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御措施论文

时间:2021-04-01 12:13:27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御措施论文

  1.水体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御措施论文

  1.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将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后,使水体的水质和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水生生物的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1.2水体污染的危害

  1.2.1危害人体健康

  被污染的水体中含有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酚、汞、铬、铅、镉、砷、氰、放射性元素、致病细菌等有害物质,它们具有很强的毒性,有的是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积累,造成危害。

  1.2.2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当含有大量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农田排水连续排入湖泊、水库、河水等处的缓流水体时,造成水中营养物质过剩,便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的透明度降低,失去观赏价值。同时,由于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不断死亡,并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可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从以上两方面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1.2.3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

  良好的水体内,各类水生生物之间及水生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保持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处于良好的生态平衡状态。当水体受到污染而使水环境条件改变时,由于不同的水生生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产生不同的反应,将导致种群发生变化,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1.3水体污染防治途径

  1.3.1推行清洁生产

  通过调整工业结构和改善工业布局等调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源的排放,不仅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更有效达到环境治理的目标。

  1.3.2回收有用物质

  1.3.3发展节水型工业

  2.大气污染与防治

  2.1大气污染

  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这类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2.2大气污染的危害

  2.2.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污染极易影响人体健康,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往往是多方面和综合性的,其中又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重金属烟尘、氟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化学污染物对呼吸道的危害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呼吸道粘膜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并具有很大的吸收能力。此外,大气污染对眼、皮肤等也常有刺激和危害,并可诱发心血管、神经系统的疾病。

  2.2.2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随污染物的性质、浓度、排放量和接触时间、植物的'品种以及生长期、气象条件的不同而异。气体污染物通常都是经叶背的气孔进入植物体,然后逐渐扩散到海绵组织、栅状组织,破坏叶绿素,使组织脱水坏死;干扰酶的作用,阻碍各种代谢机能,抑制植物的生长。颗粒状污染物则能擦伤叶面、阻碍阳光,影响光合作用,妨碍植物的正常生长。颗粒物上的重金属等有害元素还可进入植物细胞内,产生进一步的危害,使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2.2.3其它危害

  大气污染还可通过干沉降、湿沉降(如酸雨)形成全球性灾难;使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危害生态环境;危害臭氧层,使人群和动植物对紫外线的保护屏障受到破坏等等。

  2.3大气污染的防治途径

  调整能源战略,采用清洁能源。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以矿物燃料中的煤炭为主。不仅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还形成酸雨,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威胁。因而,调整能源战略,逐步改变能源结构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1)大力开发利用水能;

  (2)有步骤地发展核能;

  (3)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能源;

  (4)利用其他清洁能源。

  3.其他环境要素和物质的污染与防治

  3.1土壤污染与防治

  3.1.1土壤污染物质

  一般是指进入土壤中并影响土壤特性的物质,分为有机物类;重金属污染物;放射性物质;致病的微生物。

  3.1.2土壤污染的防治

  在制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时,必须考虑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方法,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强对土壤污染区的监测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3.2固体废物的污染与防治

  3.2.1固体废物的污染

  固体废物通常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

  3.2.2固体废物的危害

  侵占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水体;对大气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2.3固体废物的防治

  资源的回收。利用对固体废物的再循环利用,回收能源和资源。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必须根据具体的行业生产特点而定,还应注意技术可行、产品具有竞争力及能获得经济效益等因素。

  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是指经过适当的处理或处置,使固体废物或其中的有害成分无法危害环境,或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土地填埋;焚烧法;堆肥法。

  3.3噪声污染与防治

  3.3.1噪声的污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

  噪声污染属于感觉公害,它与人们的主观意愿有关,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关,因而它具有与其他公害不同的特点。

  3.3.2噪声的防治

  构成噪声污染有声源、声音传播途径与接收者二要素,控制噪声污染可从这二方面着手:降低声源噪声;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

  3.4放射性及电磁、热污染

  3.4.1放射性污染的概念及来源

  放射性污染指的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放射性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从自然环境中释放出的天然放射,可以视为环境的背景值。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核工业;核电站;核燃料后处理厂;核试验等。

  3.4.2电磁的污染及来源

  电磁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以及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主要是研究当电磁场的强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对人体机能产生的破坏作用。

  人为的电磁污染来源于:

  ①脉冲放电;

  ②工频交变电磁场;

  ③射频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随频率的增高而加大。中、短波频段电磁场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失调,发生头痛头晕、周身不适、疲倦无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胸闷、心悸及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等。

  3.4.3热污染

  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使局部环境或全球环境发生增温,并可能形成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即时和潜在的危害现象称为热污染或环境热污染。

  热污染能改变地表状态引起灾害;形成热岛效应;影响渔业生产。

  3.5生活环境污染。

  居室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人体自身呼吸排出的CO2;吸烟污染空气;

  厨房污染;家用化学品的污染;居室装饰污染等。

【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御措施论文】相关文章:

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措施和长效策略论文11-09

谈谈电解铝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措施10-13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的论文04-02

我国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不足和解决措施论文10-30

生物制药中异味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技术分析论文01-17

企业员工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和应对措施论文07-09

基层群众舞蹈编排创作问题和完善措施论文12-30

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应用措施硕士论文06-15

房屋产权档案管理的不足和完善措施论文05-13

电力企业财务内控的问题和优化措施论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