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运营趋势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11-23 02:48:23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运营趋势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必将企业、用户、供应商以及商业和贸易所需的一切环节连接到国际电子商务系统中,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业务作业方式和手段, 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 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 使得中小型生产商及采购商能够直接参与到国际交易。本文从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运营模式出发, 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中在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目的是在国际贸易的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商务活动中充分应用网络, 从而减少贸易环节, 降低贸易成本, 增加交易机会, 减少产品周期, 提高海关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外贸业务全过程管理的效率。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运营趋势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支付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和商业活动的国际化, 联盟企业和虚拟组织的出现, 都给国际贸易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基于互联网, 以交易双方为主体, 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 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贸易方式---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产生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的网上商务有很大突破, 1997 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26 亿美元, 2000年销售额达3 000 亿美元, 到2002 年电子商务贸易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10%~15%。2004 年中国电子商务在推广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据CNNIC 调查报告表明, 中国网民中, 经常上网购物的人数比例达到了7.5%, 目前淘宝的430 万注册用户中有半数以上使用“支付宝”, 2005 年年底, 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网商”的数量达到3 000 万数量级。

  1、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形式。经历长时间的实践, 传统的国际贸易其自身的问题也随之展现。传统的国际贸易需经过多层次分销, 交易过程中多重摩擦, 生产商没法直接面对采购商。而且, 由于整个贸易过程复杂, 涉及进出口手续、关税、保险、运输、检验以及支付等, 使得中小型生产商及采购商无法或者很难直接参与到国际交易中。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对外贸易的利益, 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并在健全和维护国际贸易制度、法律和秩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努力。同时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生产力的飞速增长为国际贸易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事实上,电子数据交换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全球范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物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 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说, 网络经济的兴起给传统的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使得传统国际贸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国际贸易出现了“虚拟公司”这种经营主体、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媒介Internet 是全球性的, 具有高效、快速、准确、安全、低成本等特点, 突破了物质、时间、空间对贸易双方的限制; 另一方面, 国际贸易环境已开始走向电子化, 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时必须顺应这个趋势。

  全球化交易市场的发展。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经营方式更加开放和全球性。首先,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借助有关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向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客户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供求信息, 同时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 扩大知名度, 吸引相关客户的注意; 其次, 企业可主动上网搜索信息, 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 获取顾客的个人资料, 对特定顾客进行一对一销售服务; 最后, 可根据顾客的消费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促销, 激起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因此,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 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 拓展了国际贸易交易的场所, 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 简化了国际贸易的程序和过程( 王馨博, 2005) , 同时使用国际互联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享有国际互联网上庞大的全球信息资源, 并进入全球网络大市场, 实现了国际贸易活动的全球化、智能化、无纸化和简易化, 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 。

  虚拟交易平台的形成。随着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和经营环境的瞬息万变, 互联网上提供的大量信息, 如从原材料的查询、采购到产品的展示、定购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贸易活动, 已不是单个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即时满足客户需求的, 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 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 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 因此全球贸易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一个统一的交易空间---“虚拟市场”正在形成。在这个虚拟市场中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以数字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市场上商品经营实现形式全部或部分地转化为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或实现在线经营等等。同时实行无店面交易, 电子合同、电子单证、电子支付等工具的运用, 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增加销售, 而且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延伸服务, 巩固消费者群体, 同时将对海关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外贸业务全过程管理等工作提出新要求。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推行, 不仅提高了贸易效率、简化了贸易程序、增加了贸易机会, 而且也向建立在传统贸易方式上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

  2、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流程。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涉及买卖双方、海关、商检、银行、运输、保险、中介等机构“无形”地结合在一起。买方准备购进商品时, 通过网络发布需要购买商品的有关信息, 并发放询价单; 卖方通过网络向买方发报价单, 列出对方商品的规格、品种及价格等条款; 双方进行网上谈判, 直到双方达成一个适当的价格, 就可以签定网上合同。接着卖方通过网络寻找运输公司, 货物运输的订舱、单证传输、集装箱管理、船舶管理、货物跟踪、财务及结算过程均可实现国际标准的电子商务单证传递, 采用网上货物跟踪系统, 使客户和贸易伙伴直接进行查询以获得有关货物状态的信息, 也可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了解运输方面的商业伙伴的数据信息。最后买方向银行发信用证申请书, 列出作为付款条件所必需的各种商业单据。银行收到付款指示单后, 向收款方发到款通知单, 并列出付款方所要求的各种商业单据, 告知收款方, 银行将见单付款。收款方收到通知后, 备齐信用证所要求的各种商业单据, 并在相应部分注明信用证号, 发送银行。银行收到单据, 进行审核, 若确认各项单据备齐, 则将相应单据发送给付款方, 并将款项从付款方账号转到收款方项下, 进行有关记录。

  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可通过因特网将订单发往世界各地, 广告和商品目录的覆盖面也是全球性的, 企业的商品可以用数字表示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交易过程中订单、发票、提货单、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日常往来的信息及相关文件通过网络进行传送。E- mail 和网络电话以成为网上谈判促销等活动的主要方式。网络广告代替了电视、杂志、报纸等日常新闻媒介中的一些宣传方式。交付方式发生了变化。网络上国际贸易交易的模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有形产品的贸易方式, 通过电子网络传输为买卖有形产品而进行的洽谈、订货、付款、开发票、收款等活动, 然后在商定的地点进行产品的交割。另一种是无形产品贸易方式, 通过电子网络方式买卖信息、咨询、软件及程序、电子刊物、远程服务等。付款方式发生了变化。付款方式首先将资金存入银行的电脑中, 交易达成后, 在网络终端输入信用卡的帐号和密码, 在网络上进行资金的结算、转帐、信贷等服务, 电子银行作为电子化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 起着联结买卖双方的纽带作用, 网上银行所提供的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 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运营模式的发展。

  3、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营销模式

  网络营销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 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 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目标的经营过程。网络营销的实质是客户需求管理, 即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跟踪、分析并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市场调查、客户分析、产品开发定位、经营流程改进、销售策略制定、售后服务、反馈改进产品和服务等等是营销的最新发展。因此, 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 与传统国际营销方式比较, 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互动性, 即企业与客户之间是双向沟通; 二是成本低, 采用网络营销, 企业大大降低了广告促销的费用及国际间邮寄商品目录及样品的费用; 三是客户可以主动地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四是有利于客户与企业之间建立稳固而长期的商务关系。

  网络营销是互动式的营销。传统的营销主要是广告和人员推销, 网络营销不仅是企业主动, 而且客户也很主动, 在这种网络互动式营销中, 卖方和买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式双向交流。网络使营销关系整合。在网络营销中, 企业向顾客传送的信息及采用的促销手段更具理性化, 更易于被顾客接受, 进而实现信息共享与营销整合。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紧密, 甚至牢不可破, 这就形成了“一对一”的营销关系。网络营销是定制营销。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指针, 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 尽可能全面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是将由大量销售转向定制销售。

  4、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的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依据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拥有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力, 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崛起, 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网络经济时代, 信息资源已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战略资源, 我国要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务之急是要在我国大力发展网络经济,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目前美国已经逐渐进入平稳扩张阶段, 在我国作为网络经济主要标志的电子商务由于起步晚, 虽然电子商务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中国电子商务网的统计, 截至2005 年年初, 国内的网上商店已发展到500 多家, 许多传统行业的工业和商业企业已开始登上电子商务的舞台, 网民数量急剧增加, 已发展到1 000 万人( 刘圣海, 2005) 。但在对安全、诚信、支付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上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据报道,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仅有美国的0.23%, 其间的差距可想而知。我国电子商务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 不仅存在全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如安全性问题、税收问题、法律问题等, 还存在一系列特有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应用处于低级水平, 发达国家在EDI 技术上已实现了与贸易相关部门的EDI 网络互连, 我国外经贸与各个部门在国际贸易方面无缝连接尚需完善( 李丽, 2004) 。

  我国在发展网络经济的过程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表现在以下方面: 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向电子商务转型的同时, 以其在业内的影响力, 带动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转型, 从而促成了世界电子商务圈这一新型经贸环境的形成( 周霞, 2005) 。而我国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还没有引起广大企业的普遍重视, 特别是在传统的非外贸企业和广大的中、小企业。据调查, 在15 000 家左右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大约只有10%左右的企业基本上实现了企业信息化, 而在新加坡, 98.7%的企业均已上网; 另据国家经贸委对300 家国家重点企业的调查, 这些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0.3%, 远低于发达国家8%~10%的水平。企业信息化滞后已成为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瓶颈; 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信息化与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支持状况等综合能力弱小, 仅是美国的8.6%,韩国的15.3%和巴西的40.2%( 程名望, 2004) 。国内信息网络存在如速度、网费、容量、基础设施、安全和技术等一些问题, 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转, 我国缺乏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国内开发和制造技术基础, 不能提供国产的电子商务所需要的软硬件产品及技术服务。互联网主要设备, 如: 服务器及相关软件等; 我国目前缺乏适应电子商务所要求的完善的交易费用支付和结算手段, 银行的电子化水平不高、安全性差, 银行网之间相对封闭, 尚未能承担支付网络电子交易费用的角色, 大部分的电子商务只能做到“在线浏览, 离线交易”, 无法进行“网上支付”。同时社会化信用体系尚未建立, 网上交易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愿意在网上支付的人不多, 使得支付成本过高; 配送体系没有解决, 配送的网络没有形成, 特别是B2C网上交易的配送, 消费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取所定购的商品; 电子商务这种崭新的商务活动方式, 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法律问题。电子商务法规必须具有规范交易程序和行为、保障交易公平和安全、清晰界定责任的法律功效。而与我国电子商务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与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相对落后( 刘圣海,2005) ;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 不仅需要高新技术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而这方面的人才我国相当缺少。

  5、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我国贸易的对策

  加大基础设施和支撑信息平台的建设。基础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是电子商务的载体, 网络服务业的快速兴起是电子商务发展并对现实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运营模式的支撑技术也是通过网络将买卖企业、银行、物流企业、认证中心及工商、税务和海关等有机的集合起来, 实现整个交易过程包括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都在网络上进行。充分利用Internet 技术开展电子商务。通过这个网络将各企业联接在一起, 用户使用浏览器进行操作, 完成网上交易。而服务器端的开放和基于标准的连接方案, 大大加强了企业与外部的联系。同时动态的、交互式的信息发布改进了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增加了企业的商业机会; 国际贸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很大, 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数据仓库的产生。使用数据仓库的企业其供应商、销售商可能遍布全世界不同地点, 并可以24 小时进行交易; 同时以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为基础, 自动地发现数据中的潜在交易规律, 增加商品交易机会;安全机制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的重要保证。安全机制指国际贸易过程中在Intranet/Extranet/Internet上流动的是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数据, 其安全管理问题尤显重要, 其解决方法是建立认可和鉴别等可靠的存取控制机制。

  改变国际贸易的经营理念。随着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和经营环境的瞬息万变, 单个公司的核心技术以不能满足客户的即时需求。全球贸易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了一个统一的交易空间---“虚拟市场”。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 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 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样的国际贸易经营方式更加开放和全球性, 首先,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借助有关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向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客户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供求信息, 借助网络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 扩大知名度, 吸引相关客户的注意; 其次, 企业可主动上网搜索信息, 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网上及网下业务的相互支持, 企业内联网及外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 是企业的价值渠道。网络可以对特定顾客进行一对一销售的特点使其比较容易获得顾客的个人资料。最后,可根据顾客的消费偏好进行有针对性的促销, 激起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实行电子商务的无店面交易, 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增加销售, 而且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延伸服务, 巩固消费者群体。

  完善国际贸易贸易方式。电子商务作为贸易创新的国际贸易方式, 将成为新世纪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是一种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新的国际运作模式。在国际电子商务中,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应积极采用电子方式而不是通过直接面谈方式或当面交换方式来达成。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 实现对以纸面贸易单据的流转为主体的传统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改革, 形成新的国际贸易方式。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是一种以纸面贸易单据流转为基础的贸易方式。在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下, 平均做成一笔生意需要30 份纸面单证, 全世界每年因贸易活动而产生的纸面文件数额庞大。在这些大量贸易单据的流通过程中, 买方和卖方之间的贸易数据和纸面文件的处理工作往往产生大量的时间延误, 并且每次重复输入数据都可能产生错漏等方面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贸易运作的信息化, 改革以往以贸易单据流转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 实现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创新。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圣海, 姜波.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J]. 商业[10] 经济, 2005(9).

  [2] 何一鸣. 全球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1] 的对策[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3(2).

  [3] 吴宗金.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J]. 江西社会[1] 科学, 2005(3).

  [4] 赵丽芳.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 山西[1]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7).

  [5] 李丽. 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J]. 经[1] 济纵横, 2004(11).

【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运营趋势问题的研究】相关文章:

基于Agent网格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发现问题研究08-14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08-13

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课程设计问题研究论文05-01

谈刑法国际化环境下的我国刑法发展趋势08-03

全球化环境下的企业先进理念研究06-14

不动产一物二卖问题研究(下)08-24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购买行为05-05

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业发展探析08-29

《在网络环境下基本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08-27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研究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