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问题

时间:2021-03-19 11:04:57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探析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问题

  摘要:文章分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存在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加强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探析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问题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逆反心理;思想教育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之间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它的出现,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在青少年期较为突出。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关键在于领导人和教育者的教育机智”。我们通常认为:逆反心理是受教育者在外部环境刺激下所产生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对立或相反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即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这种反常情绪在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探求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对策,是每个教育主体共同面临的课题。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既有普通大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又存在由专业的特殊性所产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针对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特点及危害。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正在经历由未成熟走向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加以正确疏导,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往往对各种政治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厌烦、反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讲假话、讲大话、唱高调,不能解决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实际问题。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政治思维能力、政治辨别能力,尽管他们有着较强烈的爱国热忱,希望对国家有所贡献,甚至希望在未来的体育事业上能够培养出许多世界冠军来为国争光,但由于其思想政治修养不高,使得他们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容易受到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影响,为错误的社会思潮所左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为上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有时甚至会走向社会的反面。

  对思想政治教育不以为然。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点,容易形成过分标榜所谓“个性自我价值”实现的倾向,存在与学校或老师所要求的行为背道而驰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领导、老师、学生干部分配的任务拒不服从,甚至顶撞,表现出一副莱鹜不驯的样子;有的学生在领导、老师批评其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时,表现得不以为然,甚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对别人言之有理的规劝、教育拒绝接受,甚至出现拧着劲、对着干的现象;也有部分学生法律意识较淡薄,常常做出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这不仅严重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大学校管理的难度,也给社会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3.对先进人物和事迹采取否定和歪曲的态度。

  有些大学生在逆反心理的影响下,习惯地、不自觉地、并无恶意地对先进人物产生否定情绪,对先进人物的事迹作出错误的主观臆断和解释,对领导、老师或受到表扬的同学非常反感,甚至对受表扬者进行讽刺、打击或有意孤立。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信任。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对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师在认识上存在有偏见,不愿主动与老师交流或回避与教师交流,不愿向老师坦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甚至认为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师不能接近,也不能信任,更不能得罪。因此,在与教师交往中,表现出表面应付、应和,背后我行我素的现象。这样就进一步增大了体育专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二) 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盲目性。即遇事不经深思熟虑,肆意蛮干,不计后果。凡事不管正确与否都一律抵制。他们大多感情用事,常常是以感情代替理智。

  抵触性。任何逆反心理都与社会的某些规范、道德行为要求有关,并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相容性。例如,不尊重教师、领导、同学;迟到、早退、旷课;不参加政治学习;不参加集体活动、公益劳动等等。

  放纵性。即行为放肆,不计后果。不考虑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只图一时的心里痛快,自行其事、我行我素。

  盲从性。即看到人家那样干,他也跟着那样干。如别人起哄,他也跟着起哄;别人不参加政治学习,他也不参加政治学习。

  极端性。即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好走极端的特点。你让他这样干,他偏那样干,并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听从他人的意见。

  三) 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危害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常表现得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忠奸不辨、感情用事、肆意妄为,这必将影响其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使他们容易被坏人所利用。

  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常常与组织或他人闹对立情绪,集体的正确意见他不接受,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善意劝告也不听;有时为小事而闹得不可开交,挫伤别人的自尊心;有时爱说些讽刺、挖苦的话,伤害了同学的感情。

  这样势必会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不利于自身个性的完善与发展。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凡事不管正确与否都盲目抑制,对别人的劝告总是不加分析地一概拒绝。这样既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又不利于自身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主观上讲,可能因为被引导者固有的态度障碍— 认知归因的偏差,也可能是因为教育对象特有的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从客观上看,直接的诱因乃是引导者引导内容、引导形式以及引导情境相关的特征。高校本身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元性等特点,当前大学生又普遍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加之体育专业大学生特有的性格特征等这些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更为突出和明显。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殊的生理一心理机制反映。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逆反心理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机能系统发生紊乱所致。表现为本应出现兴奋反应的刺激却引起了抑制反应,而本应出现抑制反应却兴奋起来的异常反应状况。例如,正常的好奇心,却转化为猜疑、揣度和推测;正常的好胜心,却往往发展成为争强好胜,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来,表现为偏执一端、偏激行事。一般而言,具有内向型性格的人,其逆反心理常表现为抑制状态,显得什么也不在乎,对事漠不关心;而具有外向型性格的人,其逆反心理常表现为喜怒形于色,行为反常。体育专业大学生中存在的逆反心理多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