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融合运行机制模型建设论文

时间:2020-08-02 08:58:58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融合运行机制模型建设论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照搬本科院校,“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申报、经费申请、论文发表、专著出版以及奖励的获得上,对自己的教学本职工作,则相对关注不多;二是停滞在中专学校层面,“重教学,轻科研”,受经济状况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只需要将教学做好即可,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去搞科研;三是将教学与科研截然分开。归结起来看其根源便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与科研融合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融合运行机制模型建设论文

  一、高职场域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育功能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二者虽然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和促进。两者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当德国教育家亚历山大·冯·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后,当时的柏林大学第一次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大学自此便承担起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责。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由此产生了一大批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科研重心等方面都不同于原有的高等院校。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高职院校强调实践应用性,强调“产学研”的一体化,特需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建立适合其发展的`运行机制。在高职场域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应该处理好“两个学术”,第一个是“教学学术”,目的在于“通过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来看待和改善,从而提高教学的地位和教学质量”;第二个是“产业学术”,通过对接产业行业,研究运用现代技术或手段解决产业行业的技术难题和企业的现实困难。要实现“两个学术”势必要通过一些策略去实现。

  二、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的策略

  1.树立牢固的教学科研融合观

  从理论上看,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其同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承担了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等功能。高校教师参与科研,既能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形成科学研究的项目,又能从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等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者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高职院校在历史背景下决定了其培养定位、社会需求、现实境况等方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因此其更需要树立牢固的教学科研融合观念,以促进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具体来看需要做到:一是在观念上必须重新去认识和梳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二是坚持从“教学”中形成“学术”的观念,通过学术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树立“教学”与“科研”协同为产业社会服务的观念,“教学”是为产业和社会培养人,“科研”是为产业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现实困难。

  2.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经验和人员不足,在“教学”、“科研”方面多表现为单打独斗, 但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势必需要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对高职院校来说,可组建“校企教学科研团队”和“师生教学科研团队”两种类型的团队。校企教学科研团队主要为学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组成,主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学研究改革,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教学改革,校企合作育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企合作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推进实验实训室建设;二是共同推进技术应用研究,实现产学研,为产业行业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和现实困难,带动生产力。师生教学科研团队由教师和学生组成,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项目研究,通过真实的项目促进完善对学生的培养,或者开展项目化的毕业设计研究。同时,为保障教学科研团队的有效运行,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积极选择确定攻关方向,搭建好团队平台,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任务绩效、工作成效绩效及态度绩效等多元化团队考核激励机制。

  3.健全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要促进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激励约束机制;二是评价机制。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需要融入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目标和任务,如,双重评价机制,双份工作量计算,教学和科研融合的职称评选通道等。评价机制方面,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学质量评价、重视课程改革、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学术研究”等;一方面建立教科研一体化的评价机制,评价考核要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来考虑,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学工作,所以教师评价体系中要加大教学工作的分量。

  三、构建高职院校微化教科研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均达不到研究型本科院校,实现不了大程度的“产学研”,更需要从微观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去改造,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高职院校微化教科研模式,关键是使教学和科研得到有效组合,有机融为一体。具体来说需要做到:

  第一,树立微化的教学科研融合观。微化是作为探索教学与科研融合的一种手段或者方式方法,或者是教学与科研融合机制创新的一种探索,其强调从细小实际入手,着力解决“教学学术”和“产业学术”等问题。其表现为有四种特性:针对性、灵活性、应用性、实效性。针对性强调教科研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是有所指具体化的;灵活性强调运行的机制要灵活,能实现灵活的转化,便于工作的开展;应用性强调研究指向是实际生活或者现实生活可操作性的;实效性强调教学工作开展或者研究工作实际取得的效果。

  第二,从微化角度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提倡从微化角度去改革,基于某门课程、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具体项目,探索研究型教学、开放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各类教学模式。如,研究型教学,一方面教师将研究成果带上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研讨,精细化设计课题和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又如,项目化教学,教师可根据工作任务划分若干项目,成立项目小组,以研究和真实工作情境的方式推进项目完成,或者从社会企业获得真实项目,教师在带领学生做项目的过程中,完成了课程相关知识的教学。

  第三,完善微化课题立项机制。强调从微化的角度去加强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把教学专题转化为科研课题,通 过课题研究这种形式来提高教学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将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条件改善等细化出诸多事项进行立项改革研究。又如,教材建设也可以通过课题立项方式进行推进。

  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融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其不仅符合其自身的办学定位,也是适应了产业行业发展的需要,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通过不同模式的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与科研融合运行机制,对改变高职教学现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任何行之有效的机制或模式都需要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去改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琦.高等教育中教学和科研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才勇,周志高,南旭光.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融合互动机制探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4]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融合运行机制模型建设论文】相关文章:

1.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论文

2.以英语学科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论文

3.谈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论文

4.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5.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6.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建设的教学改革论文

7.关于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8.加强高职院校的道德文化建设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