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时间:2020-11-06 09:28:21 硕士论文 我要投稿

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其综合素质培养。结合其他学者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培养经验与体会,认为这些素质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良好的创新性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关键词:临床研究生;综合素质;医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对综合国力的增强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不可忽略的地位。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以临床能力为主体,其宗旨是为经济建设和市场发展定向培养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直接关系到医疗事业的发展。他们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在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临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个人综合素质,对提升医学人才的整体水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现根据多年来在指导临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体会并结合其他学者的带教经验,谈谈如何提高临床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 加强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医德医风

  职业道德素养贯穿于医务人员的整个从业过程中,尤其是为国家未来培养的高层次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进行系统、全面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才有可能承担起患者“性命所托”、医者“救死扶伤”的光荣职责。重视思想政治课程和法律知识学习,加强研究生政治理论教育,树立“做医生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的思想,形成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为将来从事医学教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科研和工作实践占主要部分,导师和带教教师的引导及言传身教对他们医学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良好医德医风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向他们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进行医德教育和良好职业道德熏陶,使研究生理解并逐步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学生在临床和科研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2 加强医学专业知识获取和临床专业技能培训

  临床研究生是否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扎实的临床技能是其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的核心所在。然而,我国现行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毕业后临床医学教育制度,已很难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过去,我国医学教育片面地注重学校教育和学位教育,而忽视了毕业后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学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出现明显脱节,致使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后,普遍存在临床实践能力较差的现象。由于我国医学教育模式和国外教育模式的差别,再加上现阶段多数临床研究生在入学前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临床实习阶段基础技能培训和训练不足、临床见习实习相对缺乏,因此需要在研究生阶段有目的地进行相关专业和基础知识的补充,通过研究生选修课程的调整和安排,提倡通过信息化教学方法,进一步引导和督促研究生自觉形成主动获取医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利用临床学习和科研工作时机,阅读大量相关专业领域书籍和最新权威文献,为今后临床技能和实践工作能力的快速提升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临床专业研究生多处于临床技能起步阶段,导师和带教教师要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制定客观和量化的临床技能学习和考核规划,把握好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培养的平衡,彻底改变多数研究生学习阶段重科研轻临床的现状,让研究生在该阶段初步完成临床思维从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在掌握临床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临床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诊疗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改革传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方法,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使其能结合临床实际,初步具备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疾病、科学分析和判读疑难疾病的能力,掌握临床科研方法。同时需要着力进行英语能力、计算机和多媒体知识和技能、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相关知识培训,为其进一步获取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加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医学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高层次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临床医学研究生阶段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某一学科或专业的创造性医学人才,尤其是随着我国医学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不再需要单一的跟踪与模仿,重要的是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创新性医疗成果。研究生阶段是其个人发展、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必须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导师和带教教师需重视和引入创新教育理念,重视导师自我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研究生科研课题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和培养研究生形成积极求异、积极变通和发散的创新思维,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可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培养,使研究生形成从多学科、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加强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鼓励和提倡研究生不断的提出问题,增强师生双向互动,进行启发式、引导式和研讨式教学,从而在临床实践中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提高其创新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4 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救治中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和“生理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未来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理想的医生将会拥有多种角色,即交流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卫生小组管理者,经济学、社会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应用者 ,要求未来的医生不仅具备良好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更能通过患者的社会、心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干预治疗,满足患者多种层次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在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因此在临床研究生培养和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更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观念,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适应全球化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重视医疗行为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不断提升导师本身的人文修养和素质,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软环境,加强校园、学科和实验室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充分体验和直接感受文化熏陶。

  教师在从医过程中注重言谈举止,重视从医过程中的心理干预,重视疾病的社会影响因素的排除,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在医疗过程中实施恰当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通过医学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高尚思想境界,在医疗活动中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实施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在生活中也能引导研究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较高的修养,关心和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全面提高医学人文素质。

  5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身心素质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价值观念影响,对医学研究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工作者面临的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双重高负荷,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压力远高于一般人群,因此需要良好的身心素质。研究生作为高智商、高文化、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面临较常人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也承担更大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压力 。因此在临床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在帮助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其良好身心素质的培养。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受到强调,符合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开始建立,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加强相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举办相关知识讲座,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研究生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专业领域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论文发表、课题完成和毕业答辩等方面的困难,养成良好的运动、饮食和睡眠习惯,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化解矛盾能力,正确面对压力、挫折和失败,重视和做好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积极为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正确处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和统一的关系,增强研究生适应社会和自我调适能力,营造良好的身心健康氛围,养成良好的身心素质。

  总之,在新时期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深化高层次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探索,重视医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出具备良好身心适应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更好的为新时期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探究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相关文章:

1.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文医学素质培养论文

2.高中体育中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论文

3.专业型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论文

4.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探究论文

5.口腔医学研究生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究论文

6.如何让高校舞蹈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论文

7.逻辑学与素质培养

8.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探究

9.现代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论文