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计量经济学学习效果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0-11-05 10:05:42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影响计量经济学学习效果的原因分析

  【摘 要】 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并作为经济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和认可。相对于其他经济学课程来讲,由于高等数学知识的使用比较多,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本文拟结合教学经验,从影响计量经济学学习效果的课时安排、教材选用、数学与统计学基础知识、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和理论以及数据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建议。

影响计量经济学学习效果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效果分析;数据;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克莱因说过:“计量经济学已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成为经济学课程中具有权威的一部分”。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计量经济学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从中可以看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感到困难和头痛的学生所占比例非常之高,特别是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和讲授计量经济学的经历,从教材的选用、课时安排和学生对数学与统计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如何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关系等方面,深刻地分析了影响计量经济学学习效果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学习效果的建议。

  一、教材的选用

  目前,计量经济学的教材版本数量繁多,从写作风格上或作者的国籍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国内学者编著,如李子奈、李长凤、张定胜、王维国等,另一类是国外教材的翻译本。主要有古扎拉蒂、格林、伍德里奇、平狄克等。国内教材的版本很多。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计量经济学版本为例。相对于国外的教材来说。过分偏重于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的推导,逻辑性强,内容紧凑,数学公式多,但举例很少,某种程度上跟概率与数理统计学教科书相差无几,“形而上”的倾向比较严重。这样的结构和内容,一方面,使得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大多数学生由于对数学公式的推导看不懂,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通过学习,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掌握得比较深刻。

  为下一步继续深入学习高等计量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和进行经济研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不一定能较好地运用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具来解决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毕竟理论和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国外的教材则偏重于从具体经济或商业案例入手,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顺序,强调用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具去解决经济问题,使用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的知识较少,通常把数学知识编入教材书每章的附录。数学推导比较少,相关的文字解释和说明占了非常大的篇幅,多数例子生动有趣,看待经济问题的思路新颖别致,可读性强,入门比较容易,适合那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但逻辑性不强,个别教材书甚至有杂乱无章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用计量经济学解决经济问题的直觉特别是对提高学生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能力非常有帮助。但由于不重视学生数学理论的学习。影响学生解释计量经济学结论的能力和进一步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效果。很难一概而论说哪一种教材好,总的说来,各有自己的特点,对于第一次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而言,国外的教材更适合作为入门教材;对于那些仅仅将计量经济学作为使用工具的经济学研究人员来讲,国外的教材更具有实用性。对那些数学基础好、侧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科研入员来说,国内的教材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在半年到一年时间.就能对计量经济学有直观明确的了解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那么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将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它虽然没有对计量经济理论进行严密的推导,但对复杂的计量经济思想进行了清晰而又直观的表述。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概念和问题时容易迷失在错综复杂的数学公式之中的难题,同时对计量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做了简要介绍.能帮助学生最快地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动态。总之,教材要根据个人的数学基础和想要达到的目标来适当选用,切忌不顾自己的实际盲目地选用名气大 的计量经济学教材。

  二、课时的安排

  计量经济学之所以使许多学生感到难学,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差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时少,没有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理论和统计学三者的统一,其中经济理论的学习相对要容易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要难一些,特别是对文科学生更是如此。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范围相对理科学生要窄,进入大学后要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学过这三门课的人都知道,它们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别,学习方法和理解思路也有相当的不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除了认真听课外,课后的习题练习同样重要,不做大量的习题,很难深刻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点跟数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有共性,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其效果已经过教学实践多次得到验证。根据一般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水平,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建议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安排以两个学期为好。因为一个学期(一般为54个学时)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过于紧张。

  无论是学习的内容、理论知识还是应用能力都很难得到保证,两个学期的课时安排,将给任课教师充裕的时间安排教学计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做习题,教师可以将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如动态计量经济学、非均衡计量经济学和协整理论、建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较强的'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处理建模的艺术性与数学理论的科学性之间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经济结构分析、经济政策评价和经济预测,而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预测,模型是非常有用的预测工具。构造模型的科学,包括一些用来构造和检验真实世界的数学理论和数学工具,它们的发展和使用全都包括在计量经济学的范畴内。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知识无疑是科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艺术的学习方法有本质的区别,科学知识的表述是明确的和有严格的逻辑性的,可用文字或定理或公式的形式清楚地阐述,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领会是可以掌握的。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艺术,即使是简单的单方程模型,也必须判断哪些变量应该放进方程,选择什么样的函数形式,怎样鹪释模型的统计拟合度,以及模型的结果对预测或解释目的的有用程度。众所周知,经济数据一般来说是非实验数据(实验经济学所研究的数据除外),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点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截然不同,即便如此,研究者还经常会面对数据短缺或缺失的问题,如何根据已有数据去补全所有数据或者寻找相关的数据来代替缺失的数据,更是一门艺术,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学习和利用,只能按照研究者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解去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计量经济学的艺术性比其科学性更难理解和掌握,因为艺术性的知识很难用文字性的东西来阐述,更多的是靠研究者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中对计量经济学培养的悟性与直觉。

  四、处理经济数据、研究方法和经济数据的关系

  一般说来,用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可分为8个步骤:

  理论或假说的陈述;(2)收集数据;(3)建立数学模型;(4)建立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5)经济计量模型参数的估计;(6)检查模型的准确性;(7)检验来自模型的假说;(8)运用模型进行预测。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关键,而任何一项计量经济学研究、任何一个计量经济模型赖以成功的要素有三个:理论、方法和数据。理论即经济理论,是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行为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的主要特点。数据,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联系以及外部环境的数据,或更广义讲是信息,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原料,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一般情况下,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中,方法的研究是重点,方法的水平往往成为衡量一项研究成果水平的主要依据。

  但方法的研究也是最难的,因为每一种方法的应用无不涉及高深的数学理论,而高深数学的理解与掌握决不是短期内能办到的,数学理论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积累过程。学习计量经济学同时要重视对经济学理论的探讨,理论模型的设定、样本数据的收集,必须以对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透彻认识为基础,即使是涉及数学方法较多的模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等,单靠数学知识也是难以完成的。一个不懂经济学理论、不了解经济行为的人,是不可能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学好计量经济学的,许多学生虽然数学理论水平比较高,但由于经济理论水平的制约,而不能深刻领会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刚接触计量经济学的人,往往对数据的重视不够,而是重视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实际上,真正从事经济研究后,就会发现数据问题是决定研究成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计量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互联网为我们查找数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要找到对研究有用的数据目前仍然很难,因为许多数据是不公开或需要收费的。从以上三者相互关系的描述中,就能看出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求是非常全面的,没有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认真学习,是很难较好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的。

  在认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学习难度的同时,也要看到只要注意以上四个方面的要求,经过循序渐进、扎实认真的学习,绝大多数同学还是能学好计量经济学的。

【影响计量经济学学习效果的原因分析】相关文章:

1.用户设备对主网的影响原因分析的论文

2.工作嵌入的影响机制分析论文

3.对税收负担影响原因探索论文

4.影响英语听力因素的分析论文

5.移动网络教室的影响分析论文

6.关于竞争情报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7.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8.史上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影响分析

9.分析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