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古代诗词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

时间:2021-04-05 13:05:35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古代诗词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

  摘要: 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无论是课内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指导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功利的思想观念、偏误的教学实践、滞后的教学研究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些理应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

浅析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古代诗词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

  关键词: 古代诗词 误区 原因

  一、当前中学古代诗词教学的误区

  (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

  在课堂上,我们有的教师不是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古代诗词,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诗词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而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带着学生一头扎进十几年高考试题堆中,悉心地去揣摩命题者所谓的“设题技巧”,将一篇篇血肉丰满的古诗词肢解为字、词、句等枯燥的语言零件,机械训练,极尽烦琐之能事。更有甚者,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沉浸于大量的书山题海之中,对那些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标准化题型反复操练,这对文质兼美的优秀古代诗词来讲无疑是“舍本求末”,以至于让学生谈古诗色变,畏难情绪严重,无法领略到学习古诗词带来的愉悦。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另一个倾向,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一面。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促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人文性”。但又带来了另一个片面性,即在加强人文性的同时,又忽略了工具性。有不少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只是空泛地探讨古诗词的精神、感情等,单一地突出人文性,把语文课变成了人文修养课。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辛弃疾的《念奴娇・京口北固亭怀古》时,整节课没有讲解这首词,只是一味地给学生介绍辛弃疾是如何的爱国,是如何的郁闷不得志及其词人的生平,豪放词派的特点,仅仅是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而没有分析鉴赏这首词,尤其是这首词中的用典。也没有使学生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主旨。

  由此可见,过于重视应试,偏离课标固然不可,而一谓强调“人文性”,而忽略其“工具性”也不可。很明显,“人文性”与“工具性”不可分割开来。

  (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

  自从高考恢复了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考查以后,不少教师对古诗词中名句也重视起来了,有的还精心从初、高中的古代诗词中(高考要求背诵的篇目)摘抄出来,搞个什么“冲刺高考名篇名句一百句集锦”,“最后冲刺二百佳句选”之类,这些集锦、佳句选发下去之后要求学生背诵,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告诉学生,今年的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皆出自其内,至于这些名句的含义学生是否懂得也就不闻不问了,至于这些名句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意义更是忽略不计了。

  (三)教学手段单一,过分依赖多媒体

  不少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么过分依赖多媒体,或者靠串讲。用多媒体课件解读诗词现在很是流行,一堂课下来,目不暇接的电、光、声、画面让学生感到新奇,也让学生感到眼花乱,其结果是冲淡了诗歌作品的韵味,减少了学生亲近、触摸文本和体味语言魅力的时间。诗歌的审美体验是感性的,绝不能简单用教师制作的课件以单一的视觉形象,统一学生对诗歌意境及所表达感情的认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尤其是古代诗词,它是高度概括化了的语言艺术,学生必须反复诵读、充分联想、不断体味才能真正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才能逐渐感悟出诗词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师如果过分依赖使用多媒体,终会导致学生感知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力退化。我们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始终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一种学习工具。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老师是最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老师是素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如果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放弃了教师的主体性而过多地利用其他资源,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而单纯地串讲,采用“口耳相授”的单一模式,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表面的文字内容,对古代诗词的意境无法理解或是一知半解,无法领略到诗词给人的美的意境。所以,很容易出现教师脱离学生实际“埋头苦干”、教学效果低效的现状。

  所以,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做补充资料之用,进而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闻其声、见其形、感其情,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这才是古代诗词教学的正确方向。

  (四)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

  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讲解分析古代诗歌时,只注重预设目的,而轻视甚至忽略了动态生成效果。在课堂上,你会听到语文教师对一首诗歌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扫清字词障碍、作者简介及交待诗歌写作背景,然后是逐字逐句翻译诗词,接下去是读两遍,唯独忽略了学生是否理解了这篇作品,是否把握了意境,感受形象,进而领悟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内心世界。学生在古代诗词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自由阐释、自主评价的机会和权利。学生能做的只是“听记”教师的“分析”和书后“思考和练习”的答案;或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用学生的口来“复述”那些“分析”和答案,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学生对老师的“分析”和“答案”有所“理解” 和“体会”罢了。课堂上这样做的结果,使很多学生沉默寡言,缺少个性。他们往往不敢面对问题,害怕答非所问,害怕自己“别出心裁”。于是,他们就采取最稳妥的方法――按照老师给出的模板,依样画葫芦,以便得到肯定、赞扬。比如,在分析诗歌作品时,教师惯于要求学生挖出作品内在的深刻思想来,久而久之,学生就认为只要把分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上纲上线,分析的方向就一定是正确的了。而作品的具体情况和真情实意倒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

  例如:在分析白居易《夜雪》一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不少学生认为,“作者是借环境的寒冷,表现内心的凄凉和自己政治上的不得志”。如此“深度”解读,貌似深刻,实质上是压抑了学生多种多样的`心得体会和个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