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旅游行为分析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20 14:48:05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硕士研究生旅游行为分析毕业论文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硕士研究生旅游行为分析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硕士研究生旅游行为分析毕业论文

  摘 要:硕士研究生是高校中一类较特殊的群体,本文通过对贵州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非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行为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分析行为因子,总结出其旅游行为的六大特征,并将其旅游行为与大学生旅游行为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旅游行为进行对比。

  关键词:旅游行为;分析;硕士研究生;非旅游管理专业;贵州大学

  硕士研究生是高校中一类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通拥有更高的学术水平和钻研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应该更加深刻、透彻。基本这种原因,笔者想了解研究生对旅游的看法及其旅游行为,并与大学生的旅游行为进行对比,找出一些特殊之处。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旅游的特殊性,本文中提到的硕士研究生将不再包含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而只将其作为硕士研究生旅游行为的比较对象。

  一、统计说明

  本次抽样调查在贵州大学(北校区)内共发放问卷40份,其中收回问卷39份,有效问卷39份,有效率100%。调查对象涉及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除外)、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法学院的在校研究生。

  每份问卷共设计16个问题,主要从个人旅游需求的三要素: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旅游动机;购买前决策(目的地的选择、旅游资源类型偏好、信息渠道);购买中决策(在目的地进行何种活动);购后评价(是否满意、不满因素)这几个方面调查硕士研究生的旅游行为。考虑到其教育背景的特殊性,增加了几个特别的问题。比如调查旅游过程中体验当地文化的程度、对旅游目的地的再认知程度、对原生态风景、文化的喜爱程度等问题。对这几个问题的调查采用的隐性调查法,并不直接设问,而通过设问相关问题来反映其内心想法。

  二、旅游行为的单项因子分析

  1、个人旅游需求三要素分析

  个人旅游需求的产生和实现至少要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从客观上说,一是要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二是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从主观上来说,要来旅游动机。由于调查对象都是在校学生,因此对可随意支配收入的调查转为调查其旅游花费的来源,另一方面考虑研究生参与课题(项目),故将其酬劳作为备选项之一。旅游动机的类型多种多样,但通常是为了满足旅游者探新求异或逃避紧张的需要。

  调查发现,对于旅游花费来源,家庭支持的占45.7%,兼职占38.9%,来源于课题(项目)经费的占15.4%。旅游动机中,有7.9%的同学表示自己旅游主要是因为学校环境单调,想通过旅游得到放松;有78.9%的人表示向往各地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因而去旅游;而为了增长见识,提升自我而去旅游的为5.3%。在出游时间选择上,研究生主要在寒暑假出游,占41.6%;在法定节假日出游的占25.8%;表示出游时间不固定的占33.6%。

  2、出游方式分析

  在出游方式选择上,大多数人选择和同学出游,占53.8%;和恋人一起旅游的占28.2%;与家人出游的占12.8%;另外还有5.1%的人选择独自出游。

  3、出行距离分析

  统计发现,51.3%的人选择到国内其它省、市旅游;23.1%的人选择到周边省、市旅游;25.6%的.人选择在省内旅游。

  4、单次出游总天数分析

  单次出游总天数以7-15日居多,占38.5%;其次是2-6日,占35.9%;再次是2日以下,占17.9%;最后是外出旅游总时间在15日以上,占7.7%。对比3、4可发现,出行距离与出游总时间峰值相吻合,即到国内其它省、市旅游通常要花费7-15天的时间。

  5、单次出游目的地数量分析

  调查中目的地是指行政单位县级以上的区域。35%的人表示自己通常一次要去3个目的地;一次去1个目的地与去2个目的地所占比例相等,都为30%;而去3个以上目的地的人占5%。

  6、目的地知名度偏好分析

  在目的地的知名度上,呈现出两个极端,选择世界知名的为8%;选择少有人知的为2%;大多数人的选择集中在国内知名与省内知名上,分别占56%和32%。

  7、跟团经历分析

  56.4%的人表示自己没有跟团经历,出游采取自助游的方式。

  8、目的地信息获取渠道分析

  在信息渠道的众多选项中,来源于亲朋好友的占17.5%;选择网络方式的占47.4%;源于电视、电台媒介的为21.1%;而通过书刊杂志得到目的地相关信息的仅占5.3%。

  9、旅游资源类型偏好分析

  研究生最喜欢的资源类型是自然风光、历史古迹和民族、民俗文化,分别占38.5%、29.2%和24.6%。

  10、目的地活动内容分析

  在目的地的活动项目中,31.2%的人表示会到景区游览,29.0%的人会品尝当地小吃,17.2%的人选择到当地闲逛,购买旅游商品的人占4.3%。

  11、旅游满意度分析

  对于以往的旅游经历,大部分人感到满意,占69.2%;感觉一般般的是25.6%;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都占2.6%;非常满意的没有。

  12、不满因素分析

  造成不满的众多因素中,该地最让研究生不能忍受的是当地吃、住、行条件差,占21.2%;其次是当地的服务态度差,占20%;消费太高和去该地交通不便也会造成较大的不满,分别占17.6%和14.1%;而发现当地与想像中有很大差异和游后收获不大并不会招来太大的不满,分别占8.2%和7.1%。

  13、目的地再认知分析

  对于已去过的目的地,33.3%的人表示自己还会专为旅游而去;认为不确定的占41.0%;觉得去一次就够了的占25.6%。

  注:在单项因子分析中,由于没有列出所有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使得文中各选项所占百分比之和可能<100%。

  四、行为特征

  通过分析单项因子或将其组合在一起分析,可总结出硕士研究生的旅游行为特征:

  1、旅游动机主要是饱览各地风景名胜、风土人情

  研究生通常思想积极、心态乐观,面对困境和挑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因而旅游动机是积极的,他们通常认为旅游能够增长见识,提升自我,但为了这一目的出游的人仍然是极少部分。

  2、研究生旅游心理类型属于中间型

  根据2、6两个单项因子分析,他们通常和同伴(家人)一起出游,避免传统的旅游热点地区和鲜为人知、风险较大的待开发地区,多中心型心理的人很少。

  3、选择舒适型及更高级别的旅游产品

  由于研究生大部分在经济上有一定程度的独立,对旅游产品有一定的购买能力,再加上不满意因素分析中,吃、住、行条件差会招来他们极大的不满,因而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中,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舒适型(对吃、住、行有一定标准,更在乎游)及更高级别的旅游产品。

  4、网络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渠道

  5、根据自己的偏好设计旅游线路

  根据单项行为因子4、5、7分析,研究生出游不跟团,他们普遍认为跟团时间上不灵活,在目的地只能走马观花般的看看。在约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要去1个以上的目的地,那么他们 一定会事先设计好线路,将自己偏好的交通工具、住宿类型、景观类型、活动内容等安排在线路中,让自己的旅游丰富多彩。

  6、较重视文化体验

  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群,而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越强,越希望去认知异文化。在单项行为因子10中,有一定数量的人选择品尝当地小吃、在当地闲逛,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目的地的异文化,而在单项行为因子13中,33.3%人会再去已去过的目的地,说明他们还想进一步认知异文化。

  五、与大学生旅游行为不同之处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贵州大学内做有关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抽样调查,在现有可用的资料中也没有找到贵州(贵阳)大学生旅游行为分析,因而在期刊网上选择云南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作为对比对象。

  1、经济来源不同,从而影响旅游行为

  调查显示,研究生旅游花费大部分是自己劳动所得,与大学生经济上89.5%来源于家庭支持形成鲜明对比,因而研究生74.4%的人可以选择在省外旅游,而大学生53%的人出游空间距离<15km。大学生出游以一日游、二日游为主,而研究生只有17.9%的人出游时间在2日以内。研究生大多选择舒适型的旅游产品,而大学生通常选择经济型(对吃、住、行不讲究,主要在乎游)的旅游产品。

  2、闲暇时间不同,出游时间段不同

  在出游时间段的选择上,大学生由于上课时间固定,大多选择两个假期、周末出游,研究生课程在时间安排上灵活,课程相对较少,因而出游时间也较大学生灵活。

  3、出游方式不同

  大学生出游集中在班级出游和同学出游这两种方式上,而研究生旅游方式则较为分散,和恋人出游的占有一定的比例,且人数相对较少。

  4、旅游产品选择不同

  55%的大学生选择观光游览产品,属于浅层次旅游。而研究生也会选择观光游览产品,但更注重文化的含量,寓体验于旅游中,在深度上有所提升。

  5、信息渠道源于亲朋好友的比重下降

  大学生信息获取来源于亲朋好友的占29.3%,而研究生仅为17.5%,表明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加强。

  6、主要不满因素不同

  大学生主要对价格敏感,消费过高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而研究生对价格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旅游配套设施及其服务差是招致他们不满的最主要因素。

  六、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行为不同之处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因为专业的特殊性,旅游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放松心情、体验文化这么简单,更多的时候他们要求自己用专业的角度来看待旅游。因而他们的旅游与其它研究生的旅游行为也有不同之处。

  1、旅游动机不同

  本专业研究生大多是为了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出游,旅游成为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他们对旅游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不只是简单的进行是非判断,更要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寻找应对策略。而其它专业研究生为此目的出游所占比重很少。

  2、目的地类型选择不同

  调查中显示,88%的研究生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目的地(国内知名或省内知名)。选择少有人知的目的地仅占2%,而本专业研究生会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非常大的和知名度特别小的。前者比如九寨沟、张家界,不仅资源等级高,服务质量、管理模式也更完善,具有借鉴作用,后者则在自然、文化上的原生态性更强。

  3、信息获取渠道不同

  调查中发现,研究生通过书刊杂志得到目的地相关信息的仅占5.3%,而本专业研究生通过此方式获得信息的比例大大增加,原因在于他们需要阅读大量书刊杂志,从中得到目的地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总结

  本次调查得到了各学院众多硕士研究生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的热心相助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关系,本调查并未在贵州大学所有校区内进行,这是本次调查的不足之一,另一个不足之处是问卷问题的设计在广度上不够全面,只是就涉及旅游行为的重点问题进行调查;在深度上也还有待挖掘,对于能反映其旅游行为的特殊之处仍需要再进行调查。总之,通过本次调查得到的是硕士研究生旅游行为的基本认识,即硕士研究生有着积极的旅游动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闲暇时间比较充分,通常运用网络收集目的地的相关信息,自己设计游线,并注重体验目的地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吴清津.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3]柳静,赵敏燕.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与开发研究,昆明大学学报,2006,(2): 67~71.

  作者简介:谢雪梅(1983.12--),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主要从旅游管理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