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讨究与实践

时间:2023-02-25 11:11:06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讨究与实践

  摘要:针对当前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对一般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华东交通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背景专业”的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软件工程专业;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却不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社会需求的日趋差异化,也为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可供选择的空间。因此,不同类型高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立足于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的基础之上,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

  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1、1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什么叫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校在一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为实现目标并且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即通常所说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学科建设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等等都应纳人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它具有支持人才培养目标并完成该目标的功能。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如何使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2 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一个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不是主观随意选择的,而是面临着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双重约束。这种约束实际上就给出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时应遵循的原则:第一,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则。在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为用人单位所乐于接受是检验该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因此,社会需求就成为要求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指针”,也可以说,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原则是符合社会需求。第二,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社会需求具有差异性,这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市场的可细分性。但是把人才培养确定在哪一种或哪几种细分的人才目标市场上,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却取决于自身具备和将来争取达到的办学条件。这就要求选择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因地制宜的的原则。例如,一些211学校由于办学层次较高、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往往突出对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地方院校或一般院校的条件往往不能与之相比,这就决定了我们要避开这些不足,在人才培养上就更应该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总之,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既要发挥自身的长处,也要看到自身无法克服的劣势,更要明确努力的方向,这就是因地制宜的科学内涵。

  2、对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从五十年代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演变而来,专业划分细,注重理论学习,基础知识扎实,但存在能力培养不足,综合性、应用性不够等弱点。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围绕“通才”教育中“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指导思想来进行的。此次改革主要是模仿美国通才教育模式。然而,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强调通才教育、弱化专才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使得部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去甚远。

  1)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定位不十分明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拓宽了专业面,培养目标也较为宽泛,这在90年代还基本可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但学生的专业定位却不明确,而且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置没有太大质的区别,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2)教学计划中课程门数多,学时少,很难突出专业特色

  由于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是围绕“通才”教育中“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指导思想来进行,通过“优化学时数量,适当增加课程门数”,即增加人文、管理等学科的课程来实现,这样直接导致教学计划中课程门数多,专业学时大幅减少,很难突出专业特色。这样培养的结果,尤其使得一些行业特色明显的企业很难找到符合其要求的大学毕业生,学生在新的岗位需要很长一段学习时间才能胜任企业的工作,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3)所有的学校都强调“通才”教育,这并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

  我国和美国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美国企业研究开发力量比较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他们的大学本科阶段主要是进行通识教育,工程师主要是靠大学毕业后在企业进行培养,所以,他们的工科不直接培养工程师,而我国的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企业研发力量比较薄弱,大学后继续教育体制很不完善,而且市场对人才的急需也不允许学生出校后还要进行在培训,将工程师的训练移向用人单位也不符合国情,当今企业招聘人才时强调工作经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T”型,指某项专业领域比较深入而知识结构大体比较宽泛;“手掌型”,指在一个基础平台比较稳固的的前提下能够适应几个方面的发展;“螃蟹型”,指在更多的领域里有所涉足,其中一两个比较过硬的方向的人才等等,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学校应将原来单一的或含糊不清的人才培养模式改为多元模式,不同类型的高校也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而不是所有高校千篇一律的进行“精英”教育或“通才”教育。目前的大众教育格局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人才培养多层次性,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有各自不同的人才标准,只要对1:3实用就不能说是降低人才规格。

  3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应用背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3、1 改革背景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属“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普通高校。学校现有学生2万余人,15个学院,其中软件学院于2002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成立。2002年江西省教育厅根据江西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决定在省内5所院校试办省级示范软件学院,我校是其中之一,后来其它各省如广东、辽宁等也陆续开展了此项工作。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全国各高校根据各自的定位、特点对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对软件学院的培养目标绝大多数学校都将其定位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软件产业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培养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英语能力,较强研发能力和市场与国际意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实用型软件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显然过于单一,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正是由于国内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单一,适用面窄,远远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对软件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国家级软件学院的学生就业状况较好,但省属软件学院的学生就业并不理想,可事实上企业却急需大量的有一定专业背景的软件人才。它说明我们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存在着极大的落差。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必须改革现有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软件的工程应用背景。为此,我校成立以校领导为首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小组,学校特批5万元专款用于此项教改,课题的研究目的是:结合我校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构建具有特定应用背景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即“软件工程专业+应用背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为提高我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课题组首先对我国部分高校、用人市场进行调研,并对国内外高校的基本做法、经验教训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我校决定采用“软件工程专业+应用背景专业”的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强调能力的培养,以“三个加强、二个接轨、一个结合” (加强基础、加强实践、加强外语教学;与企业接轨、与应用背景专业接轨;产学研相结合)为指导思想,全面整合培养计划,建立纵向层次化、横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软件工程专业+应用背景专业”的培养模式与一般的软件工程培养目标不同,它注重软件的工程应用背景,学生具有应用背景专业的相关知识。全面整合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保证“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性环节的安排,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两个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两个专业领域就业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成为具有特定应用背景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产业化发展需要,可从事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尤其在应用背景专业领域从事软件开发及相关工作具有巨大的优势,学生可在两个专业领域选择就业。

  该项改革涉及到我校土建、电气、机电、经管、信息5个学院,以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等7个专业为背景专业进行试点,受益学生数大约在1 000人左右。该项改革已纳入到学校的“质量工程”实施方案中,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项目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并列为2007年江西省省级教改课题的重点资助项目。目前此项改革正在进行当中,在改革当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都逐一克服。例如,当前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足够的具有背景专业知识同时又有很强计算机能力的教师。如何建立有规模的复合型知识的教师梯队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关注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能一蹴而就,应当坚持“研究与实践并行”的动态原则,边研究、边改革、边建设、边实践,在研究中改革,以改革促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4、结束语

  教育为社会服务,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必须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背景专业”的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势在必行。在这场改革中,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建立有规模的复合型知识的教师梯队、调整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软件人才。

【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讨究与实践】相关文章:

试析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08-22

探析高校社会实践模式05-22

试析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08-23

浅析地方高校创新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08-26

试论高校交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其功能06-10

论高职“工学结合 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05-30

关于新媒体语境下宁夏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08-04

浅析高校创新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08-26

高校英语实践性应用人才培养的探究论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