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学系统的建构与实行论文

时间:2020-08-05 16:35:12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美育教学系统的建构与实行论文

  高校美育教学体系必须以审美能力培养的科学规律为指导,循序渐进。高中美育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对美、对艺术不敏感,审美感知力低下,审美直觉理解力迟钝。大学一年级是重新认识美、接触美的全新时期。这一时期艺术理论公共基础课以《艺术概论》等课程为代表,但它只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要建立“大美育”的全校性公共美育体系,就需要将这门课推向全校。使大一新生在“德”(思政课)、“智”(专业基础课)、“体”(体育课)及“美”(艺术概论课程)的共同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填补“断乳期”的精神迷茫和空无,引导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人生美好信念的执著。

美育教学系统的建构与实行论文

  艺术欣赏类课程的主旨在于通过赏析作品、讲授初步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欣赏课程涵盖面极广,应处于美育教学体系第二阶段,安排成通识课程或公共选修课。艺术欣赏课可以将各种艺术基础知识与具体作品赏析结合起来,在讲授时与学生们一起欣赏感悟,激发其审美兴趣,提高其审美理解能力。将美术、音乐这两种视听领域最重要的艺术门类以《中外美术鉴赏》和《音乐欣赏》来安排也是非常合适的。此外,还可以选修课方式开设电影赏析、摇滚乐欣赏等兴趣课。授课时应以感受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感知力,扩充相关知识,为美育的进一步深入铺好道路。

  艺术表现课程着重于动手实践的课程,充分利用已有教育资源,开设美术、音乐、戏剧类的兴趣课程,如素描、雕塑、合唱、话剧等,这些课程完全由任课老师选择教材、制订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程中直接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从而掌握一定艺术表现能力、创作能力。艺术表现课程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为学校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为学生的审美创美实践积累才能创造环境。

  要想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与美的鉴赏、感受和创造能力,提高精神境界,陶冶和美化精神境界,就要在充满再造性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活动的审美创美实践中完成。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和个体体验相结合,在以理智引导感性等原则指导下投入审美创美活动,获得相应的感性体验,精神愉悦的心灵美化,塑完美人格,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所以,从审美过程本身来构建高校美育体系,既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理解力,也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而这后两者就需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高校美育体系的构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看则两分、实则紧联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是高校师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共同创造,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功能。为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就具有高尚审美趣味、道德修养与广博知识完美结合的合格人才。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与审美教育的契合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与高校发展定位、自身特点和育人特色结合开展的。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农林院校,近几年来以生态文化、感恩回报为宗旨开展“红绿”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每年都举办以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减排为主题的青年生态文化节,举行“东湖缘,生态悟”大型文化活动,以各种文艺形式组织演绎了“红绿”主题。许多同学在这些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学校的艺术文化氛围也随之提升。

  发挥学生主动性,使高校美育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美育教学落到实处审美创美活动环节完全可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之中,让审美创造为校园文化建设增彩添色。根据浙江农林大学的实践,大致有两种途径能使美育在校园文化中实现并相互促进。其一,课内与课外结合,作业与活动结合。如可以发动学生组织、参观各类展览,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审美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其二,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将美育深入到学生的校园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社团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活动,发挥社员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校的艺术氛围,开展如音乐节、戏剧节和美术展览等多种活动,将审美创美实践深入校园生活,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夺目的闪光点。

  综上所述,探索构建高校美育教学体系既要从审美规律本身出发,把握审美教育规律,又要将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为校园文化增光添彩的同时,将审美教育切实地深入到学习生活中,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美育教学系统的建构与实行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美育教学路径论文

2.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品德的实践建构论文

3.大学美育思路论文

4.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论文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论文

6.传媒管理学建构的整合与实践原则论文

7.青少年美育教育论文

8.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