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1-29 05:25:10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是当今基础教育中最热门的话题,笔者在执教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三年中尝试将研究性学习方法渗透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在实验过程中,既有收获又有困惑,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具体作法和思考。

试论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

  (一)研究教材,深究文本蕴义

  1、研究教材,鼓励多元解读

  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既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积累优秀语言的材料,同时,还带给学生一个个美妙的意境,让他们从中或培养想像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感知力,或激发他们对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首先可以指导学生研究教材,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选取不同视角去挖掘教材蕴含的意义。比如,阅读郁达夫先生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有的同学被作者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打动,他们的研究专题的就是《优美的文辞,隽永的意味》;有的同学对作者将苦涩的“品味” 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神韵的手法非常欣赏,他们的研究专题就是《一切景语即情语——谈散文创作中的情景交融》;有的同学思路很开阔,从郁先生笔下的“秋”联想到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们对“秋”的钟情,他们的研究专题是《秋,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些文学素养较高、思想深刻的同学从文中读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感到了一重文化气息,他们的研究专题是《从〈故都的秋〉感受人文精神》等等,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同学们挖掘出了教材的研究价值,提高和强化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

  每一种文学样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每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对作品进行研究。像小说,我们可以扣住人物的形象、环境、语言、主题做研究,通过发掘作品的典型性来理解作品,从而磨练鉴赏能力。像诗歌,我们可以扣住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蕴含的感情、诗歌塑造的抒情形象、诗歌的意境、诗歌的表现手法、诗人的创作风格、诗歌的流派、诗歌的诵读、诗歌的发展等方面去挖掘研究价值,抓住诗歌的基本特点去研究诗歌,切实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我们的教材汇集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精品,它们文质兼美,可圈可点之处比比皆是。只要用心去读,何愁找不到值得的研究的东西呢?

  2、想方设法,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

  以情引趣。文学作品总带有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师注重建立“情绪潮”才能使整个教育过程弥漫着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并浓化信息的感情色彩,不把知识讲成冷冰冰的真理。一个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一个巧妙的切入口,一张从前的照片,一曲熟悉的音乐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都能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他们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确定研究的课题。

  以问激趣。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要依循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的内在联系,层层设疑,环环紧扣,以时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多多思考,并使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如讲《祝福》时,诸如“祥林嫂是怎么死的?死时多大年纪?她好吃懒做、体弱多病吗?”“为什么勤劳能干、身体强壮、正值壮年的祥林嫂会穷死、饿死、冻死呢?”“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对揭示主题有什么作用?”一连串的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要解决问题就必须研究教材。问题,是不断推进学生自己研究文本的重要动力。

  求异促趣。阅读审美学认为:文本是处于潜在状态的,其意义的生成与开发,有待文本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因而优秀作品是不会把话说尽的,往往要留下“空白”,召唤人们参与其中去“填补”。正是由于有了读者的“再创造”的空间,文本才能读出新的生命。这样很自然地就会赋予作品更多的意义和解释。以往的阅读教学,常常是教师宣讲文本,把老师和教参对文本的理解硬塞给学生,将答案定于一尊,不能越雷池半步,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兴趣无从谈起。现在老师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同学们可以凭借个体审美经验参与作品诠释,拓宽思路,发表见解。比如,《雷雨》中的侍萍,历来都被认为是一个正面的、受伤害的、令人同情的妇女形象,有的同学却有不同看法,觉得侍萍的悲剧命运与她个人的抉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她吞食的是自己种下的苦果,因为她当时选择周朴园的时候,可能是贪图周家的钱财或是喜爱周朴园的外表,而容忍周朴园的自私和冷酷,最后被自私和冷酷的周朴园抛弃,我们不需要对她寄予太多的同情。这一与传统看法不同的见解激活了全班同学们的思维,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侍萍当初选择周朴园只是因为爱,爱没有过错”;有人说“侍萍有点像现在‘傍大款’的女孩,她与周朴园没名没分,居然为他生下了两个孩子,她图什么?”;有人说“侍萍与‘傍大款’的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他最终也没有接受周朴园的钱”……老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种不同的意见,适当加以点拨,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主观认识注入到课文(文本)中去,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求知欲望被激发,对文本的研究兴趣也高涨起来。

  (二)确立课题,拓展教材的研究空间

  1、整合信息,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独立阅读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发现问题。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信息平台,鼓励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文字,涉及到的人、事、景、物大胆发表意见,评头品足,论是说非,提出问题。新教材还《荷塘月色》以原貌,我将老教材删节的有关争议告诉学生,学生就思考作者写作的意图,发出“为什么从前要删去的句子如今又还原?”的疑问。教《米洛斯的维纳斯》时,我请擅长绘画的同学按自己的想象还原维纳斯的双臂,在课堂上展出他们的作品,再对比现存的维纳斯塑像,看看那一件艺术品更有艺术魅力,同学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完整的维纳斯不如残缺的维纳斯美?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美?社会生活中有残缺美吗?教《陈奂生进城》时,同时让学生阅读《乡场上》、《万家诉讼》,观看由小说改编的电影《陈奂生进城》、《秋菊打官司》,同学们一下子觉得作品离我们近了,对这些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感兴趣了,他们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都被调动和诱发。一个个有质量的话题就应运而生:“从冯幺爸、陈奂生到秋菊——富裕起来的农民要尊严”“物质文明带来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为农村人带来的新面貌”“农民法制意识的觉醒——看《秋菊打官司》”……

  在教学中,老师不简单地把问题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观察、思考中,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从看似已经解决的问题中找出隐蔽未见之谜,这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提问题的过程,学生经历了思维的发散、流畅和聚敛的训练,同时因为意识到有问题,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怀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就会聚焦问题,积极思维,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以推动他们寻求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直到有新的发现和创新。在课堂上挖掘教材的研究价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思维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动力。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由于受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限制,我把研究内容分为课文研究和专题研究。

  课文研究。课文研究多是就所学某篇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心得、最有疑惑的话题去思考,去查找资料,研究成果主要用文学评论的形式出现,要求每个同学独立完成。如《谈〈荷塘月色〉的两个“睡”字》、《〈荷塘月色〉修辞手法的运用》、《〈荷塘月色〉的语言技巧》、《〈荷塘月色〉的结构》;又如《〈柳毅传〉的张与弛》《从柳毅看作者寄托的理想》《浅析〈柳毅传〉的想像》等。研究成果主要在语文学习小组传阅、宣读,各小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上《学习园地》张贴或在早读课宣读。

  专题研究。专题研究一般是就课内一个教学单元或某种文学样式,结合课内、外知识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或纵向深入研究。多以语文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如新编语文教材第三册有三个诗歌单元,就可以在高二上学期开展了有关诗歌的专题研究。

  先选定课题。选题阶段是研究性学习的入门阶段,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学生选题最大的问题是课题题目太大,没有考虑选择的题目和他的能力、现有研究条件之间的关系,只是雄心勃勃、跃跃欲试,但求一鸣惊人,不问可行与否。如有同学的选题是《李白和杜甫》、《论中国诗歌发展史》、《从古典诗词看中华文化》,这些选题的研究范围太大,大大超出学生的能力所能驾驭的范围,他们难以胜任。于是,老师就要指导学生选题,比如要研究李白与杜甫,口子是否可以开的小一些,如《试探李白与杜甫的创作风格》、《浅谈李杜诗对后世的影响》、《时势造诗人——谈社会环境对李白、杜甫诗歌风格的影响》。对高中生而言,课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课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

  再制定出一个研究计划,即制定研究的方法途径,时间安排、分工情况。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老师要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

  最后是写课题报告,展示研究成果。每个课题组都准备十分钟的发言,发言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研究的方法、途径,研究的成果,研究中的困难和收获。成果展示是学生实现自身的研究价值,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共享的过程。它能强化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它还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大撞击、资源大交换的机会。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既扣住教材又不囿于教材,研究性学习不仅使学生语文能力提高了,知识丰富了,还培养一种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和团结合作能力。

  (三)多元评价,宽待研究成果

  研究性学习是重过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体验、收获,是老师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的目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具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达到目的时,便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果由于获得成功又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化了这种情绪体验,再产生一种继续追求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因此,在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不仅要重视最后的研究报告和成果展示,而且要特别重视选题阶段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即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不仅要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结果,而且要重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思想能力等多方面收获和体验的多元评价。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文化底蕴不足,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结果都显得稚嫩,多数是重复早已定论的东西。可我们不能苛求所有学生的研究结果都一定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我认为只要学生以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点,通过读书观察,发生兴趣,提出问题,又经过收集资料,研究分析,梳理总结,最后成文,完成了一个做学问的过程,就应该充分肯定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新”。所以,每次的成果展示,我们都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评审团,按“选题占20%、实施占50%、成果占30%”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还设立多项专项奖,如“最佳选题奖”、“最佳实施过程奖”、“最佳成果奖”、“最具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能克服苦难奖”,目的是发现每个小组(个人)的优点,承认他们的劳动,肯定他们的成绩,给他们以信心、保护研究热情,创造更佳成果。

  二、对语文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反思

  (一)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之中,引导学生从完全接受性学习转向学会主动学习。在研究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潜能、活动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连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平平甚至较差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也体现出较强的能力。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人际交往的机会,真实地了解社会的机会,培养团队精神的机会,体验科研的艰辛和快乐的机会。研究性学习的优点非常突出。

  但研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笔者曾在语文教学中尝试把学科教材分解成许多小专题供学生研究,尽量减少接受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主观愿望与实际效果有较大的距离。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使我认真学习理论,重新思考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语文教学要兼顾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法。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工具学科的学习有接受这一过程。很多知识性的教学内容还是要采取“接受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有些概念、名词术语等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如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有衬托、虚实相生、以小见大、象征……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借代……仅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又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教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厚的精神养料,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取向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交际中学习、捕捉、筛选、加工和再生信息,强化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逐渐掌握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工具,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生命质量。因此,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

  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研究性学习”在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学科知识方面,其效率之高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因此,这两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都是必要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如何处理好“打基础”(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与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关系。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这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过多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将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优点,才能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中还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第一,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部探究过程;同时,因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指导不够充分,有时甚至不知从何下手去研究,以致影响研究的热情。

  第二,在考试制度还没有相应改革的情况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还不能被多数家长接受,推行的阻力很大。笔者在近三年的实践中,明显感到高一时因考试压力小,同学们的研究热情很高,家长也比较支持,研究任务都能较好地完成。到了高二,特别是下学期,会考让学生们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考试,尽管老师一再调整研究性学习计划,增加课内研究时间,但不少学生的研究任务还是不能按要求完成。有的家长甚至明确反对搞研究性学习,认为高中生的首要任务是打好基础、巩固基础,为高考作准备。至于上网找资料、搞调查研究、写课题报告,这费时又“无用”的研究性学习,上了大学后再搞也不迟。到了高三,出了在归纳整理知识时还能感到一些研究气息,研究性学习基本上被“题海”淹没,被标准答案窒息了。

  第三,研究性学习还要求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育资源,在目前情况下,这些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另外,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再只是教室、校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性学习对语文教师是个挑战,教育者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修养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引入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深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处理好接受与探究、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本文提到的一些问题该如何妥善解决都等待着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霍益萍 《研究式学习试验与探索》 广西教育出版社

  2.冯新瑞 《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3.李天松 《语文研究性教学模式》载《语文学习》 2001.7

  4.《研究式学习:路在何方》载《中学语文教学》 2002.3

【试论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试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5-06

试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8-08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05-06

浅谈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08-09

透析“问题”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8-19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5-03

浅析强化教育方式在班级建设中的运用08-28

试论艺术欣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8-02

分析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3-21

导学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