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学校变革和创新方案思考论文

时间:2020-09-20 12:10:37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新世纪学校变革和创新方案思考论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转变。众所周知,我们的基础教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学校应当积极实施变革和创新,充当改革的核心载体。

新世纪学校变革和创新方案思考论文

  一、以往教学改革失败的原因

  以往的教育改革之所以失败,纯粹是因为学校教育管理“穿新鞋走老路”所致。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教育体制有一个永恒的矛盾。一方面教育需要根据成绩登记把学生区分,以便当升学机会、就业机会出现不平等时,可以被视为合法。从我们的国情出发,我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育的平等,如在九年义务阶段。但我们难以化解或减缓“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这一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以某种方式把学生、家长和教师整合,倡导教育要“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往学校都把教育质量与升学率划等号,不断激化这一永恒矛盾,这才是目前学校教育改革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学校领导是课程变革和创新的首要关键

  我们知道,卓越学校的特征是行政领导能够主动认识到学校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改革,领导者需要有抱负和有勇气采取必要的行动。领导要认识到变革和创新是一个反思学习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所以我强调改革首先是培养领导实施改革的胜任力、承担和才能。而且人们已经普遍认为胜任力、承担、才能是领导具有发动变革和创新能力、管理变革和创新能力、发展变革和创新能力、促成学校卓越发展的必要元素。但是我们必须清楚改革应由上层领导而并非由上层推动,领导应运用理念、理想和抱负,与全体师生完全投入,使领导和参与者都能够赋予权力和得到奖励,建立和维持一个有着协同作用的团队,这一点也是变革时期领导者必须具备的。

  三、变革和创新应采用“以人为本”的趋向

  到底是“变革的实施”还是“变革的同化”,我认为“同化”一词更清楚地说明了领导者只是改革过程的催化剂,而并非真正能量所在。许多由上而下的'改革均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是我们忽略了参与改革的教师、学生及后勤人员的因素,没有真正促成教师个人发展,没有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当然就会在改革中得到抗拒直至最终失败。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采用由上而下的趋向为主,由下而上的趋向为辅的双向管理机制无疑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既能保证改革的总体方向,又能使参与者得到自尊、减缓压力,并且成为改革的强劲动力。

  四、学校基础课程改革过程的基本方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之所以坚持这一方针,主要是因为课程改革是一个持续的、需要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一方针也体现了实事求是,按教育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所以学校在进行改革时也必须贯彻这一方针,以学校原有的良好教育实践作为基础,学习兄弟学校成功的经验,先试验后推广,确保改革成功。

  五、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重大成就应该是获得发展的变化

  领导者真正要做的大事情是创造和管理文化。变革和创新会带来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混乱和冲突。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冲突,调整其内在条件,过渡这一不稳定时期。只要我们方向正确,获得成功,则学校应付转变的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增强,为日后的变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改革的最大成就。因为这一成就是一种文化,它将永远促成学校的良性发展。

  六、为教师缔造发展机会是改革的内部条件之一

  教育变革的其中一个严重谬误,就是学校领导以为任何层面的政策指令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就。殊不知最能影响学生进展的因素是那些干预或改变学习过程的创新项目和调适措施,尤其是教师直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改变。所以管理工作应主要安排以下几点:

  安排卓有成效的有关培训和学习;

  缔造教师发展机会;

  赋予教师一定权力,让教师参与改革决策过程;

  领导与教师是一种同化关系;

  实施有效的协调策略。

  所谓条件就是指学校的内在特点,或者说是有助于学校发展的工作安排。教师是直接影响课程进行的首要因素,冲突和混乱也主要来自于他们。所以只有积极缔造机会培训教师,关心教师个人发展,他们才能有能力有信心参与改革与创新,成为改革和创新的动力和主力军。

  七、课程改革必须对学校各个层面产生影响

  辨识成功学校的经验得知,除非课程改革对学校各个层面产生影响并得到很好回应,否则变革无法真正获得成功。这里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校长、中层领导、学部和教研组、个别教师、后勤人员、以至于家长和周边环境,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学校必须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以及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积极建立民主、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让学校各层面都能够参与管理,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八、学校变革和创新模型

  学校课程改革必须有可行的计划,以往的计划就像鸟枪射出的“葡萄弹”一样,有很大的盲目性。今天我们实行的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就必须把鸟枪换成精确制导导弹。首先设定学校课程改革应优先处理的项目,分析和学习成功学校的改革过程,我们提出一个关于变革与创新的过程模型,以供参考。

  此模型将改革过程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是动员及培训阶段,包括进行学校内外环境分析、发起、动员、培训以及态度形成。其中开展高质量的师资培训,为改革和创新提供更多合格教师是其关键环节。包括参与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的集中培训、教育师范司组织的教师培训、教育部组织各大学中心和各地教研人员开展的培训以及鼓励在职进修等等。第二个是实施同化阶段,包括反思从环境分析得出的结果,形成规划以及组织,开始采纳与指导,实施同化。第三阶段是制度化阶段,包括反思与评估,确保改革目标,并形成学习和反思制度,以促成变革的可持续发展。

  从概念上来讲,我们应该认识到改革是一个狭隘、短期和补救性质的概念;相反,发展则是一个全面、长期和形成性质的概念。所以此模型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持续发展性的、循环性的、双回路反思前进的过程,它永无终点地对实践和指导思想进行反思,关注每一位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要发展。应该承认,学校变革与创新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各方面的通盘考虑和通力合作,发挥学校整体管理职能,使参与改革和创新的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主动投身创新,共同奏响新世纪学校改革与创新的主题曲。

【新世纪学校变革和创新方案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小学教学变革的思考论文

2.哲学教育创新的思考论文

3.对于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变革思考论文

4.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论文

5.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研究论文

6.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毕业论文

7.大学生专利创新教育思考论文

8.关于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探讨论文

9.国企内部审计创新思考的审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