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与京津沪信息化水平的比较分析的论文

时间:2020-09-13 11:16:32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渝与京津沪信息化水平的比较分析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指标体系;测定

渝与京津沪信息化水平的比较分析的论文

  【论文摘要】在修改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指标体系的测算方法,从而对京、津、沪、渝四直辖市1998年、2000年、2002年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将渝与京、津、沪信息化水平作出横向比较。测算结果表明,重庆市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加快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在当前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大潮中,各省区纷纷开展了广泛的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重庆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信息化是发展重庆经济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在本文所介绍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试图对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进行一些探索,选取渝、京、津、沪四个直辖市来作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从而明确重庆市信息化水平所处的位置,找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以期为重庆信息化进程发挥有益的作用。

  1重庆信息化的指标体系

  1.1指标体系的选择

  本文选择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标体系。这种方法简便易用,对测算信息化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该指标体系由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和信息系数4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信息量又可划分为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百人每天报纸发行数、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及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5个三级指标;信息装备率则由每百人电视机数、每百人电话机数、每百人电子计算机数等3个三级指标组成;通信主体水平下属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数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百分比2项指标;信息系数则通过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外杂费的比率来衡量。这样,4项二级指标可细分为11项三级指标。由于各三级指标为非同质要素,无法直接进行计算,因而需要先将各自的数据转换成指数后才能求得最终的信息化指数。

  1.2对指标体系的修正

  由于照搬该指标体系,将会在实际测度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且测算结果难以反映重庆市信息化水平的实际发展程度。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模型中的指标体系作了相应修正,以便更为准确地测算重庆市的信息化指数。其一,增加和修改了一些三级指标:在信息量方面,采用了人均年通长话次数,人均年通市话次数未选人其中,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由于难以统计到,用人均年图书出版数来代替。此外,在统计个人消费中除衣食住外杂费的比例时将城镇与农村分开看待,因而本文在测算中相应采用了这两项指标来度量重庆市的信息系数。其二,考虑到每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对信息化指数的贡献不一样,通过多次定性综合分析,对每个指标进行了加权。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信息化的测算

  2.1测算方法与步骤

  第一步:将各指标实测数据作无量纲处理。选用重庆1998年数据作为基年数据,即为100,再分别将各地区测度年的同类指标除以基年值,再将这一比值乘以100%,求得各地区测度年的各项三级指标指数。

  第二步: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个二级指标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IDi表示各二级指标(i=A,B,C,D),IDij表示第i个二级指标的第j个三级指标的具体测度值,wij表示第i个二级指标的第j个三级指标的权重,而j的取值由每个二级指标对应的三级指标的多少来确定(如表

  1所示)。

  第三步:用加权平均法求信息化指数。计算公式为:。式中ID表示信息化指数,wi表示表示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IDi同上。

  2.2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分别得出京、津、沪、渝四个城市1998年、2000年、2002年的信息化指数,见表2。

  3结果分析

  3.1重庆信息化水平纵向分析

  3.1.1信息装备率和通信主体水平增长较快。从构成信息装备率的各指标来看,1998-2002年间,百人电话拥有量的贡献变化最大,增长近4倍,其次是每百户计算机数增长近2.5倍,再次是电视机普及率具一定饱和性而上升缓慢,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增长1.3倍,使得信息装备率指标五年增长达2.6倍,以超出信息化指数的速度稳步增长;从构成通信主体水平的两个指标看,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的年均增长率高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增长率,前者增长近2.5倍,对信息主体水平的贡献增大,使通信主体水平指标4年增长达2倍。这些趋势与重庆市电子产品的普及是吻合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重庆信息化过程中人的素质有所提高。

  3.1.2信息量增长缓慢。在1998-2002年间,其5个指标在贡献变化中比重均大幅度下降,其中人均图书出版数出现了倒退,反映出通过报刊、函件、书籍等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量相对萎缩;人均年长途电话数也出现倒退,反映了由于移动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等多种联系方式的出现,降低了长途电话的使用频率。

  3.1.3信息系数增长十分缓慢。在构成信息化指数的4个因子中,信息系数指数的增长最为缓慢。尽管重庆经济在发展,城乡人民收人有所增长,但其文化、教育等信息产品消费的比例仍较少,人民生活基本上仍处于温饱型,这是重庆实现信息化的重大障碍。

  3.2渝与京、津、沪信息化水平的横向比较分析

  3.2.1信息量差距惊人。由表可见,重庆市信息化水平与其他三个直辖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信息量指标上。其中1998-2002年间,重庆人均报纸发行数、人均图书出版数比之北京上海不是落后几个百分点,而是数量级之差,其原因主要是重庆人读书看报的习惯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可见,重庆市在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中,一定要将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长途电话数、人均报纸发行数和人均图书出版数等几项指标放在首位来抓。

  3.2.2通信主体水平差距也十分明显。通信主体水平指标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差异共2002年重庆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是68人,而北京、上海、天津同年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则分别是517,249,215人。1998-2002年每万人在校大学生的年均增长率来看重庆达到26%,而北京、上海、天津分别是27.6%,15.1%,21.4%,可见重庆市的大学生数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仅次于北京,但总量与这三个地区相差甚远。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创新能力主要靠教育科研,重庆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还应大力加快科研和教育的发展。

  3.2.3差距在缓慢减小。与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的信息北起步较晚,1998年北京、上海、天津的信息化指数分别是重庆的12倍、5.3倍、2.8倍,2000年分别是重庆的10倍、4.6倍、2.5倍,2002年分别是重庆的7.7倍、3.8倍、2.6倍,可见在全国信息化进程中,重庆没有进一步落后,和其他三个城市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从重庆发展较快的二级指标信息装备率1998-2002年的平均增长率来看,重庆为2.59%,北京为2.52%,上海为2.12%,天津为2.38010,重庆超过了其他三个城市的发展速度。

  3.3内在因素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背后隐含着令人忧虑的方面,表现出重庆市”软件”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硬件”的建设,或者说信息化水平的内在构成要素较之外在构成要素要弱得多。如2002年北京的信息装备率指标是重庆的1.8倍,差距不算很大,而北京的信息量指标和通信主体水平则分别是重庆的15.7和5.6倍,差距惊人。其后果会带来硬件的严重利用不足和信息化水平的高数量和低质量。因此,重庆在信息化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提高信息主体水平和信息的人均拥有量,使它们保持同步发展,努力向发达地区的水平靠拢,促进信息化水平质与量的提高。

  4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从上述分析可知,从纵向看,重庆市近年来信息水平提高较快,但增长障碍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二级指标增长不平衡,同一,二级指标内部的三级指标增长结构也严重失调。从横向看,重庆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作为我国的第四直辖市的身份是不相符合的。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抓住当前整个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大好时机,未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还须从如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4.1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总体上看,1998-2002年重庆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电视机、电话等硬件指标的增长,而与人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关的软件指标增幅过小。要提高重庆市的信息化水平,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首先,要控制人的数量。与1998年相比,2002年重庆市总人口增长54.14万,达3113.83万人,从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角度来说,控制人口增长在总体上有利于重庆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其次,要大力培养信息产业人才,提高总体人口质量。重庆人才市场的状况是,一方面信息产业各领域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却是许多专业的大学生供大于求,教育体制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再次,在突出信息产业的基础上,应加强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搞好再就业工程,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合理优化配置,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

  4.2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没有充足信息资源的信息社会是不可想象的。重庆要建成西部重要的信息港,首先就应该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媒体的信息资源建设,诸如报纸、杂志、书刊的编辑出版,另一方面要加强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当然信息资源的建设不是目标,因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应该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但没有信息资源的建设,所有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3增强社会及个人信息意识

  目前,有些边远贫困的市、县、区,由于其封闭性,还没有建立经济信息化领导小组,}s}即使成立了,也未在技术层次上加以组织与推广。在广大农村地区,民众信息意识淡薄,潜在信息需求巨大,但现实信息需求不足,在总体上极大地制约了重庆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此,必须大力提高整个社会及个人信息意识。

【渝与京津沪信息化水平的比较分析的论文】相关文章:

1.基于会计信息化与电算化的比较分析论文

2.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论文

3.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比较分析经济论文

4.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论文

5.巴斯卡与吉登斯思想的相似性比较分析论文

6.《田园交响曲》与《幻想交响曲》的创作思想比较分析论文

7.医院财务信息化现状的思考分析论文

8.孔子和柏拉图思想涵义比较分析论文

9.关于杜邦体系财务分析的探究与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