上很难实现,而多媒体教学正好可以弥补此方面的不足。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地穿插建筑实例、色彩搭配和变化、渲染制作过程、建筑设计方法和过程等的照片、图片、动画,把以前传统教学难以在课堂上讲清的问题用多媒体简单明了地对学生讲清楚,并结合照片、图纸、模型、音像资料、软件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形象化教学,将多种媒体与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双语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由于屏幕的切换速度较快加之显示内容较多,学生往往来不及记笔记,且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导致精神不集中或者睡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好讲课重点和屏幕切换速度。可以在课件中留出一些空白,将空白部分的内容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记笔记,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单纯盯着屏幕产生视觉疲劳,又可以通过记笔记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的印象。教师在整个多媒体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应经常面对学生讲解而不能只面对屏幕照着屏幕的文字朗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视觉上的交流,教师要及时观察和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应,进而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和方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入提问和讨论,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安排一些教学影片。

  (2)融合案例教学

  对于一般单纯的理论知识,学生普遍会轻视甚至厌学,同时实际应用能力差。教师可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案例演示中,使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设计的学习,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建筑学专业学生开设课程设计一般是布置一个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在方案构思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汲取相关专业知识,如果在这一阶段适当加入该建筑的设计背景、使用评价和技术设计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方案的思考不仅仅停留于空间组合、平面功能划分层面上,而是更进一步考虑为了更好地满足使用和社会需求,选择恰当的方案设计和表达方法,并将空间组合与结构型式揉合成一体,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自觉完善方案的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严格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营造宽容、有趣、竞争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认知、分析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开展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体验指学习者亲自参与或者置身某种情景或场合通过感觉、感受、体验来认识事物,通过感觉、感受、体验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某种知识、情感或加深对原有知识、技能、情感的认识,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活动。体验式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体验教学应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的乐趣,积累学习经验,教师则发挥辅助和引导作用,不去替代学生的学习。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体验式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2)开展“探究型”教学模式,培养研究与创新能力

  “探究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特点,联系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教学方法与重点,课堂强调“启发与互动”,通过预设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一定的困惑,进而使学生兴致勃勃,充满好奇与探究的渴望。例如,讲授“建筑设计原理”时,提前一周给学生提出问题:“我校教室、餐厅和宿舍的层高是否相同?各有多高?”针对学生熟视无睹的专业现象提出问题,“有的放矢”地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在适度的启发下、在不断思考中,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4.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职业实践者,至少有从事相关职业的实践经历。因此本课程组制度化的安排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和设计一线进行职业实践,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操作技能的不足,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际情况没有切身体验,教师在讲授时,难免会觉得底气不足。教师到企业锻炼,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和培训,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使他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高效地给学生传递最新的设计动态以及设计思想。

  四、结束语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过程和效果都很不错,教学改革给予学生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更多的活力和思考,也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获得知识,建立自主学习的模式,同时培养了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和热情。但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把纯理工科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成为卓越工程师潜质”的人才,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持续探索的问题。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教学改革基础会计论文

2.关于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论文

3.探究式实践教学基础会计论文

4.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5.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6.基础医学自选实验的初步探究论文

7.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8.建筑设计院的财务风险与控制探究论文

9.中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